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都會表揚孩子,比如孩子吃飯吃得很好,我們表揚道“你真棒”,孩子拼出了一個積木,我們表揚道“寶寶真聰明”,孩子聽從了家長的某個指令,我們表揚道“寶寶真乖、真聽話”,孩子聽到了我們的表揚會很開心。
毫無疑問,這樣的表揚能夠促使孩子能夠再一次做出令家長滿意的行為,因為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認可,從别人誇獎的語氣、贊許的目光、燦爛的笑容、豎起的大拇指中感受到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之前也是這麼表揚墨仔的,後來在學習了有關孩子“自驅力成長”的知識以後,我摒棄了這種千篇一律的表揚孩子的方式,轉而開始實踐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鼓勵方式,我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墨仔内心和思維方式的轉變,之前墨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就放棄了,現在雖然依舊會鬧情緒,但很快就能調整過來,鼓勵自己“我可以堅持的”。
“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表揚并不适合經常使用
說實話,這樣的表揚真的是我們下意識、不用思索就能說出來,孩子們确實也很喜歡聽,但是,如果總是用這樣的話術來表揚孩子,激勵孩子前進,時間久了自然會有一些弊端。
“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厲害”所表揚的隻是那些完成了的、完美的結果,針對的是具體某個人,讓孩子把關注點放在了行為的結果上,而非過程。
舉個例子,孩子用積木搭了一個房子,你看到了,覺得孩子非常厲害,脫口而出“寶寶真棒!真厲害,我都不會搭這個房子”,孩子聽了特别開心,下一次他還想搭房子,可是卻發揮失常怎麼都搭不出來,壘起來的積木總是掉落,孩子很生氣,發脾氣,你這個時候說“我們寶寶很棒的,很厲害的,肯定能搭出來的”,最後孩子還是沒有搭出來,這個結果會讓孩子很受傷,因此還會拒絕繼續玩積木,他會認為自己一點都不棒,因為結果呈現的是房子并沒有搭出來。
世間的事情不可能樁樁件件每次都有好結果,上學的時候不可能每次都考第一,工作的時候不可能每年都被評優,如果因為某個結果不怎麼理想,孩子就要否定自己“不夠棒、不夠厲害”嗎?
但隻要孩子在每個過程中都用對了方法、努力執行,最終的結果一定壞不到哪去。
正如那句話所說的一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經常被誇、被表揚的孩子,總是習慣通過别人的認可和評價來對自己進行定位,自我認可是建立在别人的認可之上。
關于這點,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設我們在單位總是被領導和同事表揚,說“這個人特别優秀,工作能力特别強”,我們一定會非常自豪和驕傲,但突然有一天換了領導,領導風格大變,不喜歡表揚員工,我們很難聽到以前那樣的贊美之詞,這個時候難免心慌,質疑自己是不是哪做的不對,為什麼領導不表揚自己了。
事實上,這就是領導的個人風格而已,并不是我們自己的工作能力出現了問題。
如果我們無法辨認這一點,依賴别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就會失去自我,甚至變成一個“讨好者”,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還未行為,更是如此了。
贊美和表揚對于促進、改善孩子的行為确實有着立竿見影的效果,于是我們嘗到了甜頭,每次都用這一招,長期以往,孩子做某件事的動力就會成為“外部驅動力”,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家長、老師表揚了我,我才這麼做,我這麼做,是為了得到表揚。
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學習也罷、工作也罷,都需要外力推着才肯走,走走停停,催一催推一推再走走,這像不像家長催促孩子收拾房間、做作業的那些時候。
《自驅型成長》一書中寫道:要贊揚孩子身上用于解決問題的切實努力和聽他們想到的各種點子,而不要表揚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内驅力。
有了内驅力的孩子,會自發、主動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需要父母像個監工一樣時時刻刻盯着。
既然不能經常、或者最好不要說“你真棒、你真厲害、真聰明”這樣的贊美之詞,那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其實我們可以試試另一種方法,叫做“鼓勵”。
用鼓勵替換表揚,才是激勵孩子的正确方式
鼓勵和表揚的最終目的都是激勵孩子,但是所達到的效果卻是不同的,鼓勵和表揚的區别在于:
鼓勵的目标是具體的行為和過程,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孩子付出了哪些努力,想到了哪些辦法,動用了什麼樣的精神力量。
鼓勵的形式有4種:
