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7-31 23:12:11

  在我們小時候的科學課上,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作出假設,但是到了今日,好像很多人都忽略了勤學好問的後半部分,在網絡無比發達的現在,曾傳出一句話叫做“未知全貌,不予置評。”也不知道這句話是誰提出來的,總之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和盲目使用。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1)

  自此,無論在哪個視頻下面,隻要有争議性的事件發生,下面評論總會莫名其妙出現一句,不知全貌,不予置評,這種奇葩話語,我想說,如果真的不想評論,就就請不要說出這句話,這種行為無疑是扼殺人們對事實的基本判斷力。

  從古至今,遍觀全世界,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是人們在不知道全貌的情況下根據已有的現狀力所能及的作出判斷和假設,而後在不斷的修正,盡量的接近全貌,而不是因為不知全貌而表現出一種不作為,那麼世界怎麼發展?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2)

  這一點,當下人的做法還不如古人,古人在認識極具局限性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地提問和假設,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尚且還在詢問他人,在不斷的提問和探索中尋求進步。無論對方的年齡大小,都在不斷地追求真理。

  孔子問7歲小孩:天上有多少顆星,小孩回答後,孔子立刻拜他為師。

  經典的哲學性問題 首先,雖說古人善于提問,但是不得不說古人提出的問題都有很深的哲學内涵,通俗點說就是比較喜歡鑽牛角尖,比如孔子提出的這個問題,任誰也不能馬上做出答案,當然,孔子并不是這種角度刁鑽的第一人,說到哲學詭辯論大師,那首先想到的,其實應該是莊子。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3)

  當年莊子和朋友閑的沒事在橋上看魚,這時候莊子開始說話了,你看這魚遊玩的多快樂啊,這時候朋友便想要為難一下莊子,就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這時候的魚很快樂呢?作為詭辯論大師的莊子自然是當仁不讓。

  直接說道“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一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直接絕殺。當然,古代最常見的戲碼并不是詭辯,而是教書先生出題為難自己的學生,比如,朱熹就曾問過學生一個問題,讓下面聽講的人啞口無言。

  作為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多少都是會一點詭辯在其中的,比如曾經有一次在授課的時候他就向學生發問,我們經常去集市上購物,為什麼總是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類似這種約定俗成的問題簡直就是莫名其妙。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4)

  當然,面對老師的提問。總不可能站出來直接反駁,說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多數人都是認為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裡面是有玄機的,但是任憑他們怎麼思考,都想不出一個合理的答案,最終,這個疑難雜症被一個童言無忌的小孩子解決。

  他說,媽媽帶我去買東西的時候,總是先去東市,然後再去西市,所以才叫買東西,可見,孩童的天真有時候能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我們的孔夫子,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

  神童初顯 當時的孔子正在閑遊,看到一群小孩在大馬路上玩耍,這時候,迎面來了一輛馬車,為首的駕車之人看到前面有一群小孩擋路,于是出聲大喝,讓開,其餘玩耍的兒童都應聲離開,而隻有一個依舊站在原地不動,甚至直接将馬車逼停。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5)

  這下,那位車夫可以說是很不滿意了,下車大罵,你是聾了嗎?聽不到我說讓開嗎?這時候小孩子也是怒了,直接反駁道,算上駕車的你總共才兩人,而我們是一群人,就是讓也是你們讓我才對,孔子聽了也很震驚,因為那個孩子也就是七八歲左右。

  能說出這番話絕對是非同一般的,所以孔子很快就去打聽關于他的消息,後來得知,這個小男孩叫項橐,是這一帶有名的神童,當時孔子就來了興趣,當即就要去考一考這個所謂的神童,很快二人就碰了面。

  提問與交鋒 并且二人在交談的時候孔子放下狠話,要是項橐你能夠回答出我的問題,我當場就認你當我的師父,項橐還在沉默的時候,孔子已經開始提問了,他說,這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地上到底有多少五谷?此問一出,旁邊看熱鬧的人都驚呆了。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6)

  這天上星辰,數之不盡,地上五谷,用之不竭,這壓根就沒辦法數嘛,這種論斷孔子很明顯是聽到了,但是又充耳不聞,他堅信這項橐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說實話,這個問題如果讓我們來回答,可能很多人都會說“無數”,但是古代可沒有這個詞語。

  就在人們都以為項橐要放棄的時候,他也是給出了自己的回答,說天上有一天一夜的星,地上有一年一茬的五谷。這可以說是一個讓人無法挑剔的答案,可能就連孔子也沒有想到竟然可以如此回答,項橐巧妙地切換了回答的角度。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7)

  利用星星出現的周期時令直接涵蓋了回答,利用五谷收獲的規律也是做出了令人無法反駁的正确答案,真不愧是神童,就在孔子懊惱的時候,卻是被項橐反将一軍,直接提問道,您認為什麼是有用之材?孔子稍加思索,回答道“松柏也”。

  項橐追問,您知道為什麼松柏四季常青嗎?孔子回答“結構堅硬,内心結實并且沒有縫隙” 項橐一笑,直接抛出了下一個問題“那竹子中間是空的,為什麼也是四季常青的”孔子壓根沒想到這位少年如此刁鑽,先設下陷阱,然後一招制敵。

  孔子問小孩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星星有幾顆)(8)

  最終服輸 經過一番的提問之後,孔子終于是被這個年紀不大的少年折服了,正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孔子也算是輸得起,在見識到少年的厲害之後,非常幹脆的認對方當師父。

  所以說,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能總是表現為不作為,要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作出判斷,并且面對自己不懂的問題,應該積極的提問和探索,隻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推動社會的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