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突破傳統印象畫派

突破傳統印象畫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3:55:53

  

  文 | 林鳳生(上海大學《自然雜志》)

  ● ● ●

  2013年秋天,上海曆史博物館展出了法國著名印象派畫收藏家克拉克的珍藏,參觀者可以親眼目睹莫奈、雷諾阿、畢沙羅等大師的傑作,可謂大飽眼福。

  說起印象派,無疑是近現代美術流派中最具影響力、最受到商家和粉絲追捧的藝術流派之一。它的誕生源于140年前的一次藝術沙龍上,法國畫家莫奈的一幅參展作品《日出·印象》,引來了藝術界的一片嘩然。因為在色彩斑斓的畫作裡形象模糊了,主題不見了,隻見一條條橫七豎八的色塊和條紋,這難道就是前衛的藝術嗎?輿論把莫奈的這幅畫諷刺為“印象”,孰知這一說法歪打正着、形象地道出了這一畫派的宗旨:捕捉和發現眼前所見到的事物,特别是自然界裡那些稍縱即逝的奇妙景象,也就是莫奈說的要畫出光與色的“印象”。

  (圖1)你不妨試着調節雙眼的視線,可以看到兩瓶菊花融合後産生的三維圖像

  我們不妨來做一個試驗,圖1中有兩瓶菊花,它們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樣。你隻要适當調節雙眼的距離,讓雙眼好像要透過它們看向遠方,就可以看到它們融合後産生的三維圖像。雖然看到的這瓶菊花有些模糊,但立體感很強。

  事實上,我們觀看三維立體電影,用的也是同樣的原理:用兩架攝像機在相距幾厘米的地方同時拍攝,然後把它們同時放映,觀者帶上立體眼鏡(通常是不同的偏振片),讓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圖像,于是大腦把這二幅具有“雙眼視差”的圖像融合起來,立體感也因此産生了。用筆粗放、形象模糊的印象派畫作,對觀者的雙眼視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于是畫面也表現出強烈的三維立體效果。

  

  (圖2)梵高《咖啡館露台》

  圖2是印象派大師梵高的傑作《咖啡館露台》。當你仔細欣賞這幅作品時,可以感受到小小的建築群落具有非常強的景深感。前景的露台、人物、木質的墩子、長桌,中景的葡萄架和背景裡的建築,層次分明、閑适安靜。特别是用粗犷短促的線段塗抹的葡萄架子,明顯地使它從背景裡凸出來,這是因為我們立體視知覺對短促突變的線段要比連續漸變的線段更敏感。

  荷蘭畫家梵高是藝術史上炙手可熱的人物。由于電影《梵高傳》和傳記《渴望生活》的渲染,大家都知道他有點神經兮兮,他的作品與一般印象派畫家追求準确表現眼前見到的事物的手法不同,而是探索用色彩和線條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這幅作品裡可見一斑。

  重複圖案與自适立體圖

  用實驗證實“雙眼視差”的神經科學家朱爾斯有一位學生名叫克裡斯托弗·泰勒,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視覺現象,那就是由重複圖案産生的“自适立體圖”。圖3是一種做室内裝飾的牆紙,倘若我們盯着它看一會兒,就會覺得眼花缭亂,牆紙上的飛鳥都動了起來,組成了一群三維立體的鳥群。

  

  (圖3)你可以通過把眼睛盯着牆紙看,觀察到自适立體圖

  如果你仔細看牆紙第一行的紫色飛鳥,你會發現這個圖案有兩個特點:一是視覺元素(小鳥)排成一條水平線(視覺對水平的感覺比垂直的敏感得多);二是這些視覺元素(小鳥)都是重複出現的。當觀者的雙眼在注視這一行飛鳥時,左右眼睛的視網膜上就會各留下4隻鳥的像。由于4隻紫色的小鳥一模一樣,這一下讓大腦的視皮層有點發蒙,它不清楚究竟應該把左右視網膜上的哪兩隻鳥來配對,因為對于大腦來說從二維圖像中抽提深度信息是一件難事。泰勒分析說,這時大腦會亂點鴛鴦譜,把它們随機配對。由于錯誤的融合,大腦“看到”的鳥,除了原來的位置之外,又在它的前前後後增加了11個可能出現的位置,這樣看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影影綽綽的群鳥。

  事實上,處于一條水平線的若幹個相同的視覺元素構成的圖案,會讓視覺産生這種隐隐約約的三維立體感,這種效果被稱為自适立體圖。

  

  (圖4)莫奈《透過樹叢的春色》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再來欣賞莫奈的畫《透過樹叢的春色》(圖4)。畫上大批的樹葉,朝着一個方向,形狀大同小異,組成了相似的視覺元素(稱為半重複圖案)。它們在觀者雙眼視網膜上成的像,經過大腦融合會便會産生朦朦胧胧、層次豐富的視覺效果。莫奈常說他要畫出空氣和大氣的感覺,他的畫也确實能夠給觀者這樣的神奇感,其秘訣恐怕就在這裡。

  由于人的眼球是在不斷地運動,所以視網膜上的圖像也在不斷地更替。倘若我們的眼光不斷地在畫面上遊離的時候,可以感覺到這些樹葉在微風中擺動。在莫奈的許多作品裡,觀者感覺到的波光粼粼的水面、風中搖曳的花草、那種靜中有動之感,都是由畫家的技法與視覺生理的機理聯袂形成的。

  本文原載《科學畫報》,《知識分子》獲作者授權刊發。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