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 BIMBOX。
大家圍繞正向設計一直争論不休,有人覺得它是正确的未來,應該盡早替代傳統設計方式;有人覺得它不靠譜,難度太高沒辦法實現。
今天要聊的這一群人,站在了一個非常特别的視角來看待正向設計問題:既認為它是需要實現的未來,也尊重它普及困難的現狀,不大談理想與革命,而是用務實的手段來解決具體問題,我們覺得很值得一看。
福建省有這麼一家公司,叫嘉博聯合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資建築設計企業。
嘉博在 2015 年專門成立了一個 BIM 團隊,探索正向設計的路線,團隊在 3 年之後獨立成為子公司。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這家名叫嘉業科技的公司,在正向設計方向上探索的成果,他們用了很多「不是 BIM」的方式,去解決 BIM 正向設計的問題,還把自己的成果開放出來給大家使用。
無論你是探讨黨還是伸手黨,都可以先看看他們的思路和成果。
01
困難:
讓我們把理想放一放,看看現實問題
如果把「BIM 正向設計」所有的包裝都剝掉,隻留下最符合當前現實的行動内核,那就是:直接用 BIM 交付模型、出圖紙。
這麼短短一句話,真正嘗試用這種方式做過項目的人,是很清楚裡面有多大難度的。
➤ 第一,正向設計前面加了個 BIM,就意味着所有使用 CAD 的設計師,都要轉去使用 BIM 軟件,去兼容 BIM 軟件的工作模式,轉換的成本非常高,也會有很多的抵觸。
➤ 第二,三維模型作為交付成果,目前沒有合法地位,最終還是必須以圖紙來交付,而隻要是從 BIM 軟件到圖紙環節,都免不了有大量的導出和修改工作。
➤ 第三,理想的狀态是所有人都基于 BIM 交流溝通,最終出一版圖紙,現實情況正相反,報建、報業主、給施工都要交圖紙,每個環節都有幾十次的修改,導出和修改的工作就要重複幾十次。很多項目在某一次之後,這種工作就被迫停止,從此圖紙和模型分家,再也對不到一起。
基于上面的幾個原因,大多數項目中,都是 BIMer 和 CADer 并存,從三維到二維的導出、修改過程,會涉及到大量的重複勞動和溝通問題,如果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正向設計就很難落地。
嘉業科技成立後這些年,不僅是做研發,也做項目,從單專業 BIM 出圖,到 BIM 輔助過程設計,再到全專業正向設計,到現在已經做了 40 多個設計項目,切身體會到了正向設計推進的難度。
這個團隊并沒有高舉正向設計的大旗「鬧革命」,逼着所有人都去使用 BIM,而是正視這個 BIM 與 CAD 工作模式共存的時代,以務實的态度嘗試去解決現實問題。
在他們探究的成果中,有這麼兩款工具,甚至都不是基于 BIM 軟件做的開發,反倒讓我們覺得眼前一亮。
這兩個工具分别解決的是正向設計中出圖和溝通的問題,咱們一個個來看看。
02
PlusBIM
解決模型出圖難題
在很多設計公司内部,使用 CAD 都已經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模式,歸檔、協同、打圖等都已經比較完備,而使用 Revit 等軟件沒法和這套模式兼容,到了出圖這一步,隻能是 CAD 和 BIM 各一套标準,成本很高。
他們多年摸索下來的心得是,采用平滑過渡的方式,使用 BIM 和使用 CAD 的設計師,都不改變自己的流程。
Revit 設計師隻做族庫标準和項目樣闆,不做出圖标準,出圖還是沿用公司成熟的 CAD 标準,圖層、線型、合并圖紙、數字化歸檔等工作都還是在 CAD 上,中間的圖紙轉換過程則是由程序自動完成。
他們開發了這款叫 PlusBIM 的圖紙轉換工具,通過這個程序可以把模型出的圖轉化成符合企業标準的圖紙。
PlusBIM 是在 AutoCAD 上開發的,主要是給那些和 BIMer 協同、使用 CAD 的設計師,或者是用 BIM 軟件出圖很頭疼的 BIMer。
這款軟件也不限制 BIM 軟件必須是 Revit,任何可以導出 dwg 文件的軟件都可以兼容。
在設計師日常的工作中,PlusBIM 用起來很簡單,安裝登錄之後,選擇圖紙所在的文件夾路徑,程序會自動識别圖紙。
隻要選擇一個轉換标準,就可以批量轉換成符合企業要求的圖紙,也可以把轉換後的圖紙以塊參照的方式插入到當前打開的文件裡。
