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王侯将相們在政治博弈中,大多數都是臉厚心黑。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都們一般都是剛正不阿,不為權貴所屈服,凡事都有例外,《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就是一個例外了。
沈括在科學史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夢溪筆談》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之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标”,可見他在科學貢獻上,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但他的為人處世就沒有他的科學成就那樣讓他尊敬了。
說起沈括為人不厚道,就要從大文學家蘇轼和大政治家王安石說起。公元1069年,宋神宗趙顼即位,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變法運動。沈括和王家是世交,所以沈括積極地參與了變法,并且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先後擔任了管理全國财政的三司使等許多重要官職。而文學家蘇轼認為變法不能便民,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結果蘇轼被貶到杭州任通判。
兩年後,沈括奉皇帝之命到蘇轼為官的兩浙地區視察工作,臨行前,皇帝特别交待沈括不要為難蘇轼。沈括和蘇轼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而且曾經共過事,于是他們見面無所不談,特别親密。沈括還詢問蘇轼最近寫詩情況,蘇轼在高興之餘,還寫詩贈送沈括。可蘇轼萬萬沒想到,自己送給沈括的詩,日後竟成了罪證。
公元1079年,有人故意歪曲蘇轼的詩句,說蘇轼的詩諷刺新法。更讓蘇轼想不到的是,他曾經的好朋友沈括竟然也站出來揭發批判自己。沈括以蘇轼當年送給他的詩作為所謂的證據,結果,蘇轼就被冠以“網識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獄,這就是文學史上的“烏台詩案”。但宋神宗不是糊塗皇帝,且有愛才之心,不聽信謠言。所以蘇轼才坐了103天大牢之後就被釋放,幸運地逃過他人生中最可怕、最沉重的一劫。
如果沈括誣陷蘇轼是是個人恩怨,那他對王安石落井下石那隻能說他是一個臉皮厚,心狠毒,忘恩負義的反複小人。王安石任宰相進行變法時,沈括是變法支持派的中堅人物之一。可幾年之後,皇帝宋神宗迫于太後的壓力,罷了王安石的宰相職位。這時沈括的态度也來了一個大轉彎,上書曆陳新法的弊端和害處,氣得王安石大罵沈括是“反複無常的小人”。公元1080年,為抵禦西夏,朝廷任命沈括為延州太守,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兩年後,又升龍圖閣直學士。
但沈括的官運并不長,永樂城一戰中,他的部下貪功冒進,最後慘敗,損失士兵兩萬餘人。之後他貶為均州團練副使,随州安置,從此形同流放,政治生命宣告結束。1088年,沈括移居潤州,這時蘇轼恰好也在杭州做官,離他居住的潤州不遠。耐不住寂寞和清貧的沈括居然跟沒以前的事一樣,經常厚着臉皮跑去找蘇轼要官,蘇轼礙于情面,隻好無奈地敷衍他。做人做到這般臉皮,也隻有沈括能做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