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探尋抗戰的村落

探尋抗戰的村落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22 00:48:13

  海外網2015-07-21 10:46:25

  日前,“軍報記者”微信公衆号發表文章《尋找抗戰記憶,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值中國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0周年之際,如果你來到這些城市,不妨抽空背上行囊走進這些隐身于繁華都市的曆史遺迹,聆聽它們的故事,靜靜思考那段已經遠去的歲月······全文如下:

  上海:四行倉庫

  地址:位于上海西藏路橋堍西北角、蘇州河北岸邊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

  四行倉庫1933年開業,因是舊上海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間銀行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而得名。

  1984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将其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

  它的故事:

  始于1937年8月13日的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争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它粉碎了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更是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

  1937年10月27日至30日,中國守軍第88師下屬某團中校團副謝晉元帶領第1營的“八百壯士”(實際為400多人),在四行倉庫死守孤樓,奮勇殺敵四個晝夜,掩護大部隊撤退,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斃敵200餘人,在中國抗戰史上寫下壯烈而光輝的一頁。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4)

  這是淞滬會戰最後一戰,日軍突破四行倉庫外圍陣地,潛至倉庫底層,企圖用烈性炸藥炸毀牆體,打開突破口。緊要關頭,敢死隊員陳樹生身捆手榴彈,拉響導火索後,從六樓跳進日軍陣中,與敵人同歸于盡。

  騰沖:國殇墓園、滇西抗戰紀念館

  地址:中國雲南省西部的騰沖縣城西南1公裡處的疊水河畔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5)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6)

  2014年6月,這裡迎回了部分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将士遺骸。在那烽火遍地、山河破碎的歲月,每一個昂首走向死亡的抗戰英烈,都留下了一個破碎的家庭。他們走得如此匆忙,一出家門,就成永别。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7)

  它的故事:

  1942年5月,日軍侵入緬甸,切斷滇緬公路,占領了怒江以西包括騰沖在内的大片國土。

  

  随後3年時間裡,從修築滇緬公路到滇西大反攻作戰,滇西民衆與中國遠征軍、愛國華人華僑一道,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犧牲。1944年9月14日,中國遠征軍經過127天浴血奮戰收複騰沖,騰沖成為中國淪陷區中第一個光複的縣城。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9)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0)

  滇西抗戰紀念館大廳牆壁上擺放着矩陣式排列的1000頂不同制式鋼盔,上邊還留有明顯彈痕,恍如與曆史對話。紀念館西側,一面中國遠征軍的名錄牆靜靜矗立——106290名中國遠征軍的名字被镌刻在上面。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1)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2)

  抗戰雖已成往事,但抗戰精神永存。在騰沖當地“以點串線,以線代面”的方式形成了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殇墓園為核心的抗戰文物遺址核心展示區。

  哈爾濱:七三一遺址

  地址:哈爾濱市平房區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3)

  發展:屬近現代重要史迹,1936年開始在哈爾濱平房建立細菌武器研究生産基地,将6.1平方公裡的土地作為特别軍事區域。1945年8月,七三一部隊敗逃之際炸毀了大部分建築,形成現在舊址的整體格局。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4)

  它的故事:

  這片24.8萬平方米的“七三一”遺址核心區,是世界戰争史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細菌戰遺址群,同奧斯維辛集中營并稱為世界兩大滅絕人寰的殺人魔窟。在這裡,有3000多名中國抗日愛國軍民以及蘇聯、朝鮮等國家反法西斯人士慘遭毒害,被用作人體實驗和細菌實驗。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5)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6)

  走進“七三一”遺址,迎面便是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本部大樓舊址,也是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所在地。即使在炎炎夏日,這裡給人的感覺還是寒氣襲人,狹長的通道和昏暗的燈光映襯着氣氛的壓抑,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驚動地下逝去的靈魂。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17)

  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是當年日是能夠證明“七三一”部隊進行細菌武器研究和人體解剖的直接證據。“七三一”部隊潰逃前夕将其炸毀,1982年舊址部分殘存建築設施消失,僅存建築基址。

  

  “七三一”部隊本部大樓與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有一條通道連接,被日軍敗逃時炸得隻剩下45米,當作實驗對象的活人從這條通道被帶去進行細菌實驗,因再無生還可能,被稱為“死亡通道”。如今殘存的狹長通道牆刻上了上千名在細菌實驗中被殘害緻死者的人名,猶如一個個亡魂在揭露日軍罪行。

  

  夕陽餘晖下,凝望這片遺址,它仿佛正訴說着侵略者罄竹難書的罪行。

  萬人坑

  在中國,在日本侵略的足迹所過之處,幾乎處處都能找到萬人坑。目前,全國已發現的萬人坑80餘處,死難同胞超過70萬人。可以确信的是,仍有一些萬人坑沒有被發現和發掘出來。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0)

  阜新“萬人坑”,坐落在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南山,占地五平方公裡,埋葬着七萬礦工的遺骸。1936年10月1日,僞“ 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成立了“阜新礦業所”,開始全面掠奪阜新的煤炭,從關内河北、山東等省大量騙招勞工。為掠奪中國煤炭資源,實行“人肉開采”政策,礦工的屍骨越積越多,最終形成了萬人坑。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1)

