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幼兒園小班數學小遊戲有創意

幼兒園小班數學小遊戲有創意

遊戲 更新时间:2025-05-03 04:48:13

  幼兒園小班數學小遊戲有創意(70個大中小班幼兒數學遊戲)(1)

  今天的内容好多,排版排到眼睛都酸了,慢慢看吧。(仔細一看也沒排出啥花樣

   幼兒園小班數學小遊戲有創意(70個大中小班幼兒數學遊戲)(2)

  

  

  覺得好的話,就分享給更多的同行們,資源共享嘛,咱們都是大氣的幼師小仙女!

   幼兒園小班數學小遊戲有創意(70個大中小班幼兒數學遊戲)(3)

  

   幼兒園小班數學小遊戲有創意(70個大中小班幼兒數學遊戲)(4)

  

  (遊戲内容整理自網絡)

  1.認識和辨别形狀(适合5-6歲幼兒)

  目的:教幼兒加深對各種形狀的理解,發展想象力。

  玩法一:向你的孩子指出下列形狀的名稱,然後再讓他說出熟悉的東西的形狀。

  1.圓形

  參考物品:車輪、氣球、太陽、月亮、眼鏡、球、氣泡、碗、玻璃、杯口、盤子、鐘、杯子、硬币、路燈、鐵杯。

  2.長方形

  參考物品:門、停車場、單元房子、大卡車、信箱、食物盒、書、明信片、桌子、招牌。

  3.正方形

  參考物品:餐巾紙、手絹、窗、凳子、靠墊、書、玩具、房子、桌面。

  4.三角形

  參考物品:屋頂上頂、山、帳篷、帽子、鋸木架、樹、箭頭、帆船的帆

  提示:餅幹可以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的。

  給你的孩子一些紙、蠟筆和一些不同形狀的東西,讓他将輪廓描下來。比如可以用小瓶子描出圓形,用一些小盒子描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比較難找,可以用厚紙闆剪一些三角形。讓你的孩子描畫許多不同形體,然後剪下來,在紙上擺成各種好看的圖形。

  玩法二:随意願畫

  大人先畫出一個形體的輪廓,讓孩子想想,然後畫成他想畫的任何東西。如果是一個圓的輪廓,他也許畫成個孩子的臉、畫一個太陽或者别的什麼。然後交換一下角色,讓你的孩子畫形體的輪廓,啟發孩子在形體上加一些東西,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2.《看誰數得對》

  遊戲目的:

  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

  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遊戲内容:

  1、家長準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

  2、家長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以下(幼兒會叫“喵、喵”)現在我們做遊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遊戲後,家長和幼兒對換角色繼續下去。

  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繼續遊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

  3.《小貓釣魚》

  遊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準确的判斷力。

  遊戲内容:

  1、家長先要準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杆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并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4.《看誰的記憶力量強》

  ——遊戲目的:

  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遊戲内容:

  1、準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幹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家長可據情況引申)

  2、家長将準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桑,讓幼兒向後轉,等家長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後,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

  遊戲時,家長多幼兒說“報紙下面覆蓋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後,很快的看幾分鐘,并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後,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鐘,然後用報紙遮蓋起來。

  最後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看是否說得多,說得對。

  5.《敲鈴》(适合3歲左右幼兒)

  ——遊戲目的:

  1、訓練幼兒聽聲音記數,初步培養幼兒的心算能力;

  2、發展幼兒的聽覺系統、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遊戲内容:

  1、在遊戲前準備鈴铛一個。

  2、家長拍手引起幼兒注意,并問“我拍了幾下”引起幼兒遊戲興趣。家長說“好,你注意聽,拍完我要問拍幾下。”

  幼兒回答正确後家長說“我現在敲鈴”敲一回,問一回。然後讓幼兒敲鈴,并說出自己敲了幾下。

  6.《扔扣子》(适合4-5歲幼兒)

