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喪心病狂孫二娘
作為梁山三女将之一的孫二娘,因為有女性屬性加身,所以往往被譽為女中豪傑。
但我屬實看不上這種所謂豪傑,說穿了不就是殺人成性,貪财忘義,而且手段極度殘忍嗎?
客人來她店裡吃飯,她把人麻翻,然後洗劫錢财,最後把人處理掉,剁成肉餡包包子。
一句話總結就是謀财害命,沒有任何值得稱贊之處,這三觀絕對是變态到一定程度了。
殺無辜之人,搶不義之财,正義完全被踐踏,善良完全被泯滅,這還是正經人嗎?
當然,這不怪她,要怪就怪她爹山夜叉孫元,沒有給她一個良好的家教環境。
據張青交待:“俺這渾家姓孫,全學得他父親本事,人都喚他做母夜叉孫二娘。”
孫元是剪徑的強人出身,然後去城裡開黑店,也是個殺人越貨的主,渾身都是黑點。
那您說孫二娘跟着這樣的老爹,能學會什麼本事?當然是跟着老虎學咬人,跟着狐狸變妖精了。
攔路搶劫,黑店謀财,洗涮開剝,這些綠林手段,孫二娘有樣學樣,學得青出于藍。
但是素質教育沒有跟上,禮義廉恥,非理不為,非财不取,她能懂個錘子啊?
書上說高俅:“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孫二娘也是一樣。
但凡她還有一點人性光輝,就不會在十字坡開黑店了,她的三觀扭曲但是簡單:
那就是撈錢,不擇手段的撈錢;視人命如草芥,撈到錢為成功,江湖道義全抛腦後。
對于孫二娘扭曲的三觀,她丈夫張青是有意替她擺正的,而且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2、老實人張青
孫二娘的丈夫叫張青,而張青是個老實人,他原本是孟州光明寺的種菜園子,自力更生的人。
所謂種菜園子,其實就是種菜道人,寺廟裡的後勤人員,但是沒有正式出家,出苦力的那種。
張青的前半生都是菜園子,每天就是在菜地裡種菜、收菜、炒菜,雖然勞累但是充足。
關鍵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一直在寺廟裡待着,聽着晨鐘暮鼓念經聲的浸潤,想不善良都難。
老實人張青就這樣種了半輩子的地,但後來就情緒失控了,心底的惡被激發了出來:
“為因一時間争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
張青種了那麼些年菜都沒事,怎麼就因為一件小事,把和尚全部給幹掉,還放火燒了寺廟呢?
雖然他嘴上說小,但是這事肯定小不了,必然是張青在這受欺負,才會無差别的攻擊報複。
而且是被欺辱到一定程度了,老實人的情緒一旦爆發,那天王老子來了,也不管用。
所以不要惹老實人,你信您看看昆山龍哥的下場,欺負老實人可以,但别往死裡欺負。
此事過後,老實人張青也就不老實了,為了混口飯吃,他也去劫道了,但應該是隻圖财。
畢竟從後文他跟孫二娘的約法三章看,張青确實還有人性存在,沒有完全的喪盡天良。
後來他劫道時被孫元打趴下,就被孫元帶走到城裡打下手,後來還把女兒孫二娘嫁給他。
張青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改變了命運,後來倆人在十字坡開黑店,張青從來不參與開剝業務。
“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裡賣,如此度日。”張青主要負責包子的銷售,畢竟他真下不了手。
張青的本性就是個老實人,雖然他爆發過,也逐漸墜入人性罪惡的深淵,但他還有人性。
有一定的底線,有些人不覺得不該殺,就會阻止孫二娘動手,并且要“約法三章”。
3、如同放屁的約法三章
在孫二娘扭曲的三觀裡,人不是人,而是牛;也不分男女,隻分胖瘦:
“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那兩個瘦蠻子,隻好做水牛肉賣。”
為什麼隻分胖瘦?因為賣出的價格不一樣,說到底還是為了錢,沾滿血腥的肮髒的錢。
隻要是人,隻要有錢,隻要身上有肉,孫二娘都不會放過,實在不行還能做排骨。
但是張青不一樣,因為他是種菜園子出身,後來又在江湖厮混,所以他講道義:
“小人因好結識江湖上好漢……多曾分付渾家道:‘三等人不可壞他。”
那三等人呢?
“第一,是雲遊僧道,他又不曾受用過分了,又是出家的人。”
不管和尚還是道士,人家都是出家人,又不管你江湖上的事,跟你無冤無仇,你害他們幹嘛?
當然把出家人排第一位,足見張青是個不忘本的人,知道最先照顧曾經的同行,很難得。
“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他們是沖州撞府,逢場作戲,陪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若還結果了他,那厮們你我相傳,去戲台上說得我等江湖上好漢不英雄。”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女人是江湖上的弱勢群體,掙錢本來就不容易,你怎麼好意思害她們?