  大同“萬人坑”,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煤峪口南溝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野蠻推行“以人換煤” 的血腥政策後,成為堆放死難礦工屍體的坑道的。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2)

  濟南琵琶山“萬人坑”,位于濟南槐蔭區濟微路路東,今濟南試金集團内。日本侵略軍侵占濟南後,強迫濟南人民在西郊琵琶山下建造殺人基地。經醫學鑒定,緻死手段有火器殺害、銳器殺害、鈍器殺害、顱骨粉碎及活埋等。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3)

  鶴崗東山“萬人坑”,位于鶴崗煤礦東山區之東崗路北側、鶴崗至蘿北公路道北150米處的山坡上,在東山一帶死亡的勞工都被扔到這座坑裡,形成了面積達8000餘平方米的東山萬人坑。據初步調查,東山萬人坑大約埋有死難礦工8000-9000人。僞滿洲國皇帝溥儀在他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也曾滿懷忏悔之心,對東山萬人坑做了記述。

  黑龍江:虎頭要塞

  地址: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周邊完達山餘脈丘陵中,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裡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區域正面寬12公裡,縱深6公裡。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4)

  發展:2005年8月15日,聯合國和當年參戰國代表來此吊唁,确認虎頭要塞為“二戰終結地”。

  這裡号稱“東方馬其諾防線”,是侵華日軍規模相當龐大的東北軍事要塞群,這裡奪去了中國十餘萬勞工的生命。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5)

  它的故事: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第二天蘇軍就對虎頭要塞發動了猛攻。曆時十八天的虎頭之戰拉開序幕。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6)

  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但虎頭要塞的日軍仍負隅頑抗。戰鬥一直持續到8月26日,除了53人外,兩千多名日軍全部葬身虎頭要塞。這天距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已過去十一天了,這場戰争也成為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今天在虎頭要塞博物館内,一面紅色的展闆上仍排列着四百九十三名在那次虎頭之戰中犧牲的蘇軍戰士的名字。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7)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8)

  沿着石階進入巷道,由水泥、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的巷道,常年氣溫在10攝氏度左右。在這個幽深的“地下城堡”内,設有士兵宿舍、會議室、彈藥庫、發電站、浴室、廚房、醫務室等各種工事。據稱,它在戰争吃緊時可容納數萬兵力。戰争結束後,蘇軍對虎頭、東甯等日軍各要塞實施了大規模的爆破封閉,直至今日還有很多坑道并未打開。

  吉林:僞滿洲國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複路北側

  發展:前身是民國時期管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1934年,僞滿推行帝制,“滿洲國”改為“滿洲帝國”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29)

  最核心位置的緝熙樓是溥儀和婉容等人生活的地方。緝熙樓見證了溥儀的傀儡生涯。從1932年到僞滿洲國垮台,溥儀一直在此。

  它的故事: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0)

  勤民樓是溥儀辦公的場所。被日本人支配的溥儀,根本無公可辦。溥儀在自傳中透露,他從未裁過“不可”二字,他和很多大臣們是不允許有異議的。同時這座樓裡也發生過很多重要的事情,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簽訂了出賣中國東北主權的《日滿議定書》。1942年,南京僞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來到勤民樓與溥儀相見,他們互贈紀念品,并表示要為建成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協同賣力。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1)

  

  為了表明僞滿洲國是“中”日合璧,宮殿的設計很特殊,盡量表現出混搭風格。1944年開始,溥儀就在同德殿前的廣場上接見了多批日本“神風隊員”。溥儀與他們握手,并高呼“天皇陛下萬歲”。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3)

  僞滿皇宮記錄了中華民族一段屈辱曆史,它讓人們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從而發憤圖強,振興中華。

  湖南:芷江受降

  地址:湖南省芷江縣城東的七裡橋村磨溪口

  它的故事: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4)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站在這裡,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神情激動,心潮澎湃。因為正是在這裡,1945年8月21日下午,侵華日軍代表今井武夫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這标志着日本侵華戰争結束,标志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禦外侮首次取得全面勝利。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5)

  走近受降舊址,坊始建于1946年2月的四柱三門“血”字型的受降紀念坊,高8.5米,寬10.64米,其造型寓意着中華民族經曆了艱苦卓絕的八年血戰,用3500多萬同胞的鮮血換來抗日戰争的最後勝利。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6)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7)

  受降堂是當時日本投降代表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會場,1945年8月21日中國政府在此舉行了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如今雖然經過了簡單翻修,但會場依然保留了當年的格局。

  北京:盧溝橋

  地址:北京市西南約15公裡處,豐台區永定河上。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8)

  它的故事: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東北三省,接着又蠶食華北,妄圖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國。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東、北、西三面都被日軍和僞軍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盧溝橋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夜間日本軍隊以有己方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遭到中華民國拒絕後,日本軍隊于7月8日淩晨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華民國國軍抵抗。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餘者全部壯烈犧牲。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開始的标志,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區域戰事的起始。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39)

  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産黨就通電全國,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号召全國軍民團結一緻,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40)

  全國人民迅速行動起來。北平市民成群結隊地前往部隊慰勞,長辛店的鐵路工人夜以繼日地幫助軍隊修築工事。各地民衆、海外華僑也紛紛來電聲援,并送來了大批慰問品。

  探尋抗戰的村落(這8個地方你不得不去)(41)

  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序幕。從此,一場偉大的抗日戰争便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