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桦姐談養育
昨天早上,在院子裡晾衣服,無意中聽到同小區的兩個奶奶輩的在聊天:
“我們家的一個星期就去上2天的課,其餘時間,就在家裡玩手機、打遊戲,明年就要高考了,一點都不着急。”
“我家的已經有一年不上學了,每天就是在房間裡玩遊戲,上網。”
“就是哇,你說現在的孩子,可怎麼弄。”
現在孩子沉迷遊戲是一個普遍問題,但同時又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家長也為此操碎了心。
既然是問題,那就要想辦法解決。我想,很多家長也都試過摔手機、體罰、謾罵、斷網等粗暴的方法制止孩子迷戀網絡。
可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讓孩子産生逆反心理。最後,索性學都不上了。
也有家長問過我,為何孩子如此沉迷網絡遊戲,連學都不想上?
第一、可能是父母自己無節制的上網,卻總是在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上網。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在不少孩子眼中,躺在沙發上,翹起二郎腿,舉着手機,就成了“手機控”父母的“标準動作”。
宋慶齡曾經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受到父母特别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孩子的發展也産生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所以,要讓孩子别那麼沉迷手機網絡遊戲,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給孩子看,而不是說給孩子聽。
第二,可能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太過專制,沒有邊界。有些家長發現孩子過度上網之後,教育方式過于嚴厲,教育手段簡單粗暴。不是斷網、就是摔手機,甚至打罵。
跟孩子根本沒有交流,缺少耐心的指導和客觀的分析。孩子隻能從手機網絡遊戲中,尋找一些安慰。
還有的家庭,過分溺愛孩子,導緻孩子上網過度。比如說,用手機或電子産品當做獎勵的手段,或者是用來安慰孩子情緒的工具。
這樣一味的迎合孩子,沒有指導和溝通,最終就會導緻孩子沉迷網絡而不能自拔。
那麼,父母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不沉迷于網絡手機遊戲呢?可以參考以下四個建議 1、引導孩子要正确看待上網的利與弊
父母千萬不要把手機網絡有遊戲,當成了洪水猛獸,禁止讓孩子接觸,這樣反而增加了孩子對網絡的好奇心,會想盡辦法接觸網絡。
網絡是把雙刃劍,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讓孩子的學習變得多樣化,并且也無限拓寬了孩子知識獲取的渠道。
但同時,也造成了孩子視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破壞學習習慣等。而且,不良的網絡内容,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作為家長,不要去禁止,但要正确引導,陪同孩子去了解網絡,正确的去使用網絡,要讓孩子知道網絡的一些弊端,避開網絡上的一些不利因素。
2、營造良好的親子共讀環境
父母和孩子同讀,不但可以改善親子關系,而且也會給孩子留下無價的精神财富。
當孩子學會了閱讀,愛上閱讀,那在今後的學習上能夠持久領先,容易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一般都不會沉迷網絡手機遊戲,因為,孩子能從閱讀中,了解這個世界,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并且書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找到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一個有目标和理想的孩子,就不會把過多的時間放在網絡手機遊戲上。
和孩子一起閱讀吧,真正成為“一家人”,而不僅僅隻是生活在同一個房間裡的“陌生人”。
3、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父母可以利用家務時間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責任感、在和孩子一起做家務的過程中,還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生活中的一些快樂和不容易的事情。
多聽一聽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和情感上的需求,并給予适時适當的指導和幫助。
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就不容易在網絡中去尋找存在感。
4、增加戶外活動
父母多帶孩子出去旅行,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行的計劃,引導孩子多交朋友。
可以組織幾個家庭一起去野餐,露營。還可以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打球,慢跑,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有趣的戶外活動會讓孩子愛上大自然,會促進孩子的想象力和大腦的開發,從而遠離網絡世界。
當孩子的眼界開闊了,知識面廣了,經曆多了,那麼他就不會隻局限于當下的事情,眼裡不會隻有遊戲,因為,他會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遊戲更好玩,更能找到成就感的東西。
總結: 其實,解決孩子沉迷遊戲這個問題的核心是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因為,這可以讓孩子有價值感和存在感。
網絡滿足孩子的,就是孩子内心中一直未被滿足的需求。當孩子需求被滿足了,自然就不需要靠網絡手機遊戲來填補空缺了。
大家好!我是劉桦,兩個孩子的媽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美國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
立志做以愛為底色的家庭教育,讓中國的父母都能用正确的方式愛孩子;願中國的家庭更幸福、孩子的未來更美好!
如果你覺得内容不錯,歡迎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育兒知識,解除你的養育困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