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9-05 05:10:15

  愛情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有時候,你強求不來,有時候,自然而然就發生了,它無關職業,無關年齡,是彼此的真誠點燃了愛情的火花。

  一場遠行成就了一段忘年戀,主角就是38歲的女教師黃秀群和65歲的環衛工人陳碧波。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

  陳碧波和黃秀群

  這對相差27歲的戀人,是如何從相識相知走向相愛相守的呢?

   2012年5月15日,在湖南去北京的T146次列車上,一場美好的相遇悄然降臨。

  女教師黃秀群要去北京參加教學研讨會,因為旅途遙遠,要在北京多待幾日,她特意拿了一個大包,裡面有換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

  黃秀群提着沉甸甸的大包,來到卧鋪車廂裡,因為她買的是上鋪,在放大包的時候有些費勁,舉了好幾次都沒有放上去。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2)

  火車卧鋪車廂

  看到下鋪的乘客還沒有來,黃秀群先将大包放在下鋪的床上,爬到上鋪整理床鋪。

  不一會兒,她聽見一個男人的聲音:“誰的包放我床上了?”

  黃秀群聞聲看去,隻見一個60多歲的男人,正站在下面指着自己的包。

  黃秀群笑了笑說:“不好意思啊,這是我的包,我馬上就拿走。”

  她慢慢地從上鋪爬了下來,舉着大包往床上放,可怎麼都放不上去。

  男人見狀:“我來幫你吧。”說着接過黃秀群手裡面的包,一下就放到了上鋪。

  黃秀群連聲道謝:“謝謝你,要不是你,我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男人笑了笑說:“不客氣,舉手之勞。”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3)

  陳碧波

  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一番簡單的交談,開啟了兩人的話匣子。

  黃秀群說:“聽口音,你是嶽陽人吧!”

  男人說:“是啊,看來咱們是老鄉,我這次去北京辦點事,你呢?”

  黃秀群說:“我也去北京,這麼巧啊!”

  漫漫旅途,遇到老鄉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情,兩人暢聊了起來。

   男人歎了一口氣,說起了自己的經曆。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身份,說自己叫陳碧波,已經65歲了,目前是一名環衛工人,這次去北京是打官司。

  也許因為黃秀群是一名教師,聽了陳碧波的話,他的好奇心不禁被點燃了,托着腮看着陳碧波,傾聽他的訴說。

  陳碧波沉思了一會兒,說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4)

  陳碧波

  陳碧波結過兩次婚,第一任老婆給他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不幸的是有一個夭折了。

  之後,因為感情出現了問題,陳碧波和老婆離婚了。

  離婚後,兒子跟着他一起生活,他既當爹又當媽,過得很辛苦,他想給兒子一個好的生活,可一直沒有機會。

  直到9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遇上了好政策,很多人趁着東風做起了生意,掙了不少錢。

  當時陳碧波還在工廠裡吃着鐵飯碗,他不想過這種一眼就望到頭的生活,于是辭職下海做起了生意,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

  陳碧波有能力,有想法,加上政策的扶持,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幾年時間,有了數十萬的收入。

  掙到錢了,為了方便照顧兒子,也為了身邊能有個伴兒說話,陳碧波找了一個比自己小16歲的美女結婚了。

  不得不說,他是非常幸運的,老婆為他生了一對雙胞胎。

  人啊,順利的時候,迎面吹來的風都是溫暖的。

  事業蒸蒸日上,生活幸福美滿,這是陳碧波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候。

  當年都時興住小洋樓,陳碧波也跟風在老家買了一塊地皮,蓋了一個5層的小洋樓,配備了一套全新的家具和電器。

  對陳碧波來說,當時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人生已然圓滿。

  可好景不長,到了1993年,陳碧波攤上了一起官司,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陳碧波談了一起煤炭生意,和對方簽訂了合同,預付了11萬元的押金。

  可沒想到,到了交貨的時間,對方失言了,押金也沒有退,于是陳碧波将對方告上了法院。

  陳碧波有理有據,對方自然敗訴了,法院判決對方退還押金,可對方一直以沒錢為理由拒絕支付。

  陳碧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對方要錢,可對方卻一直不給,他感到很無奈。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5)

  陳碧波事件新聞報道

  就這樣,陳碧波奔波了20年,耗費了很多精力,生意也做不下去了,家裡還有三個孩子要養,家庭承擔着巨大的壓力。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陳碧波的老婆不想過這種生活,和他離了婚,抛下孩子一個人走了。

  事業一落千丈,妻子分道揚镳,但生活還要繼續下去。

  為了養育孩子,陳碧波做了一名環衛工人,雖然收入不高,也能勉強溫飽。

  他一邊工作,一邊打官司,生活的苦難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他并沒有被壓垮,表示自己會堅持下去。

  說完自己的經曆,陳碧波又歎了口氣,笑着說:“我并不後悔,正是這個信念,才讓我堅持到了今天,生活,總是要有點盼頭,不是嗎?”

