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橫照。出自宋代朱熹的《百丈山記》。
原文: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台。下臨峭岸,深昧險絕。于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岩穴瀵湧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目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曆曆在眼。日薄西山,餘光橫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數。
譯文:從寺院的大門出來往東走十來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臨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極其險峻。從草木叢生的地方向東南望去,見一瀑布從前面的岩穴中噴湧而出,又從幾十尺的高空中投下來。濺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噴射的霧氣,被陽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處,它的前面對着蘆山,有一座特别秀麗的山峰出現在眼前,而遠近幾百裡高低不同的峰巒也都一個個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太陽迫近西山了,餘光橫射過來,紫色和翠綠色重重疊疊,數也數不完。
賞析:作者沒有把筆墨花在記述出遊的時間、行程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寫百丈山的優美風景。文章開門見山,文尾映照題目,從“山之勝蓋自此始”寫起,到“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結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尾呼應,一氣呵成,顯得十分集中、緊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