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做好茶”,一直是臨沂市玉芽茶業有限公司的劉玉劍王維梅夫婦堅定不移的信念和人生追求。相濡以沫,并肩戰鬥,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攜手并肩,一路走來。有汗水,有淚水,他們無怨無悔。他們始終堅信:好人自有好報,好茶需要精心制作,良心打造。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做到了。
茶鄉洙邊山美水美人更美
為了做好茶,臨沂市玉芽茶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沂蒙玉芽茶葉科技示範園。這是一處集茶樹良種引進、繁育、示範和生産于一體的高效農業生産基地,面積520畝,建有10畝國家級良種茶樹資源圃,50畝良種茶樹苗木繁育基地,460畝設施栽培生态茶園。示範園建設以良種化、标準化、生态化為指導思想,通過科技自主創新驅動,産學研合作項目推動,農業科技項目聯動,成為當地标準化茶園建設的一面旗幟,2011年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為“首批省級标準茶園示範基地”,2014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全國茶葉标準園”。
洙邊鎮綠水青山茶葉飄香
好茶首先需要有一個好的生長環境。沂蒙玉芽茶葉科技示範園位于莒南縣洙邊鎮,這裡大部分屬于丘陵地帶,土壤主要為花崗岩、正長岩、片麻岩等酸性岩石風化而形成的棕壤土及潮土,屬于酸性土壤,pH值約為5.5~6.8,土層較厚,地力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較少受台風、寒潮影響。年均氣溫14.1℃,年均降水量865毫米。平均空氣濕度72%,境内無霜期為216天,較适宜茶葉生産。境内水資源極為豐富,寨山河、野疃河等27條河流縱橫交錯,25.9km洙溪河貫穿南北,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23座,大小塘壩236座,水質良好,為茶園生産提供了便捷的灌溉條件。
南茶北引第一鎮——洙邊鎮
土壤、氣候适宜,隻是為茶樹生長提供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而一杯好茶的出爐隻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沂蒙玉芽茶葉科技示範園之所以是“全國茶葉标準園”,是因為有一套高起點、高規格、規範、科學的管理模式,具體做法是:1、茶園建設生态化;2、病蟲控防無害化;3、土壤培肥有機化;4、行間覆草免耕化,每年夏冬兩季,在茶行覆蓋15厘米麥稭、麥糠,既提高了茶園保水蓄水能力和有機質含量,又節省了勞力,降低成本;5、田間灌溉節水化;6、科技培訓日常化;7、産學研合作多維化。
科技示範園的打造和經營,為沂蒙玉芽的加工制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茶葉。一杯好茶的誕生是從茶樹栽培開始的。有了好茶葉,加工制作的工藝更是決定了茶葉的成色和品級。沂蒙玉芽在茶葉加工環境與設備、加工人員、加工流程、貯藏、包裝和運輸各個環節都形成了一套科學規範的管理機制。
沂蒙玉芽科技示範園
加工廠區的環境和生産園地的生态條件一緻,嚴格防止可能來自系統外的污染。加工廠内設置更衣、照明、消毒、洗滌、通風、除塵及垃圾箱等設施。使用的機械、用具等設備材料不得污染茶葉,對各種設備保持整潔、衛生,經常檢修、清洗。所有設備使用前都要進行安全檢查和衛生清洗。加工人員必須持健康證和上崗證操作,進入工作場所必須洗手、更衣、換鞋、戴帽,不得吸煙和随地吐痰,不得進食食品。包裝、精制車間工作人員戴口罩上崗。
沂蒙玉芽花園式廠區
