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李銀河關于愛情的表述

李銀河關于愛情的表述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26 13:16:37

  

  

  2017年4月11日,李銀河手拿收錄自己與王小波書信的《愛你就像愛生命》站在海邊。當天是王小波逝世20周年,作為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通過“春天讀詩”活動,朗讀往日信件,為愛人獻上了獨特的紀念。

  李銀河一直在用文字尋找一個答案: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經曆與王小波的“高度契合”、和大俠的“完全互補”後,她似乎找到了答案:最好的愛情原來都在雲端。

  文/趙渌汀

  第一次對王小波産生“觸電的感覺”時,李銀河手裡拿着一本封面漂亮的橫格本。本子左右不留白,字迹密密麻麻的,“但其中有什麼東西深深地撥動了我的心弦”。

  1977年,李銀河與王小波相遇。

  1997年王小波去世,李銀河在悲恸中遇見了大俠——一個她後來評價為“與我耳鬓厮磨、合二為一”的跨性别者。大俠猛追了李銀河一個半月,平生從不寫詩的“他”甚至為她寫起了詩。

  李銀河說,大俠就是上帝派來的一位天使,“拯救我脫離失去小波的苦海”。她說,自己經曆過的這兩次激情之愛,就像“人生中的兩次大獎”。

  羅蘭·巴特曾在《戀人絮語》裡提出過一個問題:“我實在很想弄明白,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李銀河也不解,她說:“我終身都在用文字探尋。”

  “這是一種新的愛情遊戲。”

  —————————————

  “寫小說我跟小波就沒法比,他是天才,我隻是普通人。”

  李銀河自認為不會寫小說,以至于她第一篇在文學刊物上發表的小說出刊後,她依然認為這種以說教和陳述為叙事風格的小說是“論文式小說”。“我要好好摸摸叙事的門。”

  

  王小波曾對李銀河說:“我不要孤獨,孤獨是醜的,令人作嘔的,灰色的。”

  這篇名為《愛情研究》的微小說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女主角“我”有過十二個性伴侶,但卻一直難覓愛情,此後單方面愛上了自己的老闆,并心甘情願被老闆變着花樣折磨。

  除了“虐戀”主題,不少現代社交元素浸漬于字裡行間,與《愛你就像愛生命》裡談理想、講情懷的文風有明顯的區别。

  “我們今天的愛情,是由新技術引發和牽動的一種新型親密關系。”李銀河說。

  《愛情研究》裡的“我”通過名叫“泡泡”的手機軟件尋找性對象,在微博和維基百科上查找老闆的個人資料,用電子郵件表達對上司的情愫,并以此完成幽會,互通有無。

  “這是一種新的愛情遊戲。”李銀河說。

  

  王小波緻李銀河五線譜情書。

  她過去玩過的愛情遊戲雖甜蜜,但也苦澀。上世紀70年代,她和王小波的“兩地情書”被她看作是“最原始的愛情遊戲”,兩人在文字的世界裡肆意徜徉,用文學和理想相互撫慰。但那些文字裡的溫柔卻需要跋涉千山萬水才能抵達彼此,千裡之外的她也隻有在拆開信後,才隐約想象到王小波寫下“你好哇,李銀河”時的搞怪表情。

  有時她也思考:如果王小波還在世,我倆會在這個時代談一場怎樣的戀愛?

  “我和小波若在今天戀愛,說不定能以更互聯網的方式呈現‘愛你就像愛生命’。”

  “打個比方啊,小波寫過的那句‘你快該回來了吧,我要瘋了’,換在今天,他也許就直接打開手機,用視頻和我聊天兒了;他給我寫信寫詩,可能直接在文字App裡寫了,我依然會保存下來,比如保存在一個硬盤裡。”李銀河說。

  

  王小波與李銀河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迪斯尼世界。

  她對這種被新科技重塑的愛情方式好奇。在一篇未發表的小說《隔着一個地球》裡,她虛構了兩個各自都有老婆、孩子的男人,兩人彼此吸引,但兩人間的時差有12小時。

  “就永遠也見不着呗,但他們可以通過社交網絡談戀愛呀。”李銀河說,“我讓他倆隔空戀愛,隔空傳愛,隔空做愛。”為此,她給兩個主人公分别“購置”了性愛機器人,當其中一人和這個機器人做愛時,機器人的面龐立刻就會被替換為12小時時差外的“那個人”。

  “過去我和小波的戀愛是貼地的,如今現代人的愛情更像在雲端,像一種專屬雲端的戀愛遊戲。”李銀河說。

  “愛情能讓普通人變成詩人。”

  ————————————

  愛情能讓普通人變成詩人,這是李銀河在遇見大俠後的感悟。

  她第一次遇見大俠,是在西四羊肉胡同的一個聚會上。大俠主動過來搭讪,讓此前沉默不語的李銀河打開了話匣。此後便有了兩人的第一次約會:大俠開着一輛深棕色桑塔納來接李銀河,飯後大俠埋單,并開始對她展開“排山倒海、雷霆萬鈞”般的求愛——幫家裡幹活,為母親出氣……“我家吃面都是清水煮面放青菜,大俠也跟着這麼吃了好久,還把這叫‘吃愛情面條’。”

