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22 00:51:06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

  事實上,嘉瀾庭隻是這座城市成千上萬個“口袋公園”的縮影。無論它們是否擁有名字,在上海的高樓大廈之間,這些四散分布的“綠意”,就如同一塊塊迷你綠洲,既調節着城市生态的循環,也調節着都市人心的溫度,讓居民們感受到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暖意、惬意、詩意。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2)

  來到嘉瀾庭前正是雨過天晴的晌午,隔着矮矮的冬青,能看到推着嬰兒車的奶爸、歡笑躍動的小女孩、喝咖啡聊天的中外青年、靠在矮椅上休息的爺叔和雪白活潑的貴賓犬。
寸土寸金的衡複風貌區,在鱗次栉比的老房子間突然跳出這麼一塊公園,盡管它小得像一隻嵌入建築間的"口袋",卻給附近不曾擁有過休閑廣場的居民,帶來新的生活氣息。許多人已經在心裡把它當做自家的庭院,在這裡會客談天。老上海的風情與今日的摩登,就這樣輕巧地流淌在市民生活的日常之中。
就在前不久,一項世界級建築大獎金獎頒出,讓已經建成兩年的嘉瀾庭再次走進更多人的視線。它究竟獨特在哪,何以在名家雲集的大賽中拔得頭籌?答案也許就是藏在“簡單”日常背後,不簡單的用心——将打造屬于人民、服務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落到市民身邊,建築服務于人——便也完成了最高使命。

  永嘉路上,迷你廣場成為金獎得主

  2021年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典禮于近日落下帷幕,來自中國的3個項目摘得金獎。其中,低調穿插在上海街頭的“永嘉路口袋廣場”,獲得了社會與文化建築類金獎第一名以及社會責任獎特别獎。

  這一獎項是亞洲地區建築界的最高建築設計大獎,與普利茲克獎、金塊獎、國際建築獎等并列為面向國際的世界級大獎。無數人好奇,為什麼會是它?

  永嘉路中段的309弄,一段寬約18米、縱深約40米的空地,夾在密密匝匝的建築當中,正是口袋廣場的所在。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3)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發起者張瀾的故居與之毗鄰,廣場四面敞廊合圍,形似庭院。因此,一個上口又詩意的名字便落在了這裡——嘉瀾庭。它三面環繞曆史建築,一面臨街,如同長方形的口袋嵌入建築群中,小巧簡約,故而又被稱為“口袋廣場”。

  推着嬰兒車的奶爸、歡笑躍動的小女孩、喝咖啡聊天的老外、靠在矮椅上休息的爺叔和雪白活潑的貴賓犬……似乎所有在這裡的人和動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惬意”。

  “天氣好的時候更加熱鬧,夏天遇到噴泉開開,小毛頭老開心額。”檐下坐着的阿姨說。

  “約在嘉瀾庭吧。”這裡已然成了一處“地标”,不止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會約着散步、遛狗、談天,在附近工作的藝術家們,也時常與好友相會于此,談公事聊私事。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4)

  得知家門口這方天地得了世界級建築大獎,正在遛娃的老人覺得有些意外,轉而,又連連稱贊起“評得好”:“從前沿着街邊散步,沒想到這裡麼也能修出一個廣場,小歸小但是足夠了,實用。”

  廣場盡頭處,一間小小的咖啡館裡,老闆在窗前和來往顧客熟絡地聊着天就把咖啡做好了,她說,光顧小店的80%都是熟客。兩個金發碧眼的女生坐在陷進窗邊的椅子裡,吹着秋風喝着手裡冒熱氣的飲料。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5)

  這裡時刻傳遞着一種自在,進進出出的人也許并不知道,自己正是這份大獎的重要組成部分。

  憑什麼拿第一?來這裡坐坐也許會有答案

  2021年的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評選中,有兩百多個作品參與投稿,當中不乏優秀的設計師及其作品。與賽事中一些設計複雜、體量龐大的建築相比,“永嘉路口袋廣場”似乎簡單了點,既稱不上美輪美奂,也沒有令人歎為觀止的視覺沖擊。

  一塊四四方方約700平米的街邊小廣場,一圈矮矮的木制敞廊,一間迷你咖啡店……它憑着什麼打動了評委?