  目的:使幼兒加深對數的認識和理解。

  材料:一些扣子(5-20)個、1個硬紙盒子、1根标準尺或有粘膠的帶子。

  玩法:将廢舊盒子或空罐頭放在地闆上,在地闆上劃一條線,這條線離空罐有适當的距離,可以事先試驗一下,找出适當的距離,對孩子說:“站在這條線後面,一次扔1個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顆扣子扔到盒子裡去。”當所有的扣子扔完後,數數盒子裡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績,然後,把所有的扣子倒出來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個扣子。

  7.《比較高矮》(适合4-5歲的幼兒)

  目的:讓幼兒能夠目測高矮,理解比較高矮是相對的。

  玩法:

  1.讓幼兒比較鄰近的兩株花、兩棵樹。理解高矮的含義。

  2.讓幼兒自己比較屋子裡不同東西的高矮。

  3.媽媽和寶寶比較高矮:a.媽媽站在地面上和寶寶比較高矮。b.讓寶寶站在椅子上比較高矮。c.媽媽和寶寶都站在椅子上比較高矮,引導幼兒發現必須站在同一高度比較高矮。

  8.《小手和小腳量一量》(适合5-6歲幼兒)

  目的:用手和腳、木棍測量物體的長短、高低并進行比較,以獲得測量經驗。

  材料:木棍若幹、紙、筆

  玩法:

  1.大人教幼兒用手或腳、木棍比着物品的邊緣進行測量。

  2.和幼兒一起把屋裡能測量到的地方都測量一遍,如桌子、椅子、床、牆、門等,然後用一張紙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比較各物品的長短,使幼兒懂得測量必須用同一标準。

  3.和幼兒一起制作标準尺子。

  小班數學遊戲玩法

  小班幼兒年齡小,不能保持較久的注意力,對于枯燥而抽象的數學比較不感興趣。而對遊戲化的數學活動則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幼師們可以把數學活動以不同的遊戲形式來組織教學,讓幼兒在玩中學,既滿足了幼兒的遊戲需要,又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的。

  一、數●區分“1”和“許多”,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1、串項鍊

  材料:有開口的串鍊(白色的一個,紅色的若幹個)。

  操作方法:把串鍊一個一個串起來,再一個一個取下來。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一個一個串起來,一個變成許多個”“一個一個拿下來,許多變成一個一個”,觀察項鍊由一個白色的串鍊和許多個紅色的串鍊連接而成。

  2.可以将串鍊換成雪花片、回形針等材料進行類似練習。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2、玩卡片

  材料:卡片若幹(分别标有表示“1”和“許多”的圖案)。

  操作方法:将卡片按照“1”和“許多”分類。

  指導建議:

  1.幼兒已經有“1”和“許多”的概念并能簡單區分。

  2.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圖片内容表述:“一隻小貓,許多小魚……”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重疊法、并置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3、筆套找朋友

  材料:大、小筆套若幹。

  操作方法:将筆套一一對應插起來。

  指導建議:

  1.也可搜集各種帶瓶蓋的塑料瓶,瓶身做娃娃,瓶蓋當帽子。将帽子(瓶蓋)和娃娃(瓶身)一一對應,為每個娃娃戴上相應的帽子,從而發現瓶蓋和瓶身在數量上是否一樣多。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4、擰螺絲

  材料:螺絲釘、螺帽若幹。

  操作方法:擰螺絲。

  指導建議:

  1.螺絲釘和螺帽的數量可以不一樣。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5、小貓吃魚

  材料:操作卡片一張(畫有小貓圖案),“小魚”若幹。

  操作方法:喂“小貓”吃“魚”。

  指導建議:

  1.指導語:“小貓肚子餓了,小朋友來喂它們吃魚吧!”

  2.指導語:“是不是每隻小貓都有小魚吃了,請你們比一比小貓和小魚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手口一緻點數1~5,并能說出總數。

  6、按揿紐

  材料:揿紐若幹,操作底闆若幹(标有數字)。

  操作方法:根據數字按上相應數量的揿紐。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所放的揿紐數量是否正确。

  2.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可提供5以内的數字和10以内的數字兩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7、娃娃夾辮子

  材料:身體上标有數字的娃娃卡片若幹,夾子若幹。

  操作方法:根據娃娃身上的數字夾上相應數量的夾子。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确。

  2.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可提供5以内的數字和10以内的數字兩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8、家具展覽