  

  李銀河與大俠。

  “這不由我不受吸引,不受感動。”在自傳《人間采蜜記》中,李銀河這樣寫道。

  據李銀河介紹,“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大俠平時雖然不愛看書,但愛情把“他”變成了一個詩人。和與王小波交往時一樣,李銀河和大俠在進入戀愛期後,也留下了不少“文愛記錄”。

  “我想你/在每一個沒有你的夜晚/我的世界凄涼而孤獨/我是那麼地愛你/以至一想到你/我的心就開始深沉/直到哭泣。”

  這是李銀河某次出差後,大俠寫給她一封信裡的一首詩。據李銀河回憶,大俠隻要一想到自己,就“身體湧現一股熱流,從心口向下,燒得自己無可奈何”。

  “愛情能讓普通人變成詩人,能把普通文字變成詩。”李銀河說。她覺得大俠的文字雖然簡單,但“它有一種強橫的力量,使人不得不屈服于它,即使是堅冰也不得不在這股熱流的沖擊下融化”。

  

  李銀河《人間采蜜記》。

  于是在2014年年底,李銀河通過博客公開表示,自己有一位相伴17年的跨性别者伴侶,名字叫大俠。

  輿論立刻騷動了。有人質疑她公開“出櫃”,但李銀河卻予以堅決否認。她在自傳中以這樣一段文字對自己和大俠的愛情進行了堅決捍衛:“真愛就是這樣,它像一股高熱的空氣,使得溫度較低的空氣無限趨向于它的溫度;它又像一股沖決一切堤壩的洪水,使得較低的水位無限趨向于它的高度。”

  但外界對她和這個“女兒身,男兒心”的大俠之間的愛情依然持觀望态度。

  李銀河嘗試用文字去解釋這種超凡脫俗、跨越階層的愛,為此她找來了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名著中誰在睜眼後被灑上了愛情花汁,誰就會愛上第一眼看到的人。仙後泰坦妮亞在被灑上愛情花汁後,奮不顧身地愛上了已經化身為驢頭人身的凡界工匠波頓。

  

  李銀河、大俠(右)與徐靜蕾。

  “這就是奮不顧身的愛,是詩意的愛,是激情之愛。”李銀河說,“我後來跟大俠說:‘我雖然一開始對你的到來感到意外,對自己竟然還能有愛情感到意外,但還是情不自禁地同你走到一起。’”

  她說,自己和大俠憧憬的生活,“應該是一件美好的藝術品”。

  “真正的婚姻全是在天上締結的,最好的愛情都是在雲端的。”

  王小波去世後,李銀河讀過好幾次《綠毛水怪》。她曾寫過一篇《〈綠毛水怪〉和我們的愛情》的文章,稱這本書是“我和小波的媒人”。每每讀到妖妖長時間等不來陳輝而蹈海赴死的情節,她都會像中了文字魔咒一樣淚流滿面。

  而這本小說真正令她産生共鳴的,是男主人公陳輝最喜歡的一本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實際上是這本書裡的文字,讓我和小波第一次發生了靈魂的碰撞。”

  

  李銀河說,《綠毛水怪》是她和王小波的媒人。

  李銀河至今記得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本書裡的一個情景:卡加郡主和涅朵奇卡熱吻,把嘴唇都吻腫了。這個熱戀的故事連同《綠毛水怪》這本書一道,讓李銀河收獲了一份激情之愛。“我當時就隐隐感覺,我和這個人(王小波)早晚會發生點什麼事情。”

  如今,那本公開兩人書信記錄的《愛你就像愛生命》已成現世“文愛”經典。不過更多人感興趣的,是李銀河這個研究性學、喜愛虐戀的女人,竟能在每段愛情裡都收獲文字帶來的激情之愛。

  在這兩段接續起的激情之愛中,王小波司掌風花雪月,大俠負責柴米油鹽。而在此過程中,飽蘸情愫的文字也貫穿始終,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小波和我是高度契合、靈魂合拍,而大俠和我則是完全補充的關系。”李銀河說。雖然文風迥異,但王、李二人對于自由和文字的向往是一緻的。“我生活中的最大收獲和幸運,就是挑了小波這本書來看。”

  

  在王小波去世二十周年紀念日,李銀河和程耳對談“當下年輕人應該怎樣讀王小波”。

  “大俠呢,他彌補了我人生的一個缺口,就是日常生活。他把我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我可以安心寫作、安心學術。”李銀河說。

  如今每當她翻出兩人寫給她的信,陣陣暖流旋即又浮上心頭。她說,沒有經曆過激情之愛,這輩子等于白活。“激情之愛是我人生中的兩次大獎。”

  她曾效仿偶像福柯,用解構法試着把“激情之愛”這四個字進行解構:“激情”就是超凡脫俗和奮不顧身,就是無堅不摧和所向披靡。

  “那麼最後一個字——‘愛’呢?”

  “小波喜歡蕭伯納,蕭伯納曾說過一句話:‘真正的婚姻全是在天上締結的。’我覺得愛也一樣,最好的愛情是在天上的,在雲端的。”她沉思片刻後說,“愛到極緻在雲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