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七年級上冊統編版語文散文詩二首

七年級上冊統編版語文散文詩二首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12 13:21:24

  6.散文詩二首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作品。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而又稍帶頑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

  《荷葉·母親》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它是一篇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從而聯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愛,抒發了子女對母親的愛。本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冰心。

  金色花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①,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②,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③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裡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荷葉·母親①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裡。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裡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裡,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②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裡乘涼。祖父笑着和我說:“我們園裡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③。”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内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隻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天還是菡萏④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⑤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着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攲斜⑥。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着,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下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甯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着,隻能在那勇敢慈憐⑦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⑧?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一、作者介紹

  (一)拉賓德拉納特 ·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出身于加爾各答市名門望族。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20世紀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其創作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已命運的強烈願望,充滿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衆喜愛。主要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生辰集》等。另有長篇小說《沉船》、《戈拉》、《兩姐妹》等以及劇作和散文作品。一生共寫有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1913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 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

  (二)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詩句來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為意。福建長樂人,因一生剛好度過了一個世紀,所以被稱為“世紀老人”,深受人民的喜愛。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代表作有 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等。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于1951年返回中國。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創作内容大緻包括:

  母愛、童真、自然三個方面。她一步入文壇,便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點。

  二、寫作背景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這一時期泰戈爾的創作往往夢幻多于現實。20世紀最初的幾年,是泰戈爾個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時期。1902年,他的妻子逝世。第二年,他的一雙兒子又相繼夭亡。正是在悼亡傷逝的悲痛的日子裡,他懷着對孩子深厚的慈愛、對自己童年的回憶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寫出了這部充滿童稚想象和純真感情的優美動人的詩集,充分體現了詩人對兒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和善于用兒童天真無邪的眼睛和心靈來觀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特點。

  《荷葉·母親》是從自家院子裡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紅蓮,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掩蓋起紅蓮,觸動了自己,于是産生了聯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發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三、注釋

  (一)《金色花》

  1.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2.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讓人知道。

  3.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4.《羅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詩,寫羅摩和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羅摩是詩中的主角。為了履行對父親的諾言,維持兄弟間的友愛,他抛棄了繼承王位的權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二)《荷葉·母親》

  1.荷葉母親:選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題作《往事(一)》之七,題目是編者加的;

  2.并蒂(bìng dì):指兩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3.花瑞(ruì):花中的祥瑞,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本文指花帶來好預兆。

  4.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稱,這裡指含苞未放。

  5.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

  6.攲斜(qī):傾斜、歪斜。歪斜不正。

  7.慈憐(cí lián):慈愛憐惜。

  8.蔭蔽(yīn bì) :樹木遮蔽。“蔭”,樹蔭。

  四、主題思想

  《金色花》:這首散文詩由“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發想象,描繪孩子與母親嬉戲的畫面,表達了孩子對母親的愛,表現了家庭之愛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

  《荷葉·母親》:這首散文詩借雨天裡勇敢慈憐的荷葉蔭蔽着紅蓮,聯想到母親對孩子的呵護與關愛,歌頌了偉大的母愛。

  五、藝術特色

  (一)《金色花》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發想像── 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這樣一幅畫面,可以從各種角度進行觀照,揣摩各種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裡與媽媽三次嬉戲。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将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複原形。“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我”天真稚氣,卻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到哪裡去了”,他說“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而善意的“說謊”。細味之,“我”的奇特行為深藏着對母親的依戀:散發出香氣是對母親暗中表示依戀;将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是沉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谲”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産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濃濃的意趣。

  品讀至此,我們已經領略了該詩的豐富、有趣的詩味。然而,泰戈爾創設詩意若僅限于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爾了;泰戈爾高于普通詩人之處,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詩人的感覺和思路止步的地方還向前、向深處更進一步,進入妙悟的境地,進入“入神”的境界。“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嚴羽《滄浪詩話》)。如果我們對《金色花》往更深更遠處探究,我們會有更驚奇的發現。

  在我們面前展現的,原來又是一幅神靈顯形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着無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動意念,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開着的,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另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保持着一種沉靜、安詳的性格,也給詩作帶來了些許宗教氛圍)。小精靈可以忽上忽下,随意搖擺,随意跳舞,随意開花,随意散發芬芳。最後一動意念,又變成人了。它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絕非人間肉身凡胎可以比拟。當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與愛。這種善與愛既然出自小神靈──是來自高風絕塵的天國世界的小神靈,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作的主題,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頌神。原來詩人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宗教感情提升了詩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詩作的主題。

  這後一幅畫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視。一般人隻能實實在在地寫兒童對母親的嬉鬧和親熱;隻有泰戈爾才能寫出人格化的神靈的行迹與心理,而且寫得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地輕靈、巧妙、自然。他寫出了東方詩、東方文化的神秘與蘊藉。在這點上,他的詩也與西方詩大不一樣。西方詩壇盡管在曆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響,但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這種思想感情已經逐漸淡化、疏遠了,還沒有見到哪位著名詩人像泰戈爾這種癡迷地信神,并以頌神作為詩歌創作的一個主題的。因為泰戈爾生活在一個佛教為國教的國度中,他是東方文化培養出來的詩人。遍觀泰戈爾散文詩,可以處處感覺到濃厚的、神秘的宗教氣氛。詩中經常出現神靈的“一鱗半爪”,雖然不點明神靈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詞通常明示或暗示着被敬頌的神靈。因此可以說,頌神是泰戈爾詩歌創作的基本母題,也是《金色花》的深層主題。

  我們當然可以僅從凡間、凡俗的主題來解讀這首詩,但那樣畢竟流于淺俗,而且與泰戈爾詩作原有的意義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們借助對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體認來解讀,作品的意義将變得深宏,庶幾能把捉詩人的情感與理念。

  《荷葉·母親》

  本首散文詩主要使用的手法是借物喻人,抒發對母親的深情。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幅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雨荷圖,作者由此聯想到女兒對母親的依戀,母親對女兒的呵護。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蓮自比,讴歌偉大的母愛,自然貼切,新穎獨特。

  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繪了夜雨後兩缸蓮花的情狀。白蓮在繁雜的雨點的摧殘下凋零了,潔白的花瓣飄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蓮蓬和淡黃色的花須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風搖曳,顯得那樣凄清、冷落,這裡明顯地表現了作者憐惜的情感,用以作為紅蓮的對比。那朵初開的、亭亭玉立的紅蓮,是高雅、清芬、瑰麗的形象,可以說是美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無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敧斜。這自然界的雷聲雨點,無疑也是黑暗、動蕩時代的風雨,它摧殘着嬌嫩的花朵,侵襲着美好、純潔的心靈。在風雨飄搖之中,一個大荷葉,傾側下來,覆蓋着開滿的紅蓮。盡管雨勢并不減退,而左右敧斜的紅蓮又穩穩地玉立着,狂暴的雨點,隻能在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這裡的“傾側”、“覆蓋”,透露出一種崇高的、感人的美。荷葉勇敢地抗擊自然界的風雨,無私地保護着紅蓮,寄托着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堅強的力量,英勇無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動的贊頌。文章的主題自然地得到了升華。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父親的朋友送我們兩缸蓮花,引起我對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繪雨中荷葉護紅蓮的動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點明主旨,表達作者對母親由衷的感激與愛戀。

  七年級上冊統編版語文散文詩二首(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二首自主學習資料)(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