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年味兒#臘月二十八,家裡又開始忙活着炸年貨,豬肉切成條、小雞切成塊、豆腐切成片、素丸子、肉丸子各種食材在油鍋裡不停翻滾,各種年的味道飄滿廚房,但這些都不是我的最愛,我個人更喜歡黏黏糯糯、鮮甜可口的炸年糕。
姥姥家祖屋在農村,一到春天我都會開車拉着爸爸媽媽到農村姥姥家,在一片很大的小園子裡種上一片黏糯玉米,精心的侍候着,玉米種子随着時間的推移,發芽、生葉、抽穗、結棒,最後變成成熟的玉米棒。剝開玉米棒表層,映入眼裡的是黃橙橙、金燦燦的玉米粒,一棒棒玉米在媽媽的手裡“拉幫結夥”,最後被整齊的挂在屋檐下接受陽光的洗禮。玉米棒經過一個月的日光浴,水分已被蒸發大半,完美完成了第一步瘦身計劃。房檐下整齊排列的玉米棒被再次卸下,放入脫粒機來了個“骨粒兒分離”,一粒飽滿的玉米粒完美完成了裂變旅程,成功從一斤種子變成幾百斤玉米粒。
講完一顆種子的裂變,接下來是制作年糕的過程。同時玉米粒也再次開始了它的瘦身旅程,幾天的陽光暴曬,玉米粒最後的一絲水分被完全蒸發,在裝袋的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脆響。這時爸爸媽媽會開着他們心愛的老年代步車,裝滿一車玉米粒來到磨坊脫皮,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玉米碴子,玉米粒再次升級成為“碴子”。進入冬季後,東北的一些農村開始浸泡黏糯玉米碴子或黏大米,這一步就是為制作黏糕做準備了。
黏碴子經過十幾天的發酵,澱粉被充分軟化,粘碴子裡的糖分被再次分解,浸泡期間媽媽會每天換水,以保證做後黏糕的口感不會發酸。經過時間的洗禮,用手輕輕捏起黏碴子,黏碴子已經變成粉碎,證明已經發酵到位,這時爸爸媽媽會再次出發,将發酵好的黏碴子,送入水磨加工坊,在水磨的碾壓下,浸泡好的黏碴子變成了絲絲細滑的米湯,當再次控掉多餘水分後,被分别做成東北不同的美食,壓成片做成黏餅、包上餡變成黏豆包,揉成小團放上不同的餡料水煮是元宵、油炸後就變成美味的油炸糕,就是讓我欲罷不能的年味了。
一種美味的形成,承載着一家人的辛勞和歡樂,油炸糕的甜蜜味道裡,最大的收獲是陪伴父母的幸福快樂!這就是年節團圓的味道。
家的味道
幸福的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