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裡,孩子們正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進行集體治療。這裡收治的孩子,最小的隻有4歲,最大的不滿18歲,其中以12-16歲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居多,他們大都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如抑郁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病情較重的孩子,往往有嚴重的表述困難,也不願與外界接觸和溝通,因此,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心而舒适的環境,并在這樣的環境中引導他們表達出内心的情緒和情感,對于病情康複很有幫助。李麗霞/攝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厭學或網絡“成瘾”問題時,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感受,一旦發現孩子有情緒問題,要及早就診。視覺中國供圖
當下,成年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焦慮症和抑郁症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精神障礙如抑郁症,還需要社會各界的更多了解。與成人不同,很多兒童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症狀并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家長誤解或忽視,從而給孩子帶來更大傷害。“兒童和青少年往往不具備準确描述自己情緒的能力。比如問一個孩子‘心情怎麼樣’,他可能隻會說‘難受’,但是卻說不清具體如何‘難受’,是心煩,情緒低落,還是無聊。”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科主任曹慶久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
那麼,兒童青少年在抑郁症早期可能會有哪些表現?家長、老師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患了抑郁症?
孩子出現這兩個信号需警惕
曹慶久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在臨床中發現,抑郁症早期的孩子有兩個最為常見的表現:一是厭學、學習成績下降;二是網絡“成瘾”。
曹慶久解釋說,厭學是孩子在抑郁症早期最常見的表現,也是很多家長帶孩子就診的原因。抑郁症會讓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動力不足,精力水平下降,造成孩子學習效率降低,不願意上學,甚至逃學,從而導緻孩子學習成績下滑。
“網絡‘成瘾’也是門診常見的抑郁症早期表現。”曹慶久解釋說,孩子患抑郁症後會增加對網絡的依賴,因為抑郁症會使人快感缺乏,對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而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患抑郁症的孩子,會感到學習格外困難,很痛苦,因而會想要做一些輕松的事,從中獲得一些快樂。網絡遊戲可能通過中腦多巴胺獎賞系統讓孩子獲得了即時快感,但同時也導緻了孩子過度使用網絡,而過度使用網絡又會加重孩子的抑郁情緒,進入惡性循環。實際上,很多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網絡成瘾”。使用網絡或者電子産品隻是他們打發時間、減少痛苦的一種方式,當抑郁情緒得到緩解後,就可以迅速減少網絡及電子産品的使用。
然而現實中,很多家長往往會對孩子的表現産生誤解,認為孩子不願上學是因為懶惰、怕困難,認為孩子是因為玩手機才厭學、導緻情緒問題。曹慶久說,很多家長往往不僅不能理解孩子,甚至還會批評孩子,在看到孩子放不下手機時,還會強制性地沒收手機,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更加痛苦。不讓孩子玩手機,等于剝奪了孩子為數不多的快樂來源,很多孩子會就此感到絕望,甚至引發不幸的極端後果。所以,當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厭學或網絡“成瘾”問題時,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感受,一旦發現孩子有情緒問題,要及早就診。
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狀表現多樣
與成人相比,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郁表現也更具有隐藏性,兒童抑郁症經常表現為軀體症狀,青少年的發病表現很容易被家長誤解為青春期的任性與叛逆,這也是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症難以識别的原因。那麼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狀表現具體有哪些呢?
曹慶久總結說,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狀表現可分為3個方面:一是情緒情感症狀,二是行為症狀,三是軀體症狀。
患抑郁症的孩子會表現出情緒低落,無精打采。本來性格很陽光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整天不願出門,做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對原來喜歡的東西也不再喜歡。
在行為方面,原本很溫順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愛發脾氣,愛與家長對抗,“像是變了一個人”。有的孩子不僅會和父母吵架,可能還會動手;有的孩子會用抽煙、喝酒的方式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有的孩子通過與同學打架鬥毆來宣洩心裡的煩躁;厭學、逃學,也是孩子行為症狀的表現。如果患抑郁症的孩子恰好處于青春期,其行為症狀也會更加突出。
此外,患抑郁症的孩子還經常會有不明原因的軀體症狀,比如頭疼、肚子疼、惡心、頭暈、心慌、發燒等,去醫院卻檢查不出任何問題。軀體症狀往往規律性地出現在壓力大的時候,比如一到學校就肚子疼,回家後疼痛便會消失。因此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是裝病,在看到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會認為孩子太矯情,很多孩子也因此被父母批評或打罵。事實上,家長的誤解對孩子有很大傷害,不僅讓孩子感到更大的壓力,導緻病情加重,也會讓孩子覺得家長隻在乎成績,不關心自己,導緻出現糟糕的親子關系。
曹慶久指出,在出現類似情況時,家長要跟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不要對孩子有太多主觀判斷,比如當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時,不要馬上指責孩子不用功,而是要問問孩子有什麼困難。
此外,家長還要學會傾聽,要關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而不隻是觀察孩子的外在行為。有的家長抱怨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對自己說,實際上,孩子不願意和家長分享内心感受,很多時候是因為覺得家長不能理解自己,說了也沒用,有時不僅得不到支持,還會換來訓斥。
兒童青少年發生抑郁的風險因素
曹慶久介紹,兒童青少年發生抑郁的原因有兩大類,一類是遺傳因素,另一類是社會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又包括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
家庭因素在兒童青少年發生抑郁的風險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家庭氛圍不和、父母離異、父母對孩子教養過于嚴苛、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等,都是孩子患抑郁症的風險因素。
學校因素也是兒童青少年抑郁症發病的重要原因。如果老師隻看重學習成績,孩子因為成績差經常受到批評;或者與同學關系不好,被同學欺負、霸淩,都容易讓孩子出現情緒問題。
對于父母來說,建立和諧的家庭、減少家庭成員間的沖突、根據孩子的能力合理要求孩子、與孩子有恰當的溝通,都有利于減輕孩子患抑郁症的風險。
在學校方面,老師不應僅以成績去評判孩子的好壞,對成績不好的孩子也要給予關心和鼓勵,同時要注意協調班級同學之間的關系,避免霸淩現象發生。
曹慶久特别指出,處理不好同學關系的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礙,或是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他們不懂得如何與别人相處,因此很容易被其他同學孤立甚至欺負,也不被老師喜歡。對于這些孩子,老師更應予以關注、理解和幫助。
曹慶久認為,學校與醫院應開展更多合作,比如醫務人員去學校進行科普宣傳,讓老師能夠及時發現存在抑郁風險的孩子。此外,也應加深學校、醫院和家庭三方的溝通和交流,對出現情緒問題的孩子盡早識别和幹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10月25日 12 版
責任編輯:姜蕾,齊征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