  置身其中,跟随着感官的伸展松弛,你會在溫暖的陽光下、廊間的微風中、鄰裡的絮語裡,得到答案。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6)

  “這個場所,是我迄今為止設計的建築中,被使用的最好的一個。”

  嘉瀾庭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客座教授、阿科米星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合夥人莊慎主持設計。作為國内知名設計師,經手作品衆多的莊慎如是評價嘉瀾庭。

  徐彙區請來莊教授任設計師,就是為了讓這塊空間更好地發揮服務人民的作用。在設計前,團隊對周邊進行了細緻調研,有了基于對上海的市民需求、城市特色的了解,也才有了後來與永嘉路市井生活渾然天成的休閑廣場。

  他認為,建築被市民使用的好,看似簡單實則難得。一個建築完工之後,究竟能不能被用好,設計師很難控制、預知,很多時候會出現設想與建設得都很棒,但後續使用不佳。

  沒想到,他意外地在這個小小的口袋廣場收獲了“驚喜”——大家都喜歡“來這裡坐一坐”。

  入口處,它便民的設計就已然呈現,由極緩坡道構成的通道,對于推行嬰兒車的、上了年紀的居民,可以毫不費力漫步抵達廣場。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7)

  審美上,和原汁原味老上海的融合,長廊的廊下高度壓低至2.1~2.7米,與周邊建築在高度上形成合适的比例,擡眼望去,漂亮的山牆不會被廊檐遮擋。東面山牆按原樣重新粉刷,西面則在重新粉刷之餘還特地保留了一段既有的老牆肌理,在敞廊後的竹叢若隐若現。

  中央廣場區域,幾孔旱噴,根據不同時段可選擇開啟或關閉,小長假期間、暑伏天的傍晚,時而開放的噴泉為大家消暑,常常引得孩子們一片歡笑。

  嘉瀾庭,就是這樣一個在簡約中埋下了諸多“小玄機”的建築場所,而一切最終的指向就是真正服務于人民的公共休閑環境。

  建設好之後,莊慎偶爾來過嘉瀾庭幾次,更多的時候,是收到朋友們發來的照片。萌寵玩耍主人寒暄、大伯練拳、囡囡嬉鬧……也恰是建築與人交融而生的活力、美好,以及人際距離的消弭、幸福感的蔓延,打動評委斬獲大獎,他們同樣希望在比賽中傳遞建築對人的關懷。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8)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9)

  “口袋咖啡”“周末集市”,“共治”用活一方小天地

  嘉瀾庭令人驚喜的為民效果,離不開徐彙區和天平街道下的“繡花功夫”。

  “場地建設好之後,街道在啟用前做了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服務于周邊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安全和管理問題。”

  天平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蔡輝介紹,街道作為廣場的使用方,策劃引進了一家咖啡館,就在預留的輔助房開張,店長因地制宜将之命名為“口袋咖啡”。

  每天8點,“口袋咖啡”準時拾掇開張,店長小棋會連同整饬一下門口的廣場,白天留意着這裡的秩序和安全,她也有一把廣場小鐵門的鑰匙,夜晚熱鬧散場再将門關閉。

  在她的朋友圈裡,比咖啡更多的是街坊小孩的照片、鄰居的尋狗啟示,“我和我的口袋咖啡館一道融入了永嘉路的日常。”小棋是嫁到上海多年的台胞,口袋咖啡的日日夜夜,讓她感到自己早已是社區的一員,相互交融。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0)

  咖啡館的出現,一舉三得:市民更舒适的交流體驗,場地有了自帶歸屬感的維護者,持續的生活氣息、市井溫度。

  作為鄰裡公益項目引入公園的,不僅有咖啡,還定期組織鄰裡市集和廣場活動為居民服務,文創市集、展覽、文化分享、學習。“斷舍離”愛心義賣、手工紮染編制體驗、曆史風貌寫生……10月底,這裡舉辦了一場文明養寵訓練活動,現場還請來了治療犬訓練師文明養寵規範倡導,搭配寵物基礎行為訓練入門。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1)

