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殖環境營造。泥鳅對養殖環境要求不高,稻田、庭院水泥池、避風向陽靠近水源的水塘、淺塘等均可。放種苗之前,要将養殖塘口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鳅喜歡鑽洞打穴逃遊,所以養殖水域四周堤埂要寬而堅固、無洞穴,進排水口要有防逃網,防止泥鳅逃走。同時,還要在池塘邊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給泥鳅營造一個遮蔭、舒适、安靜的生活環境,水生植物的根部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條件,也為泥鳅提供天然餌料。
2、抓投放種苗質量。要選擇體質強健、遊動活潑、體光表滑、無傷無病、規格一緻的泥鳅種苗。投放前要用20~30克/升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左右,以殺滅體表的病原體。投放要選擇晴天上午或下午投入,刮風、下雨、氣壓低及天氣寒冷不宜投放苗種。
3、合理放養密度。放養密度大小要根據養殖水域條件決定。池塘養殖一般放養體長3~4厘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體長5厘米以上的苗種可放養50~80尾/平方米;稻田養殖一般畝放尾重2-5克的小泥鳅80公斤左右,或畝放10厘米以上的泥鳅2萬尾左右。在養殖條件好、鮮活餌料又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适當增加放養量,否則要适當減少放養量。
4、餌料投餌。泥鳅是一種雜食性的淡水魚類,在自然條件下喜食水蚤、絲蚯蚓及其他浮遊生物。在養殖過程中,人工投喂的餌料做到适口、新鮮。在餌料投喂過程中注意餌料品種不能經常變化,否則會造成泥鳅階段性攝食量降低,影響生長速度。另外,泥鳅貪食,投喂動物性飼料時不宜讓泥鳅吃得過飽,否則,影響腸道呼吸,并産生毒害氣體而緻死。當水溫高于30℃或低于15℃時可以停止投喂。
5、水質管理。池水以黃綠色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為宜,酸堿度為中性或弱酸性。當水色變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時,要及時注入新水。經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保持水質處于肥、活、嫩、爽的狀态。
6、疾病防治。在養殖工作中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每半月用漂白粉潑灑殺菌一次,使池水濃度為1ppm,或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10~15千克兌水潑灑,調節水質。在夏秋高溫生長期間,經常加注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保持水質新鮮肥活,并相對穩定,預防病害,有利生長。
7、捕捉上市。在當年年底至第二年5月前捕獲,采取捕大留小,上市規格在70~90尾/公斤。捕撈方法:拉網為主,地籠網為輔。後進行幹塘捕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