  材料:标有各種家具的卡片若幹,标有數字和點子的卡片若幹。

  操作方法:找出與卡片上家具數目一緻的數字或點子卡片。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操作結果是否正确以及幼兒所使用的方法。

  2.本套材料是結合“家”的主題制作的,可根據主題内容的變化調整材料,更改卡片上的圖案。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9、拼闆找朋友

  材料:木闆若幹(标有點子或數字)。

  操作方法:找到數量含義一緻的木闆拼在一起。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确以及幼兒所使用的方法。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10、搓丸子

  材料:底闆若幹(标有數字),橡皮泥。

  操作方法:用橡皮泥搓出相應數量的丸子放在底闆上。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确。

  2.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可提供5以内的數字和10以内的數字兩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11、日曆

  材料:日曆一本(左邊寫有數字,右邊貼有表示一定數量的物體圖案)。

  操作方法:根據圖案上物體的數量找出相應數字,或者根據數字找出相應數量物體的圖案。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确。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12、漂亮的蝴蝶

  材料:蝴蝶卡片若幹(一邊标有點子,一邊寫有數字),将其剪為兩半。

  操作方法:拼出完整的“蝴蝶”(即點子數和數字相對應)。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确。幼兒可能會根據“蝴蝶”的顔色和拼合處的輪廓拼出蝴蝶,教師應逐步引導他們觀察點子數量和數字之間的關系。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13、小鳥回家

  材料:“大樹”卡片若幹(樹上有一個鳥窩,鳥窩上标有點子),“小鳥”卡片若幹。

  操作方法:根據鳥窩上的點子數擺上相應數量的小鳥。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确。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認讀數字1~5。

  14、拓印數字

  材料:底闆若幹(刻有突起的數字1~5),蠟筆若幹,白紙若幹。

  操作方法:将白紙放在底闆上,用拓印的方法塗畫數字的形狀。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拓印的方法是否正确,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塗畫的是數字幾。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15、捏數字

  材料:數字底闆若幹,塑料墊闆一塊,橡皮泥。

  操作方法:利用橡皮泥捏數字(可參照數字底闆上的數字形狀)。

  指導建議:

  1.還可結合美工建構活動幫助幼兒充分感知、認識數字,如用雪花片拼數字,用火柴棒搭數字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二、量

  感知物體大小、長短、多少的不同。通過比較能找出“最大”“最小”“最長”“最短”“最多”“最少”和“一樣大”“一樣長”“一樣多”,并能用語言表達。能按物體的大小、長短對物體進行順向或逆向排序。

  16、比大小

  材料:糖果若幹,圖示卡一張。

  操作方法:按照圖示将糖果按大小排隊。

  指導建議:

  1.可以把糖果換成紐扣、木珠等材料,引導幼兒找出“最大的一個”和“最小的一個”。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17、三隻熊

  材料:操作卡片一張,圖片若幹(分别标有大、中、小三套物品)。

  操作方法:将卡片按要求放入操作底卡中。

  指導建議:

  1.觀察幼兒是否按照大、中、小為熊寶寶一家找到适用的東西。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問“誰的碗最大,誰的碗最小”,引導幼兒表述“爸爸用的椅子比媽媽的大,媽媽用的椅子比爸爸的小”,等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18、比長短

  材料:操作底卡一張,緞帶若幹。

  操作方法:根據底卡的提示将緞帶按照長短排序。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用語言表達“最長”“最短”,并按照“由長到短”或“由短到長”的順序排列。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19、我的家

  材料:可翻頁的圖書(左右兩邊的圖案數目不同),寫有“多”和“少”的字卡。

  操作方法:每翻一頁,幼兒可将左右頁的圖案進行數量上的比較,在多的一頁上貼上“多”字,在少的一頁上貼上“少”字。

  指導建議:

