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潘金蓮的認知基本來自影視資源,隻看到她為情而毒夫的一面,卻沒有深究她悲涼曲折的人生背景。單憑她的反面,就讓她為天下所有不撿的女人代言,其實對她是不公平的。
潘金蓮成名于《金瓶梅》而雛形于《水浒傳》。《金瓶梅》對潘金蓮經典女性形象的塑造,比《水浒傳》塑造得更豐滿更逼真。
《金瓶梅》塑造的潘金蓮形象
确切地說,潘金蓮是古代封建社會,女人附屬于社會,附屬于男人,不可主宰自己命運的悲劇縮影。豈不知,成了後世女人形骸放浪的典型。
水浒傳中潘金蓮的放浪一鏡
至于風情萬種的潘金蓮為什麼會成為那等女人?應該聯系她的人生遭遇而客觀地認識。無論《金瓶梅》時代還是《水浒傳》年代,人都是為物欲所驅使,或為錢,或為色,或為名利等。
水浒劇中挨了一竿的西門慶眼裡流着涎望着潘金蓮
在被物欲扭曲了人心的變态社會中,基本上抛棄了做人應有的尊嚴。小說和戲劇裡,潘金蓮這個人物形象存在的意義,就是集中反映那種社會現實的焦點。
潘金蓮本是一個心靈手巧且有才藝的女子,從她針線茶飯和琴棋書畫方面的細節可以見得。至于她的紅杏出牆,自身确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水浒劇中潘金蓮期驚心動魄地看着西門慶
但主要的責任應該由這幾個人承擔。
第一個是張大戶和張大戶的婆娘。張大戶的貪色及其婆娘的妒嫉,至少埋下了出牆紅杏的種子。如果沒有他們的龌龊行為,潘金蓮就不會嫁給武大郎。
張大戶整日纏着潘金蓮不放過
第二個是武大郎。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武大郎抱得美人歸,卻沒有權衡自己有沒有藏嬌的金屋。他天然的劣勢,又給紅杏施了肥澆了水
水浒劇中武大郎和潘金蓮扮演者業餘起跳
第三個是武松。武松把他心目中偉大的哥哥強塞給嫂嫂,是不理性的。更重要的是對潘金蓮的輕浮言語過激。
水浒劇中武松惡語怒斥輕浮的嫂嫂
武松應該看到潘金蓮嫁給武大郎,不論外形上還是内心裡是委曲求全,并非完美結合。
在嫂嫂春意盎然中猥亵小叔子時,如果他能理性地說:
“嫂嫂,常言道,長嫂似娘,武松也是七尺男兒,視嫂子如娘。武松知道嫂嫂嫁給哥哥太委屈了,如果嫂嫂感到太屈,武松讓哥哥寫一封休書,但武松決不能違背倫理。”
嫂嫂聽了暖心的話,至少有些心理慰藉,自然會收斂些。
武松不僅僅是言語過激,更過分的是當着潘金蓮的面,神情凝重地囑咐武大千萬要看好門戶。他的過激行為,對出牆紅杏直接是拔苗助長。
水浒劇中武松的不慎言行
第四個是王婆子王幹娘。憑一張爛嘴能教唆得織女害相思的馬泊六,直接将牆扒了個大豁口,還搭了一架梯子大肆邀蜂鼓蝶,煽情縱欲。
王婆子在茶館撮合西門慶和潘金蓮
第五個就是直接摘了紅杏的西門大官人。連陽谷縣縣太爺也讓七分的重量級人物,拿下一個弱女子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水浒中西門慶與潘金蓮偷歡時被捉
其實武大郎被害,潘金蓮充其量隻是個從犯而已。隻是她作為武大郎的娘子,不想背負全責也不行。因為封建社會禁锢女人的三從四德,早就把一切捆綁在她身上了,容不得女人有一丁點兒出格的行為。
水浒劇中潘金蓮的最終下場
事實上,從謀劃到實施毒害,都是王婆子一手所為。她有多毒辣可惡,從她的話裡一目了然。
王婆道:“如今這搗子病得重,趁他狼狽裡,便好下手。大官人家裡取些砒霜來,卻教大娘子自去贖一帖心疼的藥來,把這矮子結果了。一把火燒得幹幹淨淨的,沒了蹤迹,便是武二回來,待敢怎地?“
潘金蓮聽了吓得直擺手,并非她想要的結果。可是,左邊是王婆子的威脅恐吓,右邊又是西門慶的撐腰,夾在這二人中間,換誰誰會迷失方向。
潘金蓮端着毒藥顫顫巍巍幾次都下不了手,是王婆子搶過來強灌了下去的。王婆子為了抛去自己身上的火,把潘金蓮推上風口浪尖。
水浒劇中王婆子給武大郎強行灌毒藥
時下有靓女總是對着小視頻亮相時這麼說:
“男人隻要有了錢,到處都是潘金蓮;女人隻要身材硬,遍地都是西門慶。”
言中之意,女人誰也有可能變成潘金蓮,男人誰也有可能成為西門慶。就看環境這口大染缸怎麼染了!
所以說,社會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人卻改變不了社會環境。潘金蓮的負名譽是為社會背負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