  黃秀群點了點頭,心裡五味雜陳,但更多的是對陳碧波的同情和敬佩。

  黃秀群從陳碧波的身上找到了共鳴,自己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地雞毛呢?

   從小學到中學,黃秀群一直是按部就班地學習,高考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師範學校錄取。

  進入大學後,看着校園裡成雙入隊的情侶,黃秀群并不羨慕,沉浸在文學的海洋裡,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黃秀群認為對待感情不能敷衍,一定要找一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戀人,甯願不找,也不能将就。

  秉着這樣的思想,黃秀群度過了美好的大學時光。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6)

  黃秀群

  畢業後,她回到了老家,在一所小學裡當英語老師。

  黃秀群講課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很受學生們歡迎,憑借着出色的教學水平,每年都能被評為優秀教師。

  慢慢地,随着黃秀群的年齡越來越大,父母開始着急她的婚事,朋友和同事也敦促她:

  “不要再單着了,找個人嫁了吧。”

  “女孩子年齡越大越不好找,以後生孩子都是個問題。”

  面對親朋好友的催婚,黃秀群不堪其擾,隻好答應去相親。

  後來,在媒人的介紹下,黃秀群和一個男人見了面,這個男人也是一名老師,兩個人年齡也差不多。

  兩人開始交往,因為家裡催得急,黃秀群對男方也不反感,不久後,他們就結婚了。

  有時候,門當戶對的婚姻并不一定長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婚後,黃秀群發現婚姻生活并不像自己所期盼的那樣幸福美滿,而是充滿着争執和吵鬧。

  黃秀群和丈夫在精神上面并不契合,溝通起來非常困難。

  每次工作完回到家,兩人都不怎麼說話,除了交流一些工作上的問題,生活上一塌糊塗,丈夫總是會誤會她,讓她感到很心累。

  家是溫暖的港灣,可對黃秀群來說,她絲毫感受不到溫暖,反而常常感到心寒。

  兩人每次在争吵完之後,都會陷入冷戰,這不是黃秀群想要的婚姻生活。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7)

  黃秀群

  每次想要逃離,可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她又退縮了,她希望丈夫能有些改變。

  有些感情,經過時間的磨合,會改善,有些感情,時間越長,越冷淡。

  在這段婚姻中,黃秀群看不到希望,在堅持了6年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和丈夫協商離婚,結束了這段婚姻。

  對于黃秀群的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她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議論:

  “年齡都這麼大了,還離婚,看她以後還能找到不。”

  “她心氣太高,會後悔的!”

  有些人,在經曆過一場失敗的婚姻後,會産生恐懼感,不敢再次進入婚姻。

  可黃秀群不是這樣,她不但不害怕婚姻,反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婚姻。

  她認為,好的婚姻是彼此之間要有共同語言,在精神上有共鳴,五官不重要,三觀一緻才能場景,如果遇不到這樣的人,她甯願單身。

  因此不管親朋好友怎麼勸說,黃秀群都始終堅持自己的擇偶原則。

   黃秀群本以為再也遇不到這樣的人了,可沒想到,在聽了陳碧波的經曆後,她的心裡不禁有些觸動,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快要下車時,黃秀群提出交換聯系方式,陳碧波有些驚訝,但還是同意了。

  從北京回來後,黃秀群回到了學校,像往常一樣工作。

  隻是在工作之餘,她經常會想起火車上的相遇,想知道陳碧波的北京之行有沒有結果。

  她拿起手機,準備給陳碧波打電話,湊巧,陳碧波正好打了過來,她連忙按了接聽鍵。

  兩人寒暄了幾句,她問道:“你的事情怎麼樣了,有沒有結果?”

  陳碧波失望地說:“沒有結果,又白跑一趟,但我會繼續堅持的。”

  黃秀群不免心生同情,對陳碧波安慰了一番,表示支持他,讓他不要放棄,一定會有好結果的。

  接着,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才不舍得地放下了電話。

  後來,兩人經常互通電話,鼓勵安慰彼此,每次打完電話,黃秀群的心情都會很愉悅,她好久都沒這種感覺了。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8)

  陳碧波和黃秀群

  之後,每到工作之餘,黃秀群就會去看望陳碧波,兩人在一起吃飯。

  久而久之,黃秀群對陳碧波産生了莫大的好感,發現自己離不開陳碧波了,主動向陳碧波表白。

  陳碧波也表示和黃秀群在一起很舒服,但他認為自己年齡太大了,兩個人不适合在一起,他還欠了一屁股債,他不想拖累黃秀群。

  黃秀群卻不這樣認為,她覺得隻要兩個人聊得來,年齡不是問題,有困難一起扛。

   為了抓住自己的幸福,黃秀群向陳碧波發起了甜蜜的攻勢,不停地給陳碧波寫情書,吐露自己的心聲:

  我想陪在你身邊,每天對你說:“我愛你,寶貝,要開心快樂!”

