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又名小兒腦性癱瘓,指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以内各種原因所緻的非進行性腦損傷,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腦癱本身是綜合征,綜合表現複雜多樣,腦癱患者大腦結構損傷可能比較廣泛,也可能比較局限:有的合并發生運動功能障礙、姿勢異常;有的合并智力低下;有的合并心理障礙;有的有語言障礙;有的共濟失調;有些表現為自閉症孤獨症。
作為家長,首先需要密切關注的是孩子在不同月齡檢查是否有如下表現來識别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
出生後不會吮吸,或者吮吸無力?
自發運動少,全身松軟,呈無力狀态?
全身發硬?好打挺?雙下肢強直伸展?
異常姿勢?比如上肢内收?
3—5個月,不能做到雙手在眼前反複玩弄
7個月:不會坐,雙下肢呈屈曲狀,膝關節不能伸直
8個月:不會爬,下肢沒有伸屈交替運動
1歲:表情異樣,出現内握拳,拿東西隻會用一隻手
總之的總之,一旦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以上情況,就需要提高警惕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多數患者會達到理想的狀态。
在臨床上,腦癱的症狀複雜多樣。目前臨床上按照症狀将腦癱劃分成了七大類型,不同類型有不同的症狀表現。我們重點說痙攣性腦癱,它是臨床上最多、也是最典型的一類。痙攣性腦癱的典型症狀就是雙下肢交叉畸形、剪刀步态、尖足畸形、馬蹄足、拇指内收、關節屈曲等。
可見孩子得了腦癱給身體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是終身的,不可逆的。咱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肢體畸形、行動受到限制隻是腦癱對于肢體功能上的一種危害,其實多數心智正常的孩子,他們對于外界是比較敏感的,因為很多與其他正常人不一樣地方,會讓他們在心理上産生對自己的不認同感,從而産生心理障礙、自卑、自閉、焦慮、孤僻的情緒,漸漸的疏遠别人,不願意和别人交流。這都是患上腦癱對孩子附加的危害。
說孩子患上腦癱,其實并不意味着就給孩子終身判刑了,其實腦癱是可以治療的,隻要堅持科學、正确的治療,腦癱是有希望康複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