  1.可按由簡到繁的順序制作材料:兩組物體數量在5以内;兩組物體數量差異明顯;兩組物體數量超過5但未超過10,且數量差異不明顯(如少1或多1)。

  2.指導語:“請你比一比哪邊多?哪邊少?”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學期使用。

  中班數學遊戲集錦

  幼兒上中班了,可是對數字、數學一點都不感興趣,這讓很多幼師為此而萬分苦惱。别着急,幼兒天生都愛玩,在玩中學數學能讓幼兒覺得十分有趣,自然就喜歡學數學了。

  1、蓋印章

  玩法:将幼兒分成3排,每排幼兒的前面都寫着一個數字,請幼兒看每排前面的數字,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使印章數與數字一緻。

  2、找朋友

  玩法:每位幼兒手拿一張數字卡,教室後面貼有與數字卡對應的水果圖。請小朋友們拿着自己的數字卡片到後面去找一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相等的水果圖,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3、快樂寶貝車

  玩法:老師手握方向盤開火車,幼兒人手一張數字車票,按照自己手上的車票去找相應的座位。

  快到站時,老師發出“轟隆隆…轟隆隆…嗚…”,激發孩子遊戲欲望,然後說:“火車到站了,請座号為1、2、3的乘客下車。”老師和孩子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下錯或者沒下的,然後重複到所有乘客下車。

  4、鋪石頭

  玩法:準備各種形狀的“石頭”,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裡,把有“坑”的路鋪好。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路都有什麼顔色,是用形狀的“石頭”鋪好的。

  5、踩石頭

  玩法:路鋪平了,音樂一響,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顔色的“石頭”。還可以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裡有沒有這樣的圖形。

  6、等量接龍:

  兩名幼兒玩一組圖片。

  幼兒觀察接龍卡上的實物數量,将一樣多的實物接在一起。

  7、給動物送食物:

  觀察卡片上的動物和食物,請幼兒先給動物排排隊,再幫他們找出他們喜歡吃的食物。

  8、我的朋友在哪裡

  玩法:教師将有衣着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将卡片舉在胸前,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

  (遊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顔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9、猜一猜

  玩法:将幼兒分成兩隊,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豎4張放好,圖片朝下,然後依次翻卡片找朋友。

  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給這隊獎勵,最後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赢了。

  10、數客人

  玩法:“智慧林的小熊今天過生日,邀請了它的好朋友來做客。看看,都有誰來了呢?”(有小老虎、、小熊貓、小猴……)一共來了幾個小夥伴?請幼兒手口一緻地點數:(1,2、3……)“總共來了幾個客人?”(一共來了9個客人。)

  11、幫小熊按數取物

  玩法:小熊來坐客,請幼兒按照小熊的數量擺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圖片,如一隻小熊坐一把椅子,9個客人就要9把椅子。

  12、“超市”遊戲

  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沒時間去購物,請每個幼兒手裡拿着一張數量不等的購物券,各拿一個小筐,根據購物券上的數字卡到“小超市”購買相應數量的物品,購買後回到座位。

  13、找媽媽

  玩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跑動,音樂停後,分别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

  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遊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14、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1-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字卡的數量相同,遊戲成功,交換角色。

  15、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

  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1-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字卡,數字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适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

  16、撒數塊

  玩法:請幼兒将各色小數塊撒在畫有大圓圈的紙上,然後數一數,各色數塊在圈裡、圈外各有多少?并進行插卡記錄。

  17、小青蛙愛玩耍

  玩法:師幼共同扮演“青蛙”,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遊戲,幼兒根據兒歌的内容,跳到池塘裡或池塘外。

  教師引出裡、外标志卡,再次玩遊戲,當教師随機抽取裡、外标志卡時,幼兒看标志快速地跳到池塘裡或池塘外,鞏固辨識裡、外方位及标志卡。

  18、過河尋寶

  玩法:場地布置成一條小河,起點放三個圈,終點放一個百寶箱,孩子連續跳三個圈,家長手裡拿着鑰匙跟在其後面跳到第二個圈裡,拿起後面的圈遞給孩子,孩子把圈放在前面跳進去家長跟在孩子後面,直至河對岸,家長打開鎖,孩子取出“寶物”,舉起來,快者勝。

  19、看誰投得快又準

  玩法:起點放置海洋球,終點和距離終點兩米的距離攔兩道皮筋,孩子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的皮筋後面。