1、描述性鼓勵
描述性鼓勵是指将孩子做的事情、行為,很客觀的描述出來,這種描述是實事求是,不需要帶有批判、贊美的情緒在裡面,最後再進行品質定義比如:
我看到你剛才主動把沙發底下、桌子底下的玩具車都裝進了抽屜裡,還把抽屜關好了,完全沒有讓媽媽幫忙,這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看到你剛才打疫苗有點害怕,還哭了,但還是堅持打完了,這就是勇敢
當孩子聽到這些細節性的、具體的描述,明白了這樣做會形成哪些寶貴的品質,自然而然就會不斷重複這些行為。
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知道勇敢、堅定、善良、樂于助人等一系列正面詞語,也明白這些詞語具體是指哪些行為。
2、感謝式鼓勵
這種鼓勵方式,是指我們用感謝的方式來描述孩子具體的行為,比如說:
謝謝你,幫媽媽收拾房間。
謝謝你,能夠自己專心畫畫,讓媽媽能夠有時間看書。
我很欣賞你認真讀書的樣子
這種感謝式鼓勵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對别人帶來的積極意義,從而鞏固這種行為。
之前我總是用命令的方式告訴墨仔“把你的玩具收拾好”,基本上墨仔都會直接回絕說“我不收,媽媽收”,親子對抗就此拉開,我會訓斥他,雖然最後他在我的怒威之下乖乖收起來了,可是如果總是用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總歸有一天他不再懼怕我。
所以,後來我開始嘗試感謝式鼓勵,我會說“謝謝墨墨,你自己收拾好了玩具,給我減輕不少負擔呢”,這樣的話術說出來的時候,我會自發的調整情緒,從“訓斥、指責”改變為“感謝、認可”,墨仔自然也是高興的,等到下一次他自己收拾玩具的時候,他會主動說“媽媽你看,我自己就把玩具收拾好了”。
3、授權式鼓勵
這種鼓勵是指我們将某個目标授權給孩子自己完成,并且還要相信他可以完成,比如說:
我相信你可以自己把玩具收起來放在籃子裡
我相信你看完這一集動畫片就可以把手機還給我。
這種授權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尊重,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享有某項權利,并可以自由支配,對于兩三歲這個自我意識崛起的階段來說,這種鼓勵方式無疑是對症下藥,因為孩子們總是在和家人對抗,你讓她往東她偏往西,不不不這個詞總是挂在嘴邊。
但很多家長會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哪有什麼自制力,你放開權利給他,他就撒了歡兒了。
我個人覺得,不要小看孩子的自制力。
就拿看動畫片這個事情來說,每次在看動畫片之前,我都會這麼問墨仔:你要看幾集動畫片?他一般都會回答說看兩集就行了,然後我會說,好的我相信你,緊接着就把動畫片打開。
當結尾曲響起的時候,墨仔會主動告訴我,好了看完了,關掉吧。
有的家長會說,如果我這麼問,我娃會說我要看10集、100集,咋辦?
顯然這個答案是不行的,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說我覺得看太多集會傷害你的眼睛,你可以重新說一個數字麼?
總之最後這個數量是孩子自己決定的,并且我們要表達對他們的信任。
如果到了孩子說的集數以後,他反悔了,還要繼續看,我們依舊可以用這個方式鼓勵孩子:我相信你可以遵守你自己的承諾的。
4、啟發式鼓勵
啟發式鼓勵和描述性鼓勵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在結尾處,是用一個疑問句來啟發孩子自我評價,去發現自己的優點,比如:
我剛看到你拼了一個特别酷的汽車,看起來還挺複雜的,你是怎麼做到的啊?
我看到你剛才從一個很高的桌子上拿到了彩筆,沒有讓我幫忙,你是怎麼拿到的?
這樣的提問,會讓孩子很開心的回憶剛才是如何完成的,他會告訴你如何自己想辦法把凳子搬到桌子下面,然後踩上去拿到了彩筆。
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主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情況下,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會直接出手幫助給出解決方案,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性依賴家長。
這四種鼓勵方式的語言表達确實比直接表揚說起來要拗口很多,剛開始使用的時候,經常說不出口,或者說得很别扭,所以,我們需要刻意練習,在想要開口表揚的時候,先在腦海中陳述一遍“鼓勵式”的語句,再講出來。
熟能生巧,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說出來了。
後來,聽到墨仔模仿我的話術鼓勵自己,比如打疫苗這件事情,他會說“媽媽,我剛才有點害怕,但是我堅持下來了,媽媽我堅持下來了”,此時,我覺得之前訓練自己學會鼓勵式話術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喂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及轉發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