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明字的由來

明字的由來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29 13:32:16

明,漢語一級字,讀作mèng或míng,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日月交輝而大放光明,即《說文解字》所謂的“照也”,後延伸出照亮、點燃、公開的、天亮等含義。

明,會意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明”字由“日”“夕(月)”組成,表示日月交輝而大放光明之意。後期甲骨文中的“明”字将“日”改寫為類似“囧”的窗格子形狀,在“明”字的演變到隸書過程中,這個形狀始終保持着,因而自此至楷書以前“明”字都表示月亮照窗。

金文中的明字在此基礎上将夕改寫為月,由此發展為秦代小篆中的明字。隸書中的明字則分為兩類:第一類承續小篆字形,在楷書中寫作朙,簡化後作為明的繁體字;第二類則先将左邊的字形改寫為目,然後再改寫為日而恢複了早期甲骨文中明字的字形和字義。在字義上,明字的本義是日月交輝而大放光明,由此引申指照亮、點燃、公開的、天亮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