茶葉加工嚴格按照國家農業部頒布的《綠色食品 茶葉》的标準進行。加工采用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法,主要加工炒青卷曲綠茶。鮮葉先初檢 、攤晾 。初檢鮮葉老嫩、大小、色澤及淨度(不夾帶花、果、老葉、老梗、鱗片、魚葉、雜草等),然後每組随機抽取兩個樣品,用F2001型農藥殘留快速測試儀(廈門分析儀器廠生産)進行農殘檢測,合格後方才出具檢驗報告單及收購單據。鮮葉按級别、批次均勻攤晾在竹匾上,厚度3厘米,輕放、輕壓,減少機械損傷,竹匾立體排放在鋁合金支架上,一般攤晾2-4小時,鮮葉失水30%時即可加工。鮮葉加工又有嚴格的分級。殺青、揉撚、解塊、幹燥等流程。當茶葉手撚即将成為粉末,含水量降至6%時,稍加溫度,立即出鍋攤晾,此時茶葉條索緊結,表面油潤,色澤黑綠,香氣濃郁。
沂蒙玉芽茶香四溢
沂蒙玉芽貯藏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的有關規定,禁止與化學生成物質接觸,或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觸。成品幹茶冷卻後,按批次進行質量和衛生檢驗,并且每一批次進行3-5個樣品的農殘檢測,合格後按品種和級别歸類、編号裝入茶葉專用複合鋁箔袋,密封後及時送入茶葉保鮮庫,低溫(2-6℃)保存。建立嚴格的倉庫管理檔案,詳細記載進出倉庫産品的種類、數量、時間和經辦人。一崗雙責,責任到人,定期檢查和突擊抽查相結合,确保茶葉貯藏安全可靠,不出一點纰漏。
沂蒙玉芽各種包裝材料堅固、幹燥、清潔、無機械損傷,包裝材料符合《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标準》(GB11680-1989)、國家《食品标簽通用标準GB7718-1994)的規定,所有包裝與标簽材料不受殺菌劑、防腐劑、薰蒸劑等化學物品的污染。
聘請專家現場指導
沂蒙玉芽運裝前必須進行質量檢查,在标簽、貨号和貨物三者符合的情況下才能運輸。運輸茶葉的工具必須清潔衛生、幹燥無異味。嚴禁與有毒、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運輸過程中必須穩固、防雨、防潮、防曝曬。裝卸時應輕裝輕卸,防止碰撞破損。
劉玉劍(左一)信心百倍
沂蒙玉芽在生産、加工、貯藏。運輸各個環節都有規範科學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從源頭把關,層層嚴格要求,用心打造一杯好茶。公司以基地優質茶樹鮮葉為原料,以質量營養、安全為目标,以茶葉加工清潔化、連續化為手段,秉承“借鑒古法、根植傳統、創新工藝”的理念,堅持引進消化和自主創新相結合,不斷提高和完善生産加工水平,先後研發出“沂蒙紅茶”、“沂蒙烏龍茶”、“沂蒙白茶”等八個地域特色鮮明、科技含量較高的茶葉新品,豐富了産品品類,得到市場的一緻認可。公司主導産品“玉劍”牌沂蒙玉芽茶,香氣高爽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曆次檢驗,各項指标均優于國家标準,2003年即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先後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産品、山東十大優質茶、山東大衆放心茶等多項榮譽稱号。
王維梅(右一)嚴把質量關
每一項沉甸甸的、金燦燦的榮譽,都凝聚着公司掌舵人劉玉劍的智慧和心血。聰明睿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劉玉劍風霜雪雨搏激流,一路豪歌到天涯。每次見面,他都笑容可掬,彬彬有禮,言語不多,擲地有聲。劉玉劍多次提及,妻子王維梅不僅是賢内助,還是和他一起創業的左膀右臂,他主抓生産和經營,妻子則把關制茶炒茶。端莊美麗,落落大方,淳樸善良,吃苦耐勞,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生活上是賢妻良母,王維梅默默奉獻,甘居幕後,做個無名英雄。幾次到玉芽公司,都是在生産一線見到她和工人們一起勞動。琴瑟相和,相濡以沫,攜手并進,同甘共苦,這是一對令人羨慕的模範夫妻、神仙眷侶。
王維梅(前排左一)向王昕(右一)講解工藝
玉芽茶,精心造。玉芽茶,良心做。沂蒙玉芽,一個立足南茶北引第一鎮莒南縣洙邊鎮的老牌好茶,有過輝煌,有過坎坷,如今正以嶄新的形象,昂揚的鬥志,借着二十大的召開,乘着鄉村振興的東風,不忘初心,勵精圖治,再創輝煌!
(文字整理:書法報青島站副站長、大家有約網主編王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