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是一種發酵食物,也可以說發酵是面包的靈魂。構成面包的四大元素不外乎:面粉、水、鹽和酵母,酵母是一種純生物發酵劑,在适宜的條件下,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呈蜂窩狀膨松體,松軟而富有彈性。說到在家自己制作面包,琳琅滿目的什麼“直接法”、“一次發酵”、“二次發酵”,新手朋友就開始暈了,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好不容易讓面團膨脹到2倍大了,接着卻要排氣打回原形?
現在就來為大家系統全面的答疑解惑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酵母,以及酵母對面包面團所産生的作用:
“一發、二發”,具體是指哪個過程呢?
從酵母加入面團的那一刻,面包就在進行發酵,所謂“一發”,是不需要進行其他操作,因此面團的第一次發酵又稱基礎發酵;而整形後入爐前的發酵,稱為二次發酵,也叫最終發酵。
第一次的發酵,除了使面團變大,面團内部的微生物也會産生肉眼看不見的變化:
那麼為什麼還要二次發酵(最終發酵)呢?
最終發酵更多影響的是面包最終的體積和形狀。二次發酵不足的面包,在烘烤中容易發生“側爆”,從外表看:體積小、摸起來較硬且沉甸甸的,内部組織都是綿密紮實。
在對酵母的發酵過程和作用有所了解之後,為什麼好不容易經過發酵産生的氣體,又要排氣排掉呢?下面我們聊聊整形:
綜上所述:
面團在發酵的同時也進行着一個熟成過程。經過發酵過程産生的一系列奇妙變化,使面團的性質達到最佳狀态。面包才可以膨脹出海綿般的多孔組織,散發出複雜又令人難以抗拒的滋味。
現在對于面包的發酵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為您在家自制面包,提供了幫助。
後續我們會繼續為大家解析更多烘焙知識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知道了解的知識/原料/技巧
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
我們會一一為大家解答喲~
(本文 圖片由北京唐人美食學校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