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赫章縣海子村

赫章縣海子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5:52

赫章縣海子村?□ 本報記者 龍 華 通訊員 周 操 梅仕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赫章縣海子村?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赫章縣海子村(赫章縣海雀村紅綠相映)1

赫章縣海子村

□ 本報記者 龍 華 通訊員 周 操 梅仕祥

以前的海雀村,年人均收入33元,森林覆蓋率5%,被稱為“不适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如今的海雀村,年人均收入1.62萬元,森林覆蓋率77.21%,一幅生态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秀美畫卷映入眼簾。

海雀蝶變,書寫了“從山秃水枯到山青水淨”的綠色傳奇,赓續了“從苦甲天下到林茂糧豐”的紅色精神,一幅幅“紅綠相映”的和美畫卷,激勵着海雀人在開創“從傳統村落到産業興村”的美好前景中踔厲奮發、笃行不怠……

書寫“從山秃水枯到山青水淨”的綠色傳奇

海雀村的改變,從一場以“生态建設”為開端的戰鬥開始。

植綠:“和尚坡”變為“萬畝林海”。因為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貧瘠,廣種薄收,老百姓在地裡辛苦刨一年,糧食也不夠吃。為了讓老百姓吃飽飯,時任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朝榮認識到必須走綠色生态發展之路改變面貌,提出“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樸實而實用的循環發展思路,并決定帶領大家種樹,絕地突圍。1986年,文朝榮帶領村民在第一座山頭栽種下第一批苗木;1989年,海雀村開始退耕還林,文朝榮放棄提拔的機會,繼續帶領村民戰天鬥地,連續三個冬天都忙碌在高海拔的山坡上,連續三個春節都在山上度過,大規模種植了華山松和馬尾松等林木萬餘畝,讓荒山逐漸變成了青山,全村30多個和尚坡盡穿“綠裝”。1995年,海雀村獲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2014年,獲評為“全國生态文化村”等榮譽稱号。

護綠:三分靠種,七分靠管。植樹不易,護林更難。為了保護好全村人曆盡千辛萬苦種下的林木,從種下樹的那天起,文朝榮每天都會拎着鐮刀風雨無阻地走在巡山路上,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護着這來之不易的綠色。文朝榮還在海雀村組建了護林隊,制定了村規民約,30多年來,海雀村一萬多畝林場從未發生過山林火災和盜伐樹木現象。“這1.37萬畝山林,是全村人賴以生存的‘寶地’,正因為有它們,才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海雀人。我還活着一天,就要守護它們一天。”57歲的護林隊隊長王光德說。

用綠:“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的海雀,處處見綠,遍地生綠,綠色産業變成了綠色銀行,成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支柱。據統計,海雀村共有林地13700畝,林木經濟價值高達8000多萬元。截至目前,群衆已從國儲林項目中獲得收入410萬元;列入退耕還林1050畝,覆蓋農戶260戶,共獲得退耕還林補助收入126萬元。該村現已成為貴州省單株碳彙精準扶貧試點,50戶群衆22500棵樹參與單株碳彙項目,每年可增收67500元。

赓續“從苦甲天下到林茂糧豐”的紅色精神

“海雀巨變”,一切來得何其艱難,30多年時光裡,既有各個方面的大力幫扶,又有海雀人自身艱苦卓絕的奮鬥,更離不開海雀的“脊梁”、已逝老支書文朝榮日複一日的堅持和奉獻,他的精神将永遠激勵着廣大幹部群衆勇毅前行。

溯源:搬動貧困大山的“老愚公”。在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20多年來,文朝榮用其“老愚公”精神,積極帶領海雀村各族群衆,植樹造林、巡山護林,奮戰了幾十年,讓海雀人民脫離了貧困,過上美好生活。海雀人民敢于正視貧困、不畏艱辛、苦幹實幹、自力更生、不折不撓的精神,是挖掉貧困、落後、石漠化“三座大山”的不竭力量源泉,創造了自力更生、科學發展的“海雀扶貧模式”,鑄就了“中國反貧困的典範”。文朝榮帶領海雀村群衆以不屈的毅力向貧困宣戰的先進事迹,先後獲中央、省、市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 内涵:彰顯吃苦在前、先人後己、無私奉獻的共産黨員本色。文朝榮精神産生于改革開放特别是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産生于西部集中連片的老、少、邊、窮、高寒、深石山區在面臨生态惡化、人口膨脹、經濟貧困等世界性三大難題情況下,基層幹部帶領群衆戰荒山、鬥貧困、求生存、求發展的頑強拼搏中,産生于中國扶貧攻堅主戰場的奮鬥曆程中,産生于畢節試驗區踐行三大主題的精彩傳奇中,形成于第二批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為百年黨史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紅色曆史篇章。在困難面前,文朝榮首先想到的是群衆,心中始終裝着父老鄉親,用行動樹立了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

傳承:建設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赫章縣充分利用“海雀巨變”“文朝榮精神”等在黨領導下形成的紅色資源,全力打造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該基地正式成為省委組織部備案管理的5家省級黨性教育基地之一。目前,該基地采取現場參觀 微黨課、情景教學、體驗分享等方式,紮實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性教育和新發展理念教育等,讓“文朝榮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淬煉黨性、滋養初心、奮發有為。

開創“從傳統村落到産業興村”的美好前景

文朝榮老支書走了,但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海雀大地上,成為海雀不朽的精神内核。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雀村黨支部在老支書愚公移山精神的激勵下,團結帶領全村群衆朝着“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目标,積極探索特色産業發展新模式……

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海雀村充分依托萬畝林場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林下種養特色産業;大力發展農家特色餐飲服務産業、建設村集體農特産品超市,将當地民族服飾、核桃、土雞蛋等特色産品推薦銷售;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發展民族服飾加工,組織群衆自編自演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大遷徙舞”文藝節目;成立旅遊公司,采取“公司 基地 村集體合作社”三方合作模式,積極推出“惠民套餐”,讓基地學員“吃住在農家”,帶動群衆經營發展民宿經濟……鄉村振興,海雀不缺位,海雀必進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