過程中如果 BIM 模型有更新,隻需要把圖紙導出到原來的文件夾,PlusBIM 會自動識别需要更新的文件,選擇更新之後,就能替換原來的圖紙,或者自動更新之前導入的文件塊,這樣就能保證 CAD 和 BIM 模型同步更新,不需要重複修改。
那這個圖紙轉換,具體都轉換哪些東西呢?這就得看配置文件了。
大多數情況,日常工作人員對配置文件是無感的,配置工作隻需要前期進行,一共分兩個大的步驟。
➤ 第一步是樣式配置。
這一步是給軟件設定一個「目标樣式」,也就是未來從 BIM 模型導出的圖紙,經過轉換後最終的圖層樣式、文字樣式和标注樣式。
你可以設置圖層的名稱、顔色、線型樣式和優先級,還可以手動拾取當前文件裡的樣式。
也可以增加和設置字體、文字高度、字寬比例。
還可以新增詳細的标注樣式,預設好比例、字高、偏移、箭頭和顔色等。
有了樣式的目标,就可以設置标準化圖紙的轉換規則了。
➤ 第二步是規則配置。
不同的 BIM 軟件和樣闆,默認導出 dwg 文件都有統一的圖層、顔色、樣式等,這一步就是告訴軟件,當需要轉化的圖紙有哪些特征,應該轉化成什麼樣的特征。
你可以設置某些圖層,轉化成目标樣式中的哪些圖層。
很多 BIM 軟件導出的字體不符合要求,也可以在這裡批量設置轉換的字體樣式。
對于一些特殊符号,也可以實現批量替換,比如可以把鋼筋符号「$」批量替換為「%2」。
BIM 圖紙中的線型樣式、标注樣式不符合出圖要求,也同樣可以在這裡進行設置。
這些配置完成之後,可以導出成一個配置文件,這個文件能用 Excel 打開,随時編輯修改。
如果是個人用戶,可以根據軟件的指南,獨立完成這些配置工作,設置好的标準也可以導出給别人使用。
如果是企業用戶,則可以由管理員配置好規則,放在内部的服務器上,其他成員都不需要操心轉換規則的事兒,直接調用就行了。
下面是一張 Revit 默認設置導出的圖紙,圖層顔色、字體和标注樣式都不滿足出圖要求。
經過規則配置之後,就可以一鍵批量轉換成符合要求的圖紙,非常省事。
通過這個工具,他們在内部實現了一個原來很難完成的事,BIM 設計師可以放心地修改模型,不用操心過程中的出圖問題,所有出圖标準由管理員統一制定和把控,負責出圖的設計師也免除了繁雜的改顔色、改字體樣式等工作。
更重要的是,設計師變得可進可退,很多工作可以回到 CAD 上完成,反倒讓更多人大膽地參與到了正向設計的工作流程中。
目前他們已經把軟件開放,可以免費用很長一段時間,還有一些特别的長期福利,咱們放到内容最後一起說。
接下來再看看他們開發的另一款工具,用來解決溝通問題的雲平台。
03
雲溝通平台:
幹脆利落地解決協作問題
聽到雲平台,可能你的第一個反應是那種可以上傳 BIM 模型,所有人在網頁端在三維環境下協同的平台。
這類平台确實不少,不過它們比較适用于那些已經能比較流暢地跑 BIM 流程、各方都可以在 BIM 環境下溝通對話的團隊和項目。
而嘉業科技開發的雲溝通平台,并不是在 BIM 模型上用的,而是一個專門在圖紙上管理問題的、非常輕量的平台,可以說是零學習成本,注冊個賬号就能用。
他們接觸的很多甲方、施工方,甚至團隊内部的設計師,都還是習慣基于圖紙來溝通,那他們就務實地面對這種現狀,去解決問題。而從 BIM 模型到圖紙的問題,則是通過 PlusBIM 轉圖工具來解決。
一開始做這個平台,還是來自于他們自己的工作場景,在設計師内部、設計師和業主之間的溝通過程中,發現問題很難聚焦。會議上你說幾句、我說幾句,沒有形成最終結論,問題可能就過了;有時候溝通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沒有人記得當時是怎麼定的、誰負責。
他們自己使用這個工具,目标就是讓各方能在一個基礎平台上讨論問題,在對應的圖紙上進行版本叠代、問題追蹤,以及所有問題的彙總。
登錄雲平台之後,可以看到當前的空間使用量、項目和文件數量、不同狀态的問題數量,以及當前賬号需要處理的問題,你也可以在這裡修改自己的賬号信息。
如果你是項目協作的發起人,可以進入到項目列表,新建一個項目。
接下來就是在這個項目中上傳文件,目前支持 dwg、pdf 和 jpg 三種格式的文件,上傳後的文件經過一段時間的轉換,就可以脫離軟件,直接在線查看了,平時就拿它當個圖紙在線查看工具也不錯。
在一個項目中,發起人可以創建一個邀請鍊接,請新的成員加入到協同工作裡,還可以給不同人設置不同的權限,比如批注、評論、下載等。
另外,你可以把某一張圖紙的鍊接發給對方,設置對方可以查看幾次,超過次數就不能再看了,這可以很好地保護了溝通中設計師的權益。