  天平街道介紹,活動聯合第三方舉辦,定期将活動内容報送至街道,經過街道、公安的審核後開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生活、增強了社區凝聚力,讓大家的關系更為融洽。

  在小棋一天天的見證下,口袋廣場成了周邊居民最熱門的社交地:“孩子們來玩遊戲、做作業,周邊工作的年輕人也相約着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談或會議。這裡為陌生人創造了舒适共處的空間,更賦予日常生活一種詩意。”

  也是這種融洽,讓大家心照不宣維護着廣場的“調性”,沒有人在這裡圈地放歌跳廣場舞,帶着零食來遛娃的家長會把垃圾收拾好,寵物主人也都能自覺清理寵物糞便。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2)

  街道向居民征求意見後,在入口坡道的盡頭的垃圾桶一側,專門設置了寵物拾便收納裝置,方便養寵物的人及時清理;在有台階的地方,又增添了扶手欄杆,避免跌落。

  一位牽着博美犬的女孩說,來這裡的人大多能做到文明養寵,這不僅是對公共環境的維護,其實也是對自身群體的保護,不打擾别人的甯靜,才能被更多人接納。

  從大公園到微小空間,市民休閑空間走向更高品質

  永嘉路口袋廣場的建設,并非一個單獨的項目,而是融于天平街道風貌提升整體工程之中,使得街區可漫步、建築能閱讀、公園宜休憩。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3)

  蔡輝告訴記者,2017年至2019年間,這一地區街道風貌提升與舊區改造同步進行,将老舊房屋、功能不配套的進行調整。嘉瀾庭所在的永嘉路309弄就屬于舊區改造部分,形成道路提升中的空間延伸點,輻射了周邊3~4個居民區、數千戶人家,在風貌區中屬于稀缺的開放空間。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4)

  嘉瀾庭建成之前,這條路上有幾處市民活動空間,比如492弄,是一個小的廣場加上白領公寓,578弄用于對永嘉新村的文化締造。但這些,基本上是配套或是室内展存空間。

  309弄拆除了原用地内存在消防隐患的兩排殘舊住宅,嘉瀾庭的落成,填補了周邊缺乏居民公益開放性休閑場所的遺憾。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5)

  藏在喧鬧城市中的一份甯靜(向往的城市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園裡)(16)

  一連串的場地,将永嘉路沿線小區串聯起來,給社區居民不同文化需求的體驗。

  “舊改花了很大的功夫,将這裡作為一個公共開放的空間,是非常棒的一個決策。”莊慎的事務所直接與區裡對接所有流程,他多次稱贊徐彙區與街道的決策與辦事效率。順暢的合作下,事務所在徐彙的作品也不止一處,比如衡山坊8号,那幢頗具特色的發光小樓就是出自他們之手。

  信步于嘉瀾庭廣場,我們還能看到街道在其中增加的幾處櫥窗,裡面是愛國人士的書籍和介紹,與隔壁的張瀾故居形成文化呼應,他們希望對來到這裡休閑、打卡、遊玩的人傳遞愛國精神。

  “目前也在和區級單位研究推進下一步的舊改工作,更好地把人民城市的理念落到實際工作中。”

  蔡輝告訴記者,未來的舊改的地塊完成之後,像一些小體量的區域,會充分考慮社區需求,服務于居民、社區單位、遊客。比如位于街道中部略西的“66梧桐院”鄰裡彙,這樣的綜合服務體受到大家歡迎,那麼在東塊區是否也能考慮有這麼一個點,讓這裡的居民近距離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務。

  這些年來,上海的城市街角空間、口袋廣場、微公園越來越多,不斷回應着人民群衆提高生活品質的新需求。而放在大的環境系統當中看,這些不起眼但充滿生命力的小小空間就像一個個微型節點,既串聯起了更多的街區毛細血管,也打造了一個個讓人舒心的交流空間。

  由此,城市的有機體也更加健康,通過人和環境的交流、人與社區的交流、人與人的交流,進而培養出了社區的共識與精神,這,或許是比口袋公園本身更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來源:周到上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