至于說怕她們江湖上相傳,敗壞了倆夫妻的好漢名聲,應該就是張青的托詞而已。
畢竟就這倆夫妻的德性,那在江湖上的名聲,還有玷污的空間嗎?本身就是一團黑好嗎?“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沒毛病吧。
“第三等是各處犯罪流配的人,中間多有好漢在裡頭,切不可壞他。”
不害囚犯的主要原因,除了是裡面确實有好漢,關鍵是有公差押解,最好别惹官府。
張青的目的其實在于自保,但也客觀上拯救了囚犯這号人,能救人就是功德無量。
但是孫二娘壓根不在乎,盡管她嘴上答應,她手裡的剔骨刀也不答應啊,幹就完了。
不殺僧道?魯智深差點遭到毒手,雙刀頭陀慘遭幹掉;不殺囚徒,你看看武松。
不殺妓女?那是更不可能的,你張青安得什麼心?老娘還不知道?這個必須不答應啊。
最後的最後,就是一紙空話,張青有心行善,但是無力回天,隻好聽之任之。
因為孫二娘在兩人婚姻裡,扮演着強勢的那一方,而張青則是弱勢的那一方,這個家他說了不算。
4、女強男弱的不對等婚姻
為什麼張青說了不算呢?
因為他是個上門女婿:“把這個女兒招贅小人做個女婿。”
上門女婿算什麼女婿?盡管是男方,但他天然就喪失了家庭的主權地位,成為女方的附庸。
所以面對三觀扭曲的孫二娘,相對卑微的張青能怎麼做,他又能做什麼?他什麼也做不了。
孫二娘要開黑店,他管不了;孫二娘要害人,他管不了;孫二娘無視約定,他也管不了。
最後的最後,就是張青不但沒有幫孫二娘擺正三觀,自己反而成為幫兇,幫着賣包子嘛。
他沒有資格和孫二娘叫闆,也沒有能耐反對孫二娘,因為孫二娘太過強勢,他惹不起。
男方卑微女方強,張青能做的就是委曲求全,無論孫二娘如何作惡,他都隻能容忍。
實在不能容忍,那就打掉牙也得忍,因為張青已經擺脫不了孫二娘的控制,深深依附于她。
因為張青是個老實人,一開始被欺壓,他可能會反抗,但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畢竟那是自己老婆,你總不能把她幹掉吧,一日夫妻百日恩,千年修得共枕眠,下不了手。
甚至孫二娘被人欺負的時候,張青還得豁出命去搭救。
比如孫二娘被武松踩在腳下的時候,張青就得跪地下代為求饒。
孫二娘可以不在乎這段婚姻,但是張青必須在乎,畢竟這好歹也是個家,好歹有個說話的人。
盡管倆人精神上三觀不合,生活上女尊男卑,但是好在張青能容忍,沒有帶孫二娘去爬山。
所以就算磕磕絆絆,倆人還是走到了最後,兩人的婚姻或許不夠圓滿,但結果還算可以。
畢竟最好的婚姻就是互補的,孫二娘太蠻橫強勢,張青就得瓜慫老實,這樣才能相安無事。
5、張青的男權回歸
如果這對夫妻一直在十字坡,那結果就是張青永無出頭之日,因為他習慣了孫二娘的蠻橫。
但不久後事情發生轉機,夫妻倆因為在十字坡的黑店開不下去,就上了二龍山入夥。
既然進入團隊,不再單打獨鬥,那就得遵守團隊的規矩,比如男權社會,夫為妻綱。
在二龍山的頭領排名中,張青是排在孫二娘前面,恐怕這個上門女婿,從沒有過這種待遇。
等上了梁山之後,張青照舊排在孫二娘前面,盡管江湖威名,甚至武藝都不如孫二娘高。
可張青是個男人,是個丈夫,丈夫就是得在妻子前面,張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人身解放。
既然張青的地位上來了,那張青對于孫二娘的重要性,也就随之而來了,兩人攻守換位。
孫二娘也就開始發現,自己的丈夫原來也挺厲害,自己以前太忽視他了,便越來越依賴他。
婚姻就是這樣,家庭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會随着時間的推進而改變,強弱總會轉換。
關鍵是要适應這種變化,孫二娘就做的很好,此後不再搶張青的風頭,開始小鳥依人。
這場婚姻的最後結果,是張青與孫二娘先後戰死,張青在攻打歙州時,死于亂軍之中。
“孫二娘見丈夫死了,着令手下軍人,尋得屍首燒化,痛哭了一場。”
張青的死,對孫二娘來說,簡直是天塌了,痛苦一場,畢竟她越來越依賴張青,離不開了。
所以前腳張青剛死,後腳孫二娘也挂了:“女将孫二娘,被杜微飛刀傷死。”
不知道是碰巧了,還是有心尋死,反正孫二娘是死了,這也算是變相的為張青殉情了。
其實他倆的這段婚姻,換個名字就是都市爽文了:《瓜慫上門女婿翻身記之打倒蠻橫老婆》。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
【《婚姻成敗看水浒》系列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