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秋分的風俗

秋分的風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0:58

1、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着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希望用湯圓将麻雀的嘴粘住當然隻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願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少量食用有助于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升陽健脾。但糯米黏滞、難消化,多食容易導緻食滞。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滞緩效果。

2、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将“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3、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迹。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