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深入實施市委“四大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廣大黨員幹部群衆奮鬥在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溫暖民心。小平故裡先鋒平台現推出“我的駐村日記”專欄,真實展現駐村工作隊員(第一書記)在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态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謀發展、辦實事、幹事業的工作瞬間,以飨讀者。本期刊發的駐村日記來自廣安區龍台鎮小學教師陳興春。
2021年5月,我積極響應學校黨支部号召,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成為廣安區龍台鎮小學校派駐龍台鎮青松村工作隊員。雖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但從三尺講台到廣袤鄉村、從面對三四十名學生到面對兩千多名村民,我也難免疑惑。我能為青松村做些什麼?怎樣赢得群衆的支持?怎樣發展産業帶動村民增收?
我想起曾說過:“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于是,教了近30年小學生的我,在青松村當起了小學生,開啟了“拜人民為師,為人民服務”之旅。
陳興春走訪群衆,了解群衆訴求,傾聽群衆建議
拜村幹部為師,解民憂纾民困
“青松村現有農戶664戶、2165人,其中脫貧戶81戶、240人,村集體經濟主要靠發展枳殼産業……”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駐村工作隊一行3人很快掌握了整體村情,并迅速開始了入戶走訪。
去年10月,我們得知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王某回村了,想在家大規模養殖兔子,我們很是高興。如果王某養兔子掙到錢了,就能吸引更多青壯年回村創業,為鄉村振興增添更多活力。
但這件事剛開始就遇到了困難。養殖建棚用地需要與周圍村民交換調整,村民蔣某因與王某有私人糾紛,不願換地。養殖棚遲遲不能動工,王某急,我們也急。
我們和村幹部一起,多次組織雙方調解。從教生涯中積累的家長工作經驗發揮了作用,“給子孫後代做個好榜樣,把産業發展起來留住更多年輕人”的觀點打動了蔣某。王某的養殖棚終于順利搭建,很快就養了300隻種兔。
前段時間我們去看時,王某的棚裡已有近千隻兔子。他說:“已經賣了400多隻,掙了2萬多塊。”這些兔子還為附近村民種植提供了不少糞肥,鄰裡關系也更加和諧了。
陳興春到群衆的養殖棚裡查看兔子養殖情況
拜先進地區為師,尋思路謀發展
青松村從2019年開始發展枳殼産業,目前共有枳殼基地365畝。我們調研發現,基地裡枳殼樹行間距較大,造成了很大面積的土地閑置,裡面雜草叢生,影響枳殼生長,清除雜草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财力。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我們通過網絡了解到很多地區實行“套種”,在閑置的土地套種另一種作物,不僅多一份收益,還能免去除草的費用。
仔細學習各地區套種方案後,我們與村“兩委”多次召開會議協商、讨論青松村的套種模式。大家一緻認為,将枳殼基地的空地出租給業主套種,村集體既收租金又省除草費用,村民還能在套種時務工掙錢,一舉多得。經過多方宣傳聯系,去年12月,我們成功引進一名業主租賃枳殼基地閑散地70畝,套種中藥材貓兒姜,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萬元。今年5月,我們又充分利用枳殼基地剩餘閑置土地,組織村民套種大豆,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地帶動村民增收。
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一起組織村民在枳殼基地套種大豆
拜人民群衆為師,保安全控疫情
今年清明節前,森林防火的壓力很大。雖然我們積極宣傳獻花、植樹等文明祭祀方式,但少數村民一時難以徹底改變習俗。為了防止村民燒紙、放鞭炮引發火災,我們要割掉山坡上的部分茅草形成防火隔離帶、設置防火卡點、巡查易着火點,徹底消除火災隐患。
哪個山頭的墳墓較多、茅草較深,村民上山必經哪條小道,哪些地方有亂堆的柴草……這些問題周圍群衆比我們更清楚。在群衆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完成了防滅火準備工作,清明節期間未發生一起火災,确保了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
5月疫情突發時,群衆也積極配合我們工作。哪個地方需要設置卡點、哪家需要上門采集核酸,我們都充分聽取群衆的意見,盡量滿足群衆需求。
“一切為了群衆,一切依靠群衆。”我常教育學生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為家鄉作貢獻。“言傳身教”,我希望學生們知道,陳老師是這樣教的,也是這樣做的。
來源:廣安區委組織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