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總離不開那麼兩個人,他們一個是阆苑仙葩,另一個是美玉無暇;一個有藐視仙子的仙和潔,,更具有李清照的才華和俊美,而另一個毫不在意功名利祿,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渴望掙脫時代的牢籠,追求個性自由、思想自由,更渴望擁有真摯的愛情。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人集中了很多完美品性卻無法擁有完美的愛情,他們的悲劇故事也給後人帶來了無限的感慨和唏噓。他們二人的傳奇的愛情故事也同樣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對寶黛愛情的總結是:亦悲亦美亦動人。
寶玉是天上的神瑛侍者轉世
他一落娘胎,嘴裡便銜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上面還有許多字,被全家上下視為寶貝,所以取名為寶玉。祖母對他寵愛有加,他獨特的性格也是由此而形成的 。寶玉他喜歡旁門左學,卻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對仕途經濟道路也是不聞不問,并一直生活在純潔的少女世界,曾說出另衆人震驚的話語: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嗅逼人。
這與中國延續了數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道德相悖,賈寶玉種種叛逆思想和行為,與當時的封建傳統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寶玉的父親賈政——一個典型的封建正統人物,對寶玉的叛逆思想和行為深惡痛絕。這樣的背景下寶玉的思想無人能懂,唯有黛玉是他傾訴的對象,他們思想情趣相通,互相視為知己。
林黛玉為西方靈河岸绛珠仙草轉世真身
榮府千金賈敏與巡鹽禦史林如海之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戀人、知己。她從小聰明清秀,又生得美麗容貌,父母一直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受到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與賈母、寶玉同住。後來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黛玉性格孤傲,加上出于孤苦的身世和強烈的自尊,黛玉對于他人的歧視和譏諷分外敏感。尋求愛情而能得其所愛,和寶玉一樣,黛玉自身的性格與觀念與那時期社會的現實環境格格不入。
寶黛兩人的愛情開始就充滿了艱辛和無奈
第十七回因荷包事黛玉大鬧,第二十回史湘雲來,寶玉在寶钗處玩,黛玉大不滿,第二十二回因戲子及遞眼色事,寶玉又将黛玉惹怒。小打小鬧的幾次沖突充滿了艱辛,當黛玉因寶玉和寶钗成婚最終含淚而終,寶玉出家為道,一段姻緣終飄散實在是極其悲也!
很多人認為寶玉這種專愛而多戀的傾向怪就怪在他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其實,我們再深思一下就會發現,真正影響寶玉這矛盾的性格的原因主要還是當時一定的環境和婚姻制度的制約或影響而形成的愛情觀念和婚姻觀念。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錦衣玉食、珠圍翠繞的生活環境以及把男子對女子的性特權、性奴役合法化的妻妾制度,他天分中那種泛愛或多戀的癡情必定是沒有生成、發展的土壤的造成了無奈。
也有很多人認為,黛玉的性格孤傲、敏感、小心眼和嫉妒心強鑄成了她的悲劇,從而也鑄成寶黛二人的悲劇。但也有人認為,林黛玉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受到賈府上上下下的冷遇,這才形成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賈府的老一輩(封建勢力)出于對叛逆者的不取,破壞了她和寶玉的婚姻,直接導緻了她的死亡。
扭曲的環境壓抑出扭曲的性格,最終導緻了二人的悲劇。可是令這個無情悖逆的環境沒想到的是,它最終也釀出了自己的悲劇(賈府最後土崩瓦解,封建王朝不複存在)。
《紅樓夢》是一部反映封建社會生活的大悲劇,生活在賈府的人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隻是悲劇的内涵各有不同。寶黛二人的愛情婚姻悲劇則是《紅樓夢》全書中最令人可惜的悲劇,造成這一悲劇主要是由罪惡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婚姻制度釀成的。
說到底,寶黛二人的愛情其實也是一個社會悲劇,一本書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又倒映出人無法掌控的悲劇性。而寶玉和黛玉之間充滿争議的愛情故事注定了亦悲亦美亦動人,寶黛二人的愛情是純美和動人的,是不是也吸引着更多一樣懷着可惜與好奇心的人去深思探索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