  孩子每次拿兩個球,跑到第一條皮筋處向家長手持的小筐中擲球,時間為一分鐘,筐内球多者勝。家長可以向左、右、後走動,不可向前移動。

  20、炸碉堡

  玩法:起點放置一塊草坪,草坪上一尺攔幾條皮筋,終點放一個圈,裡面有一個手榴彈。

  家長在終點兩手拿碉堡,藏在碉堡後面。孩子從皮筋下面匍匐前進過草坪後,拿起手榴彈投向碉堡,投中後,家長把碉堡放在地上,孩子跑到家長處,家長抱起孩子,快者勝。孩子要站在圈處投擲,投不中家長不得放下碉堡。

  21、戴花環

  玩法:起點放置一塊草坪起,隔3米攔一條皮筋,家長站在皮筋後兩米處的圈内,終點放一面小旗。

  孩子戴花環,手腳着地爬過草坪、鑽過皮筋,給家長戴上花環,家長領着孩子跑到終點,舉起小旗,快者勝。

  22、8的分合法

  玩法:每組5名幼兒,一幅棋盤,每位幼兒一套1――7的撲克牌,每名幼兒持一粒不同顔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點,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輪流擲旋轉六面體,擲出數字幾,就向前走幾步,如果走到沒有圖案的格内,就讓下一位幼兒擲旋轉六面體;

  如果走到有圖案的格子内,就大聲說出圖案的數量,并向其他幼兒提問該數字和哪一個數字合起來是8,然後與同伴一起從自己的數字卡中拿出相應的數字卡,拿對的幼兒向前走一步,拿錯的幼兒原地不動,看誰先走到終點,誰就在城堡的最底層插一面與自己棋子顔色相同的彩旗。遊戲反複進行,誰的彩旗第一個到達城堡的頂端,誰就取得勝利。

  23、捉迷藏

  玩法: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當兔媽媽發出口令,例如,請小兔子藏到比5多1的數字下面藏好,幼兒便迅速躲藏到有數字6的大樹下面,反複提問進行遊戲。

  24、貼‘蝴蝶’

  玩法:請幼兒站成人數相等的4路縱隊。

  遊戲開始,教師發出信号,排頭幼兒迅速跑出,跳過3個膠圈,鑽過拱門,跑到牆壁前,在盤子中找出得數為8的一塊彩色拼圖貼在牆壁上,再從兩側直接跑回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尾。如此依次進行,以最快把“蝴蝶”完整拼出的隊為勝。

  25、找朋友

  玩法:每個幼兒一張卡片,卡片中一半是7以内數組成的其中一個形式,另一半是7以内數;音樂響起,幼兒自己找到朋友後,大聲說出一個數的分解與組合。

  如:2和5組成7,7可以分成2和5;最快找到朋友的幼兒獲得小紅花先離場。

  26、‘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别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号及一對數字。

  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7、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别标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标有分解符号及一對數字;把幾隻“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28、撒樹葉

  玩法:雙面樹葉若幹;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号、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幹。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

  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闆上,然後将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别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29、瓶子寶寶排隊

  玩法:以每條跑道為例:高矮不同的塑料瓶子4個,分别用色紙裝飾瓶身,如眼睛,嘴巴等。放在對面的一桌子上。

  幼兒從起點處跑至對面,把桌子上的瓶子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按高矮順序排列好,再返回起點處沖線,以排隊排得對又快的幼兒為勝。

  30、小小統計員

  玩法: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并将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

  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并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顔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并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31、開火車

  玩法: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遊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内的序數,正确運用“第幾”表示物體順序。

  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号車廂找座位。

  32、送信

  玩法:全體幼兒帶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坐“火車”去動物園,幼兒根據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動物身上的數一樣多),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信送得是否正确。

  33、小劇院

  玩法:不同顔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數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兒購票入場,坐相應的排和号,老師查票,請幼兒說出自己是幾排幾号。