  我想和你一起買菜做飯,一起上班下班,看日出,迎晚霞!

  一封封情書像一支支丘比特的箭射中了陳碧波的心,他感受到了黃秀群濃濃的溫暖和愛意。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9)

  陳碧波拿着情書滿臉喜悅

  但他仍然沒有答應,表示自己經曆了兩段失敗的婚姻,他不想再經曆一次,自己身無分文,還比黃秀群大27歲,給不了黃秀群幸福。

  面對陳碧波的拒絕,黃秀群并沒有放棄,她表示愛的是陳碧波這個人,并不在乎外在的條件,隻想好好地和陳碧波在一起過安穩的生活。

  陳碧波冰凍已久的心徹底被黃秀群炙熱的溫暖融化了,如同枯木逢春迸發生機,他答應了黃秀群。

  為了更好地照顧陳碧波,每到周末,黃秀群就會提着東西去陳碧波家裡,幫他洗衣服、做飯、給他按摩。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0)

  陳碧波和黃秀群

  在黃秀群的悉心照顧下,陳碧波每天都滿懷笑容,如沐春風。

  他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沒想到自己年齡這麼大了,還能收獲一段愛情,此生足矣。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1)

  陳碧波和黃秀群事件新聞報道

  兩個相差27歲的人竟然還能談戀愛,而且還是38歲年輕女教師追的65歲年邁的環衛工人,衆多媒體紛紛報道了這段愛情,一時讓很多人不能接受,紛紛開始議論:

  “這個女老師是不是腦子缺根筋?竟然和老頭談戀愛!”

  “這個老頭肯定很有錢,女老師是圖錢去的!”

  “女老師經曆了什麼?這麼想不開!”

  其實,他們在一起之前就已經想到了會被很多人議論,隻是沒想到會被這麼多人指責,他們的壓力很大。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2)

  陳碧波和黃秀群

  記者采訪了黃秀群的家人,黃秀群的父母堅決不同意這段感情,實在是接受不了,而且陳碧波就比黃秀群的父親大一歲,輩分怎麼論?

  黃秀群的舅舅更是感到很丢人,他甚至對記者說黃秀群是為了錢才和陳碧波在一起的,因為黃秀群曾說過,她在陳碧波家看到一張欠條,上面寫着人家欠陳碧波260萬元。

  他認為欠條肯定是陳碧波故意寫的,就是為了欺騙黃秀群的感情。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3)

  為了證實,記者又采訪了陳碧波,問欠條是怎麼回事。

  陳碧波表示欠條是他在打官司的時候向别人提出的賠償,可别人就給了11萬,可能就是因為這張欠條,才讓别人認為他有260萬元,其實自己還欠了幾十萬的外債。

  記者難以理解,一個年輕有為的女教師怎麼會選擇一個比自己大27歲,身體還不好,還欠了幾萬外債的環衛工人呢?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4)

  黃秀群表示不後悔自己的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不管别人怎麼說,她都要和陳碧波在一起,還要為陳碧波生個孩子。

  盡管黃秀群這樣說,還是有些人提出質疑,說他們是不會長久的,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而耽誤了自己的人生。

  黃秀群用自己的一番話回應了質疑:

  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我不是因為沖動和老陳在一起的,他能給我安全感,我們聊得來,和老陳在一起,我每天都很開心,我相信我們的婚姻會長久,我們是靈魂伴侶!

  看到黃秀群對婚姻滿懷信心,陳碧波深情的望着黃秀群,心裡滿是感動。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5)

  陳碧波和黃秀群

  黃秀群提出和陳碧波去領證,陳碧波并沒有馬上答應。

  他讓黃秀群再考慮一下,兩人再相處一年,如果真的确定在一起,再去領證。

  雖然黃秀群的父親不看好他們,但他表示既然女兒想好了,就尊重女兒的選擇,他希望女兒過得幸福,不想因為這件事而置親情與不顧。

  2014年,陳碧波和黃秀群去民政局領了證,每當他們牽着手走在路上的時候,别人以為陳碧波是黃秀群的父親,陳碧波每次都非常開心的說:“這是我的老婆。”

  2021年,陳碧波74歲了,在黃秀群的照顧下,陳碧波精神矍铄,容光煥發。

  90歲上海女教師和丈夫感人故事(10年前湖南38歲女教師)(16)

  陳碧波和黃秀群

  他們每天都會牽着手去買菜,牽着手回家,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曾經他們不被所有人看好,如今,他們仍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攜手并肩,不離不棄。

  正如梁靜茹的歌曲《勇氣》所唱的那樣:

  終于做了這個決定,别人怎麼說我不理

  隻要你也一樣的肯定

  我雖然心太急,更害怕錯過你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

  隻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