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鄂爾多斯年薪60萬招中小學教師”的新聞,在網友的持續關注下霸屏熱搜,閱讀人數甚至達到了1.4億。
據新聞中的公告顯示,鄂爾多斯第一中學、第一中學附屬小學,此次針對清華、北大畢業生的招聘,給出的待遇可謂極具吸引力。
校方承諾,對清華、北大畢業生,實施年薪制,簽訂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萬(稅前),一次性簽訂5年合同,每人年薪60萬(稅前)。
此外,如果通過各項招聘考試且成績優秀,本科生将獲得1套80平米的住房或25萬元安家費;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曆則享受100平米免費住房或30萬元安家費。
優厚的待遇讓很多人看了眼紅。
但毫無意外,評論區依舊為能力重要還是學曆重要而争論不休。
甚至有人調侃,當初學習差的同學如今都成了老闆,那些曾經認真讀書的學生反倒在給他們打工。
但現實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高學曆,依舊是一個人能力最好的證明。
高薪酬、好待遇誰都想有,但得到這一切,則需要好學曆這塊敲門磚。學習好、學曆高的人,才是市場中最搶手的人才。
有一項調查顯示,碩士及其以上學曆的家庭,比高中學曆的家庭百萬富翁的比例高出30倍。
時間再往前推,2020年,華為201萬高薪招聘天才少年的新聞曾被全網圍觀。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EMT會議上決定為華為在全世界範圍内招20—30名天才少年,次年将招進200—300名。
同年,華為公布了8名頂尖學生的年薪方案,其中年薪最低的是89.6萬,最高為201萬。
甚至有消息稱,華為一位高管,級别為21級,月薪已達到27萬。
如此高的收入,令不少網友大呼羨慕。
有網友感概:“這些年輕人一年的收入,是我一輩子的收入了。”
追加評論中有人精準打擊:“看開點,其實是八輩子。”
調侃的背後,是一個不争的事實:實力創造價值。
你看,這個世界多公平,你有本事,就能獲得高額的薪水。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說得非常精辟:“一個人人生的高度,就是他腳下書本的厚度。”
知識代表着一個人的實力,而你的實力,就是你的價值。
在這個急速發展的時代,對知識的尊重從未改變過,知識對個人的影響,不僅是命運的改變,階層的跨越,還有視野的擴展,格局的提升。
請收起你的強盜思維
其實我們都明白,這是一個承認努力和付出的世界。
隻有在汗水面前,那些美好的東西才會對所有人表示公平與均等。
最近,一個有關華中師範大學食堂的視頻火了。
3億網友對“餐廳吃出圖書館的感覺”熱議不止,話題直沖熱搜。
視頻畫面顯示晚上8點多,偌大的學校食堂裡,滿是學習的身影,座無虛席。
有網友驚歎:“要不是看見了打飯的窗口,我還以為這是圖書館。”
連視頻的人都在感歎:“卷啊太卷了,食堂都變成圖書館了。”
不論是物質、健康還是美麗,但凡你想要的,都要有所付出,甚至流汗、痛苦。
對知識的敬畏,對努力的認可,對實力的肯定,才是這個時代對成功最好的诠釋。
知乎上曾有人問:“高學曆的人都很博學嗎?為什麼我感覺也就一般!”
下面有個回答直白又戳心:“因為無知,成就了自信。”
不知大家能否記得,微博上曾掀起過一場關于是否學英語、數學的辯論,甚至一度登上了熱搜第一。
一位網友如此寫道:“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項廢物技能。浪費了無數人力和财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呐喊的人,無非是那些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甚至有網友跟着附和:“學英語和數學根本沒什麼用,我長這麼大,也就買菜的時候能用到數學,英語更是浪費時間,我又不出國。”
也許總有人在不痛不癢地說讀書無用、學曆無用,但事實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知識、學曆、能力、資源、視野,就是你得到認可的資本。
沒有人生來天賦異禀,所有的傑出,不過是百煉成鋼。
你所得的,便是你應得的。
“躺平主義”“讀書無用”,都是不想努力的人口中最低級的騙局。
承受一分痛苦,卻要求十分回報,抱歉,這是強盜思維。
這個世界,永遠靠實力說話
“每天約1萬人取關鴻星爾克”的話題,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被衆人推上神壇的國産品牌,再一次走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幾個月前,河南一場暴雨,“破産式捐款”的鴻星爾克爆紅。
搶購潮一擁而起,導緻鴻星爾克的産品一度出現脫銷。
為了表示支持,甚至有顧客對店員說:“随便什麼賣給我一點就行,我就是想買你們的東西。”
沒錯,買什麼無所謂,就是想支持你們。
自7月23日之後,鴻星爾克的銷售業績一度猛翻52倍,一舉成為國貨頂流。
即便直播間的主持人喊啞了嗓子呼籲大家克制,别亂買,但依舊有數百萬人擁入直播間參與掃貨,幾乎是上一款,秒空一款。
但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
有數據顯示,近一個月,鴻星爾克在抖音、快手上的粉絲數,以每天近1萬人的數量遞減,流失粉絲總數近30萬。
當消費逐漸趨于理性,很多人選擇在喧嚣中退場。
有消費者表示:“會繼續支持鴻星爾克,但鞋子不像食物一樣需要頻繁購買。另外,商品在樣式和質量上也确實有待提升。”
鴻星爾克的總裁吳榮照也在個人社交平台表示:“我和我的企業隻是中國千千萬萬個埋頭創業的企業之一,希望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做好一名創業者的本分。”
爆紅,是運氣;持續發展,則需要實力。
《東方110》的節目裡,講述了一個“拆二代”的故事,看完令人唏噓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叫阿榮,是一位上海人。
他擁有一套位于南橋的房子,父母的老房子拆遷之後,又分得了兩套。加上父親工作單位分到的拆遷補償,阿榮手握三套房子以及大量現金,被觀衆稱為妥妥的人生赢家。
優渥的條件似乎讓他已經不能适應上班的辛苦,阿榮将30萬投入股市,由于完全是個外行,他很快就賠了個精光。
阿榮轉頭又迷上了賭球,剛開始運氣不錯,賺了幾萬塊錢,于是越賭越大,最終輸得一分不剩。他将名下的房産全部抵押,還因借高利貸欠下近200萬的債務。
三套房子、現金積蓄,全部都灰飛煙滅。
網上流傳過一段很有名的話:
“你永遠賺不到超過你能力和認知範圍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的錢,最後肯定又會靠你自己的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是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永遠依靠運氣,那些靠運氣賺到的錢,遲早會因為實力不夠而輸掉。
社會學有一個詞叫“馬太效應”,大緻意思是:厲害的人會越來越厲害,而弱者則會越來越弱。
在今天這個大家都越來越務實的年代,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馬克·吐溫曾說:“所謂壓力,其實是自身能力不足;所謂困難,其實是自己本事不夠。”
這個世界所有的高枕無憂,背後都是有充分準備的。
每個年紀都有每個年紀對應的重要事情,而每件事,都需要你腳踏實地去落實。
學生時代,就請認真學習;職場歲月,就請盡心盡責。你要明白自己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然後努力地做好它。
隻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在下一個年紀裡,盡可能地過上随心所欲的生活。
《黃金時代》裡說:“人的一生,可以自己選擇的事情非常少。我們沒法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愛,怎麼活。”
時間從來不會美化結局,它隻負責見證。
這世上,大路依舊會通向羅馬,但要想找到自己的那條路,就一定需要花費力氣,全情投入。
共勉。
作者 :麟郎,一個路見不平,也想一聲吼的弱女子。想用炙熱的文字,聊聊這并不靜好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