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赤壁背景、過程如下:
蘇轼被貶谪到黃州,擔任小官銜,實際過着流放的生活。他生活貧苦,靠朋友的幫助,弄到一塊地,自己耕種。他親自整理場地,在東邊山坡上蓋了一間屋。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别号,叫東坡居士。後來,人們把蘇轼叫做蘇東坡。
蘇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裡,常常遊覽山水,寫作詩歌,抒發他的心情。他聽聞長江邊有個名勝古迹叫做赤壁,即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裡,約朋友乘着小船到赤壁去遊覽。此時,他想起三國時期曹操和周瑜大戰的情景,觸景生情,十分感慨,便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赤壁賦》。
《赤壁賦》中詳細描述了赤壁中奇特的景色,将被貶谪的抑郁心情寄托于山水之間,在寫法上既不受傳統賦體的限制,用散文的筆法縱橫自如地寫景、抒情、發議論,但是中間主客對話又巧妙地運用了傳統賦的表現手法。這種主客對答,實際上是作者的自我獨白,表達出蘇轼思想感情上波折、掙紮、解脫的過程,同時造成了文意跌宕起伏,曲折有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