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問吧
回望2020,可謂是熒幕“她文化”異軍突起的一年。
從《流金歲月》講述雙生女主互相扶持與成長,到《浪姐》打破年齡标簽、綻放“姐魅力”,再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展現20 與30 女性不同的現實困境。
“她文化”作品也讓女性年齡焦慮、家庭職場平衡、婚戀價值觀等議題屢上熱搜。“她題材”為何突然崛起?是關注女性問題還是迎合女性觀衆、消費女性話題?熒屏女強人形象是否真正幫助女性樹立獨立觀念?
澎湃問吧邀請影視傳媒研究者王嘉婧(清華大學博士後、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筆名喜力)聊聊熒屏“她文化”。她本人也是一名導演、編劇、影視評論者。
“她文化”就是“姐文化”嗎
@MagicWaltz:請問“她文化”和“姐文化”,是同一個概念嗎?
王嘉婧:她文化,就是以女她為中心。因為很多的指代,會以“他”來呈現。這讓女性覺得自己被隐藏了。最顯著的是,有國外的女性主義者,認為history是他的曆史,所以倡導形成herstory,即女性視角的曆史。
姐文化被《乘風破浪的姐姐》帶火,從字面上而言,姐有年齡的傾向。事實上,很多女孩一聽别人叫自己姐姐還是會有點不舒服的,誰不想當個小妹妹被寵着,包括天津話裡的“姐姐”,也總讓人聽着并不受尊重。這其實就是有刻闆印象中,大衆對于女性價值的判斷與年輕成負相關有關,年齡越大,女性就越不嬌嫩,同時暴露出很多性格缺陷。所以姐文化,是對如此評價的一種正名,即女性的美麗并不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甚至會增長出另外一種美好。
事實上,我認為對于低齡女性的偏愛,是男性喜歡打easy遊戲模式的一種表現,年紀越大的女性意味着不受掌控,同時需要更加豐富的審美趣味和撥開表面看本質的欣賞力。這對很多男性,甚至一大部分女性來說都太難了。
對于低齡女性與生俱來嬌嫩、美好、清純的崇拜,甚至影響到很多女性的發展,例如很多女性的審美到達一定年齡之後就開始停滞,因為她們對于美的想象依然停留在對于青春期女孩的評判,但是這種美轉瞬即逝,往後的路怎麼走,要開成什麼樣的花,沒人告訴她們,這才是最可悲的。在我看來,不斷生長的生命力,是這個世界最高級的美。
“她文化”下的作品,一場女性專屬狂歡?
@神田川:這些作品怎麼區分哪些是真女權哪些是消費女權?
王嘉婧:人無完人,抱着自省态度,尋求積極建設的,才是好的社會号召。而所有反自然(不會老),反常理(誰都愛我),反小學時期就學會的道理的(不文明、不禮貌照樣是一種很酷的态度的),都是在消費的自嗨。
誰内心裡不想自己極為堕落還極為成功呢?但是現實中如果遇到這樣的鄰人,世界的白眼名額大概供不應求吧。
@方寸安:如何看待楊笠的脫口秀,是否屬于她文化的一種?她和咪蒙的表現手法是否差不多?
王嘉婧:把楊笠和咪蒙放在一起,現在真的為了吸睛,什麼樣的比喻都做得出來。楊笠的表述高明之處就在于,她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能找到現實的模闆。同時,她那一句我不讨厭男人,我喜歡男人,更加可愛,因為這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間複雜的關系。
男人和女人不是敵人,而是這世界上必須合作且結合的兩個物種。如果雙方不指出對方的問題,誰又能真正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呢?若世界上都是讨好型的茶藝大師,男人們可能真的以為自己無比強大,完美到無以複加。就像男人指出女人不能因為家庭變成黃臉婆,因為有了孩子就迅速變老,聽到後的女人先是生氣,慢慢也會變成自我反省,然後變得更加美麗和獨立。
别總把提出對方的問題就當成攻擊,脫口秀演員已經很難了,她并沒有針對特定的人,而是提取出某一個顯著特征。我覺得我們最需要讨論的是,對一片祥和的期待,和對所謂批評自由的執着,中間的那個度,就是建設性的探讨和真誠的關心。
@一起出海吧:怎麼看待神奇女俠這種女超級英雄?您有比較推薦的女性主義作品嗎?
王嘉婧:當超級英雄逐個出現,開始準備組團出道時,制作人突然發現,這怎麼成了個男團。于是在需要政治正确的年代,女超級英雄就必須出現,有點類似于美劇的主角需要亞非拉大團結一樣。
但是無論前提是什麼,能夠出現這樣的角色,還是讓人欣喜的。隻不過神奇女俠、或者寡姐,從外表來看還依然是走美國隊長那種路線。也就是充滿對于肉體的物化想象,也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加“奇怪”的女超級英雄出現。本來人就是多元的,擁有能量拯救地球的人,不一定都需要美貌和凹凸有緻。
至于推薦的女性主義作品,我有點old school,寫下三個我心中的神作。《末路狂花》《芝加哥》《羅拉快跑》三個代表三種完全不同的女性狀況,一種是被逼離開社會偏見,一種是極度會利用社會偏見達成自我目的,一種是狂奔着在社會偏見中尋找出路。
@西瓜可樂味:請問您覺不覺得現在女性作品雖然多,但參與讨論的還是隻有女性?男性還是熱衷于戰争、軍事和警匪這種題材。
王嘉婧:首先我們并不需要所有的人都通過看女性類視頻作品來表達男女平等,無須讓所有人都用觀看行為來認可我們的價值觀。但是面對另外一部分,本就沒有這樣價值觀的人,我們如何能夠用媒介作品去擊破他們堅硬的殼,對他們産生一點點影響,就是考驗媒介制作者的了。
現在并不是所有作品都有這個能力,甚至一部分制作者也就沒有想破圈,而是賺足本身這部分“主義”支持者的眼珠就夠了。這個就要警惕了,越自嗨的狂歡,在旁人眼裡,越刺眼。
責任編輯:黃雅竹
校對:徐亦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