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路邊發現福壽螺

路邊發現福壽螺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9 09:07:04

  來源:【昆明日報-掌上春城】

  最近,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在昆明滇池周邊的一些濕地、河岸邊,出現粉色福壽螺卵塊,讓人看着就頭皮發麻。

  路邊發現福壽螺(這些地方出現粉色福壽螺卵塊)(1)

  應該如何對福壽螺進行科學清理和防控呢?對此,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維薇表示,夏季天氣炎熱,是福壽螺産卵活躍期,也是防治福壽螺的最佳時期,可采用人工清理、生物防治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科學防控。

  現狀:

  昆明濕地公園、河道屢現福壽螺卵

  眼下已進入福壽螺産卵高峰期,近期,人們在滇池周邊濕地公園、入滇河道,屢屢發現粉紅色福壽螺卵的蹤迹。7月28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從今年5—6月份開始,在滇池路銀海山水間小區、陽光花園小區附近的船房河邊,就發現有福壽螺卵。

  路邊發現福壽螺(這些地方出現粉色福壽螺卵塊)(2)

  “在五六月份就看見粉紅色的卵附着在河堤上,河岸的草稈上也有。”市民王女士表示,一些在河邊玩耍的小孩看到福壽螺卵後,還會拿來玩,碾碎後會有粉紅色汁液流出。“看着密密麻麻,看得人頭皮發麻。”在河邊拉二胡的一位老年人說。

  現場,幾名清潔工人正在清理河道垃圾。 “我們清理河道垃圾時都會鏟除福壽螺卵,每天要鏟滿一個小桶。” 一名清潔工人表示,他們會對清理下來的福壽螺卵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滇池周邊一些湖濱濕地,也屢屢發現福壽螺卵。

  在昆明晉甯南滇池國家濕地公園,有福壽螺卵附着在河岸邊的草叢、石塊、水生植物莖稈上。在運糧河湖濱濕地、撈漁河濕地,水生植物的莖稈上也有福壽螺卵。

  目前,昆明晉甯南滇池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方已将清理福壽螺納入濕地保護重點工作,清理方式為對環境無害的人工清理。“主要是拾取福壽螺卵塊,或者把螺卵拍到水裡,把卵塊外的黏膜拍散,卵就不會存活、孵化。”相關負責人表示,從7月開始,園方每天安排6—7名管護人員進行清理,每天清理的卵塊有300—500塊,清理的卵塊集中到垃圾房用水沖,以防其繼續繁殖。

  危害:

  福壽螺可傳播多種疾病

  雌螺1年可産8000枚卵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維薇表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福壽螺被引入中國後大量養殖,用作食材。後因其口感不好并攜帶寄生蟲,被養殖戶棄養。随後,福壽螺“逃逸”到河流中,憑借其“能遊、能爬”的特長,随水流擴散。

  路邊發現福壽螺(這些地方出現粉色福壽螺卵塊)(3)

  近年來,在滇池沿岸的濕地公園以及入滇河道都有福壽螺分布。福壽螺于3月上旬開始交配,待天氣轉暖後,就會陸續上岸産卵。每年七八月份,是福壽螺産卵活躍期。

  福壽螺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食性雜、繁殖力強,雌性福壽螺一年可産2000枚以上的卵,最多可達8000多枚,且孵化率高達90%左右,是當地近緣螺類的10倍左右。此外,福壽螺抗逆境能力特别強,在環境不适宜時,可在泥土中蟄伏半年以上,具有強大的适應力。

  此外,福壽螺生長迅速,可以吃掉其卵塊孵化區内大量藻類和水生植物,因此,福壽螺的入侵與泛濫,可以影響湖濱濕地水質、河道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穩定。同時,福壽螺還危害水稻、茭白、蓮等農作物。

  福壽螺還會與本土水生貝類、同等生态位的螺競争,同時也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病的中間寄主,能傳播對人體有害的疾病。

  防控:

  生物防治與人工清除相結合

  如何采取科學的手段來防治福壽螺及其卵塊?對此,李維薇表示,傳統的防治方式是在福壽螺分布密度不高時,采用生物防治。福壽螺殼薄肉多,鴨子、鯉魚、鲫魚、鲶魚、龜等多種動物可捕食,因此,在排除應急防控的需求時,可利用生物多樣性構建多樣化食物網,提高生态系統的穩定性與自我調控能力。

  路邊發現福壽螺(這些地方出現粉色福壽螺卵塊)(4)

  人工清理是防控福壽螺最綠色環保的方式,而産卵期則是最佳防控期。“因為福壽螺平時多在水底活動,人工很難清理。而粉紅色卵塊附着在挺水植物的莖上或岸邊,很醒目,容易發現和清除。”李維薇表示。

  同時,也可以人工噴灑石灰來破壞福壽螺的越冬場地,減少其生存環境。如果福壽螺分布密度特别大,已構成極大危害時,就需對該區域進行具體分析,甚至可能用到化學防治手段。

  此外,還可以把福壽螺引誘到方便防控的區域,進行局部防控。福壽螺對營養成分高且幹物質含量低的植物如苋、節節草、蕹菜和浮萍等取食量大; 相反,對蘆葦、荷花、芋和萍蓬草等幹物質含量高的植物取食量較少。因此可在利于防控的區域,種植福壽螺喜愛的食物,引誘其集中于該區域,再進行集中清理。

  提醒:

  福壽螺是寄生蟲載體 不要輕易觸碰

  福壽螺有沒有毒?能不能吃?對此,疾控專家提醒,不要輕易觸碰福壽螺。今年6月1日,“雲南疾控”微信公衆号就曾發布防病提示:福壽螺體内寄生蟲多達6000條,千萬不要食用。

  路邊發現福壽螺(這些地方出現粉色福壽螺卵塊)(5)

  福壽螺是很多疾病和寄生蟲的載體,如其攜帶的後圓線蟲,能引起緻命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攜帶的吸蟲能導緻皮膚過敏。福壽螺還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如烹饪方法不當,生食或在未熟透時食用,會威脅人體健康。

  市民如果看到福壽螺及其卵塊,該如何應對呢?李維薇介紹,當市民遇到福壽螺卵塊時,可通知專業人員進行清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福壽螺或其卵塊随意丢棄,這樣會擴大它的活動範圍,造成更大的危害。

  福壽螺貝殼外觀與田螺相似,很容易弄混。如何區分福壽螺與田螺呢?李維薇介紹,福壽螺螺口有5—6個增長迅速的螺層,螺旋部呈短圓錐形,與其他本土螺相比更加圓潤、矮胖。福壽螺殼通常呈黃褐色或深褐色,貝殼較大,近似圓盤形。田螺殼為黃褐色或黃綠色,螺殼比福壽螺稍小,呈長圓錐形。

  實際上,非專業人員很難區分福壽螺和田螺,而最好鑒定的時期是卵期,福壽螺的卵塊在空氣中會逐漸變為粉紅色,顔色鮮豔,這時候最顯眼,最容易辨别。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張小燕 實習生:申林

  責編:楊芮

  編審:周曉雪

  終審:周建軍

  本文來自【昆明日報-掌上春城】,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