  34、找小動物

  玩法:要求幼兒能正确迅速地說出“xx動物住在第x層樓”(請幾名小朋友蒙上眼睛,到前面來摸一個小動物,睜開眼睛後說出什麼小動物的家住在第幾層樓)。

  35、蝴蝶找花

  玩法:10名幼兒扮花兒,3名幼兒扮蝴蝶。音樂開始時3隻蝴蝶在10朵花之間飛舞,音樂停止時,蝴蝶停在任意一朵花後。

  要求幼兒根據蝴蝶停的位置,說一說哪種顔色的蝴蝶停在第幾朵花後。

  36、坐火車

  玩法:送小動物上火車的小朋友先數數火車有幾節車廂,再送小動物上火車,每種小動物坐一節車廂,然後說說“xx小動物坐在第x節車廂”或“第x節車廂坐的是xx動物”。

  做好後幫它們更換位置再說。

  37、排隊

  玩法:音樂響起,全體幼兒自由活動,音樂停,5個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數數全組有幾個小朋友,然後以一個幼兒為首,小朋友觀察自己的位置,說說“我排第x”。

  38、小鴨吃魚

  玩法:在紙上畫上要求的各類型魚,然後剪下。把這些紙魚散扔在地上。

  跟孩子說:“你是個小鴨鴨,餓肚子了,想吃這些小魚,小鴨想,我一樣一樣地吃,比如先吃長魚短尾巴的,再吃長魚長尾巴的,就這樣,一樣一樣地吃,并且邊吃邊數”(把紙魚揀到一紙盒内就算吃了)。

  39、玩紙卡

  玩法:先做好三套寫有1-10數字的卡片。遊戲開始,三人圍坐,明确遊戲規定,第一個拿出卡片的讓後面拿出卡片的少幾多幾,必須執行。

  比如第一拿出卡片的說:“比我卡片上的數必須多3,”那麼後拿的必須照辦,如先拿的是5,後拿的必須是8,遊戲開始後,輪流先拿三次(當然可靈活一些,目的是讓孩子達到上述目的)。孩子先拿時,大人故意拿錯,問孩子對不對、再向下進行。

  40、堆豆頂一堆餅幹

  玩法:在桌子上堆三堆糖菜豆,堆與堆之間距離稍大一點。

  如三堆菜分别是6、7、9顆,讓孩子在每堆菜下面堆上兩堆或三堆餅幹,其數目之和等于上面那堆菜豆數。

  如第一堆菜豆是6,讓孩子下面堆三堆餅幹,應該是1、2、3,或是2、2、2。

  把三堆菜豆下面擺完,如都對就把菜豆拿開,再用餅幹堆成不同數目的三堆,在這三堆下面再堆菜豆。還可反過來,堆六堆菜豆,下面變成兩堆菜豆一堆餅幹,達到數的分解與組合。

  還可加上書寫,6=1+2+3……

  41、釣魚

  準備:磁性釣魚竿若幹,寫有數字或式題的紙小魚(上别有回形針)若幹,魚塘背景圖一幅。

  玩法:

  1.把釣到的魚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魚池中。如:釣到寫有數字4的魚,就把魚放到4号魚池。

  2.把釣到的魚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魚池中。如:釣到寫有數字3的魚,就把魚放到4号或者2号魚池中。

  3.根據釣到的魚的身上加減式題,把魚放入相應得數的魚池中去。如: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1 2”,就把魚放入3号魚池;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2-1”,就把魚放入1号魚池。

  42、大色子棋

  玩法:幼兒利用泡沫地塑,按1-20的順序先拼搭好棋盤,在用色子玩遊戲,既可以進行序數排列,還可以進行倒數、奇數、偶數的玩法。

  43、替換

  玩法:老師出示一張數卡,上面是幾,該數号的幼兒等會兒報數時就不能報出該數,要以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代替,其餘數序不變,答對組優先入座。

  如:老師出示數卡“3”,該組幼兒就一個一個從1往下報,第3個幼兒就不能報“3”,而要用“面包”(或蛋糕、糖果、米飯等)代替,接下去幼兒則繼續往下報出“4”、“5”。

  44、快樂電報

  玩法:将幼兒分成紅綠兩隊,将中間兩名幼兒作為第一訊息員。教師作為發報員分别在他們的手心點幾下(發電報),請他們默數并按此數量分别傳給左邊或右邊的幼兒,如此一個接着一個往下傳,兩個頭上的幼兒向“發報員”反饋收到的電報訊息,比比紅綠兩隊哪隊傳得又對又快。