成員被邀請到項目中後,大家就可以在線查看圖紙,發現問題的地方隻要添加一個标記或雲線,就能在彈出的意見面闆裡輸入問題的内容和嚴重性,@相關的人員,平台會根據标記的位置自動截圖,也可以手動添加補充截圖。
對應的人員就會實時收到這條意見,他可以在意見下面寫下自己的回複,修改問題的處理狀态。
在登錄狀态下,當有人向你提出新的問題,也會收到相關的提醒。
當你查看這些問題的時候,不需要去找對應的項目和圖紙,點擊問題就會直接跳轉到有問題的圖紙頁面。
除了在網頁端操作,平台也支持PC端和移動端。
設計師可以在AutoCAD裡安裝雲溝通插件,這樣不需要打開網頁,直接在軟件裡添加批注、評論和意見回複,這些内容會和網頁端實現雙相同步。
對于那些不方便在電腦前解決問題的人,可以在微信裡接受邀請,在小程序裡查看其他人的批注,做出意見答複,讓溝通随時随地開展起來。
他們自己在項目裡用這個平台,除了内部協作追蹤問題,還解決了給甲方彙報的需求。
原來在圖紙裡截圖、再寫成文檔的問題記錄方式很不方便,甚至很多項目中,問題整理的時間要占咨詢總時間的四分之一左右,利用雲溝通平台,可以把所有問題,按照項目、專業、負責人等維度加以區分,查看不同版本圖紙合并之後的問題,批量導出生成一個報表,幫助團隊統一管理和跟蹤問題的同時,也讓甲方清楚哪些問題進行到什麼地步了。
平台也提供了用于問題複盤的問題統計分析,幫助企業管理者按照不同的專業、時間段、用戶和狀态查看問題和整改意見,把統計結果呈現成一份分析報告,可以幫助團隊發現那些經常出現的問題類型、負責人等等,形成一個長期的團隊提升參考。
後來項目做多了,他們也遇到了一些中小型設計院和施工單位,對這套平台也很感興趣。
很多單位沒有自己研發協作平台的能力,還是先分專業審圖紙,在 CAD 上簽注,單獨寫一個 word 格式的意見單,大量的溝通還是在 QQ 或者微信上,也很難幾個人同時看一張圖紙。
這個平台對于這些團隊來說,是一個弱流程、輕量級的工具,甚至審核人不需要使用 CAD,在線鍊接就可以看,内部推廣起來比較方便,可以像管理一個群一樣,把圖紙問題管起來,也可以把這些問題積累下來去做内部培訓。
針對這些合作夥伴的需求,他們也開發了企業版,除了能批量導出問題報表,還增加了後台管理員,可以添加不同權限的企業成員,導出報表的時候也支持自定義格式,形成企業的知識庫。
04
總結
還有一些特别福利
這幾年我們聊了很多開發團隊,發現大家開發方向的區别,往往來自于一開始對所謂「問題」定義上的區别。當他們面對現狀和痛點,提出不同的問題,也就走到了不同的探索方向上。
正向設計,是應該聚焦于未來、來一場徹底和 CAD 告别的革命,還是着眼于當下,正視三維與二維并存的現狀?
我們很難給出明确的結論,但無論如何,嘉業科技思考和選擇的方向,是讓我們眼前一亮的。
看完他們開發的兩個工具,你不會覺得它們很「颠覆」,甚至都不能說它們有多麼的「黑科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兩個工具都很輕量、很直接,花上十分鐘時間就能掌握,然後去解決問題。
和這個團隊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從軟件的定價來看,也能感受到誠意滿滿。
第一個提到的 PlusBIM 圖紙轉換工具,個人版免費下載安裝,圖紙轉換需要消耗一定的積分,大概每一毛錢可以轉換 256k 的圖紙,導出配置表免費,導入一次每張表五毛錢。
他們給新注冊的用戶贈送了 200 點數,足夠他們轉化 100~200 張的圖紙,個人版在功能上則是不做任何限制,隻把管理成員、管理點數、定制企業轉換規則的功能放到了企業版裡,目前也是免費的。
第二個提到的雲溝通平台,個人使用免費,贈送 200M 空間,超出的空間也隻有每個 G 每年 10 元錢。
個人版幾乎所有功能都不限制,可以創建項目、轉化圖紙,也同樣可以發鍊接給别人,邀請成員開展協作,不限制問題數量,隻限制了批量導出問題報表的次數為每個月 5 次。
企業版則是不限制問題導出的次數,同時管理員可以添加和管理企業成員的權限,目前也是完全免費,需要聯系他們進行企業版的創建部署。
今天的最後,嘉業科技也給 BOX 的粉絲小夥伴帶來一個特别福利。需要的話私信回複 嘉業科技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這兒啦,有态度,有深度,關注BIMBOX,咱們下次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