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過年味兒更濃#
前言
正月十二,老鼠節!老傳統:捏、打、炒、燒、藏,五谷豐登糧滿倉
你知道嗎?正月裡來,老鼠喜事多。大年初三老鼠娶親日,大年初十老鼠嫁女時,人們送禮物,早休息,成鼠之美。可是,正月十二老鼠節!不一定是喜事,不信來看看!老鼠大事不好。
1捏:捏老鼠嘴 捏老鼠嘴:是不是很有意思?難道是逮隻老鼠把嘴捏起來嗎?不是!這是北方廣大地區,人盡皆知的捏水餃。
是不是非常有趣,包餃子,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捏老鼠嘴”。正月十二這天,民間有吃餃子的傳統習俗,當然,先是和面,接着檊皮和調包子餡,最後才是包餃子。把餃子餡放到包子皮裡面,兩手用力捏緊捏實,防止煮水餃時掙開。有的地方,還把餃子捏得非常像老鼠,栩栩如生。
這回知道了吧!捏老鼠嘴,就是包餃子,意思是把老鼠嘴捏住,它就不能破壞和偷吃糧食了,寓意新年五谷豐登糧滿倉,家家戶戶喜豐收。
2打: 在民間,據說正月十二是老鼠節,也就是老鼠的生日,正是老鼠們相互慶賀之日。那人們是不是還是送禮物,早休息呢?這次不是了。
正月十二這天,天還沒亮,大人小孩就開始到處敲打,叫打老鼠旮旯。人們手裡拿着小木棍,東敲敲,西打打,從裡面到外面,自上到下,到處敲打,不讓老鼠安心過生日,把它們都吓跑趕走。更有意思的是,有的還念叨:“十個老鼠九個瞎,一個不瞎吓傻了”。
其實,人們通過這種方式,寓意趕走鼠害,消除鼠患,希望糧食豐收,沒有老鼠偷盜,家家戶戶糧滿倉!
3炒:吵老鼠耳朵 早上人們忙着打老鼠,中午捏老鼠最,晚上更有意思。我是暢談民俗點滴,一起看看有哪些習俗。
一是吵老鼠耳朵。就是炒花生,裡面加上一些沙子,在反複翻炒時,發出刺耳的嘩啦嘩啦聲,老鼠在晚上沒辦法過生日。
二是嚼老鼠眼。等吵聾老鼠耳朵以後,還不行。接着要吃老鼠眼,實際上就是剛剛炒的花生,非常像老鼠眼睛,讓他迷失方向,看不見糧食。
三是粘老鼠眼。還有的地方,在這天晚上,喜歡喝小米粥或者玉米粥,黏糊糊的,呼呼啦啦喝一碗,寓意粘住老鼠的眼睛,找不到糧食。
民間傳統習俗,是不是很有意思!通過豐富多彩的美食文化,期望消去鼠患,迎來幸福美滿的生活。
4燒:燒老鼠洞 正月十二,從早上忙到晚上,讓老鼠不得安生,晚上以後更熱鬧,來個實打實,用火攻。
實際上,老鼠洞并不是真正的鼠洞。先看看老鼠洞是什麼?其實,是人們用破舊和損害的鞋子,已經不能再穿了,壘成老鼠洞。因為鞋子黑乎乎的,老鼠喜歡藏在裡面,人們把鞋子點燃燒掉。
燒老鼠洞,寓意老鼠沒有立足之地,逃之夭夭,徹底消滅老鼠,保證新的一年糧食作物大豐收,人們有個好收成。
5藏:藏好剪刀 為什麼藏好剪刀呢?這跟老鼠有什麼聯系呢?别說,還非常形象生動。
剪刀,大家都熟悉吧!一張一合,像老鼠的嘴,可以用來剪布料、衣服等等,在剪布料等時候,會發出聲音,聽上去“咔喳咔喳、咔喳咔喳”,就像老鼠偷吃糧食,咬東西時,發出的聲音。
因此,到了正月十二這天,人們便用紅繩或者紅布等物質,把剪刀綁起來,再把剪刀藏起來,不要使用剪刀。
藏剪刀,寓意老鼠被逮住,綁起來了,今年不會聽到老鼠的“咔喳”聲了,人們期盼糧食大豐收 。
【小結】
大年十二,老鼠節,是不是非常熱鬧?其實,正是人們期盼豐收的強烈願望,希望風調雨順,沒有鼠患,糧食大獲全勝。
你們哪裡正月十二,還有什麼傳統習俗,歡迎交流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