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為古代兵器之一,《釋名·釋兵》曰:“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劍乃短兵之祖,百兵之君,近搏之器,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曾被古人奉為聖品,至尊至貴,君臣鹹崇。
傳說,劍始于軒轅黃帝,由衆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乃上古神器。與劍相關,還有一曲凄美的愛情頌歌。據《吳越春秋》,幹将奉吳王夫差之命鑄劍,鐵汁不下,其妻莫邪自投爐中,鐵汁乃出,遂成二劍。雄劍曰幹将,雌劍曰莫邪。幹将進雄劍于吳王,而藏雌劍,雄劍思念雌劍,常悲鳴不已。由是有“寶劍夜鳴”之典。遺憾的是,這些寶劍跟太阿、湛盧、純鈞、承影、赤霄等名劍一起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隻留給後人無盡的想象。
我們真正能看到的名劍是越王勾踐劍。其時因為青銅器工藝的限制,劍形尚短,也稍嫌寬,殺氣有餘,而貴氣不足,充滿了獰厲之美。
到漢代,劍逐漸退出戰場,成了禮器之一,裝具也越來越華麗,有銅質、鐵質、木質、金銀甚至玉質等,還會鑲嵌華麗的寶石。傳說,曹操有佩劍名為倚天,與青紅劍齊名,并稱絕世雙劍。傳為取宋玉的《大言賦》中名句“長劍耿耿倚天外”命名。詩仙李白對之仰慕不已,《臨江王節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鲸”的句子。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文人武士随身攜劍便十分普及。即使馮谖般缺衣無食之寒士,仍劍不離身。至隋唐時期,佩劍之風尤為盛行。常用來抒以淩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如李白少年習劍,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杜甫有:“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王維的“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動百萬師”等劍與戰争的詩句留傳于世。
劍受到民間武藝家的青睐後,逐漸演變形成了“鬥劍”和“舞劍”兩種。舞劍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因此劍經常現身于古詩詞中。如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之惆怅;辛棄疾有“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豪情。如此種種将過去文人騷客同時具有雄風豪邁的氣質表現的淋漓盡緻。
劍,承載着古人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對博大氣象的追求,也蘊涵着正義必勝的道德期待與浪漫優雅的武術審美。
◎本文原載于《文摘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