  45、走飛行棋

  玩法:分組比賽,按猜拳的結果決定兩位幼兒擲骰子,另兩位幼兒分别按同組夥伴擲出的骰子上的點子數往前走幾步。

  如果剛好走到綠色數字幾的路牌,則繼續往前走幾步;走到紅色數字幾的路牌,則往後退幾步,看看哪隊先到達終點。

  46、占“棋盤”

  玩法:兩人一組,每人拿一盤“棋子”(可用扣子、蓋子、小塑料物品等替代)和一張畫有若幹正方形格子的大正方形棋盤。

  幼兒輪流擲骰子,并按每次的點子數量在相應的空格子上擺上相應數量的“棋子”。先把棋盤占滿者為勝。

  結語:中班幼兒适合玩的遊戲越來越豐富了,像個别玩的遊戲、結伴玩的遊戲、小組玩的遊戲以及集體進行的遊戲等,幼兒教師要用心設計豐富多樣的數學遊戲,也可以将音樂、美術、體育等領域的遊戲滲透到數學活動中,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地喜歡學數學。

  幼兒園大班數學遊戲

  感知正方體

  目标:

  1.充分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理解形與體的不同,積累相關的數學經驗。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體驗遊戲和幫助别人的快樂。

  準備:規定一遊戲區域,師幼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的正方體紙盒若幹。

  遊戲一:修房子

  遊戲目标:初步感知六個面與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拆開的正方體紙盒若幹,漿糊、抹布。

  遊戲過程:

  1.教師告訴幼兒,大風把小動物的房子吹壞了,我們要幫助它們修房子。

  2.幼兒兩人一組,各選一拆開的紙盒.用漿糊将紙盒還原修好,修得又快又好的幼兒為赢家。

  遊戲二:粉刷牆面

  遊戲目标: 繼續感知正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

  遊戲準備:正方體紙盒,調好的各色水粉顔料若幹,每色顔料盒内放一 支毛筆。

  遊戲過程:

  1.教師:小動物的房子修好了,我們還要幫助它們粉刷牆面呢?

  2.請幼兒在正方體紙盒的六個面上分别刷上不同的顔色,互相說說自己刷了哪些顔色,比一比誰刷得最均勻.色彩搭配最漂亮。

  注意事項:為防止顔料沾在手上,可提醒幼兒等紙盒的一面稍幹後再接着刷其他幾個面。

  遊戲三:标号碼

  遊戲目标: 繼續感知正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

  遊戲準備: 刷好顔料的正方體紙盒若幹,用于幼兒寫字的空白卡片、鉛筆若幹,漿糊、抹布。

  遊戲過程:

  1.教師:小動物們快要搬進新房子了.現在我們要給房子的每扇門上都标上号碼,請你先數數房子有幾扇門,需要幾張卡片。

  2.幼兒數正方形的面,取空白卡片,寫好1~6的數字後,分别貼在紙盒的六個面上。

  注意事項:用橡皮擦去卡片上的數字後,可反複遊戲。

  遊戲四:砌圍牆

  遊戲目标: 感知正方體圖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間關系。

  遊戲準備: 正方體積木若幹,“房子”若幹。

  遊戲過程:

  1.教師:為防止大風再把房子吹壞.我們得想辦法在房子周圍砌上圍牆。

  2.幼兒用“磚”(正方形積木)在“房子”周圍拼搭、堆砌成“圍牆”。

  注意事項:此遊戲可以兩個人合作,也可以進行個人或小組比賽。

  遊戲五:“算成本”(數正方體)

  遊戲目标: 培養空間想象力,體驗數與形的關系。

  遊戲準備:修好的“房子”、砌好的“圍牆”。

  遊戲過程:

  1.教師:房子、圍牆全修好了,用了多少材料呢?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2.幼兒自選一砌好的圍牆,數一數無遮擋的與有遮擋的立體圖分别是由幾個正方體組成的。互相說一說,比一比.哪座“房子”用的“磚”少,成本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