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9 04:16:26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要認為農村老人文化低、見識少,他們說的話就沒有道理,其實他們很多的語言都是經典、是他們一輩子生活磨砺的經驗總結,他們說的有些話,還是農民老祖先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科學道理,所以對于農村老人說給你聽的一些警示性語言,不能忽視,應該引起重視。

馬上就到7月,又有農村老人說了,從7月份開始,在七、八、九這三個月中,要分别盡可能别惹3種動物,否則,可能會給你和動物都帶來不必要的傷害。那麼,農村老人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分别是哪3種動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1

一、7月别惹馬蜂

說到馬蜂,我相信沒有農村人是不知道它的,馬蜂的毒性,讓人害怕,它蜇人後的痛感,我是深有體會。記得還是在小時候,我和幾個小夥伴去農村的野外割豬草,看到樹上挂着一個很大的馬蜂包。

我就和小夥伴們比賽誰能用石頭把它打下來,可是在打蜂包的過程中,我不知什麼時候被馬蜂蟄了一下,腦殼上很快就起了一個大包。哭哭啼啼回到家裡,把老娘吓了一跳。隔壁的小媳婦那段時間正好在哺乳小孩,于是老媽就請小媳婦援手,把她的乳汁滴在我頭上的大包上。

我也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效果,反正在農村人的眼裡,乳汁是可以解馬蜂毒性的。應該疼了半天,我才慢慢緩解了,從那以後,馬蜂在我心裡,就留下了陰影。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2

所以大人總是會告誡我們,别去打馬蜂包,對于7月份的馬蜂更要躲遠點,千萬别惹。那麼為何7月份的馬蜂更不能惹呢?原來這與馬蜂的生長特性有關。

每年7月,是馬蜂的集中繁殖期,在這個時間段,馬蜂的數量較多,而且出于動物的“護崽”特性,這時候的馬蜂更加警惕、攻擊性也比平常增加很多。它們會把警戒範圍擴大到圍繞馬蜂包環順10多米開外,如果此時有對馬蜂包出現威脅的事情或事物出現,馬蜂就會群起而攻之,甚至會追逐到百米以外。

所以7月份的馬蜂不要惹,這是有道理的,馬蜂的毒性很強,如果同時被多隻馬蜂蟄傷,那是很危險的事情。因此村裡的老人們每年到了7月,都會告誡村裡的年輕人和小孩遠離馬蜂包,不要招惹馬蜂。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3

二、8月不惹毒蛇

蛇也是讓人害怕的動物,由于它行動的敏捷性和快速性,在我心裡,對它也是有陰影的。特别是在夏天,蛇會經常出來活動,所以每次到地裡,我都會小心翼翼的,生怕與蛇遭遇。

那為何8月的蛇不要惹呢?這是因為蛇有2種:一種是卵生、另一種是卵胎生。其中卵生蛇的危害問題不大,主要是卵胎生蛇,因為它主要集中在8月産仔,産仔後的蛇性情會發生較大變化,攻擊性會大幅增強;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4

另外蛇在10月份就會逐漸進入越冬模式,所以從8月份開始就要大量捕食食物、積累越冬所需的營養,所以也會增加蛇的攻擊性。

所以8月份的蛇是很危險的,我們看到後能躲就躲,千萬不要輕易去惹它,更不能去傷害它,因為有一些蛇也是保護動物,免得自己不小心違反了相關規定。同時這時候如果被毒蛇咬上一口,也是會有生命危險,非常不值得。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5

三、9月别碰黃鳝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有的人會有疑問:黃鳝是美味的魚類,難道還會咬人不成?答案是:對的,黃鳝的确也會咬人,但是我們所說的9月的黃鳝别碰,并不是指它會咬人,而是從9月的黃鳝沒有多少食用價值和黃鳝需要可持續發展壯大這兩個方面來說的。

黃鳝也是一種食肉性的魚類,所以它在任何時候都會咬人,隻不過它的這個特性對人類的危害不足挂齒、無須擔心。

但是9月份的黃鳝沒什麼吃頭了。因為黃鳝在6~8月繁殖,繁殖期結束後它就會變性,雌性黃鳝會變成雄性黃鳝,同時黃鳝的體型也會變小、肉質變差,吃起來就沒有其他時段哪種鮮香味了;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6

另外9月份黃鳝幼崽還沒有長大,需要成年黃鳝的守護,如果這時候我們大量捕殺成年黃鳝,那麼幼年黃鳝得不到保護,就會被一些天敵吃掉,造成黃鳝群無法壯大。所以對于9月份的黃鳝,我們就不要再去捕食了,留下它們休養生息。

總之,農村老人以上的告誡,雖然出自于生活實踐的總結,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也存在很大的科學道理,我們對于這樣的告誡,還是應該接受。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有句農村老話早已提煉總結并流傳至今,那就是“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鳝碰不得”,相信大家也聽說過這句話!

對動物要有敬畏之心(對3種動物你要敬而遠之)7

您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分享您的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