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很多魚友都在問養魚老道,魚兒的飼養密度到底應該多大,我的水質為什麼永遠也搞不清啊?養魚老道隻能夠憑借多年的經驗,關于魚兒的飼養密度大體上作以回答,但是并不會很準确,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邊牽扯了太多的因素。
比如說有的魚友會問:我有一個一米的魚缸能夠養殖多少條地圖魚?這樣子的問題真的讓我無從下手,更有甚者直接就問我,一米的魚缸能養殖多少條魚?暈啊,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要養殖什麼魚,讓我怎麼回答?
雖然說有一個所謂的公式,就是一公斤水養殖一公分魚,但這隻是個大體的考量,并不是太過準确的數字,對于小型的觀賞魚是絕對的可以的,對于大型魚的幼魚這個理論是不合理的。
很多的新魚友對于養殖觀賞魚的密度會以什麼為準呢?會以魚兒缺不缺氧為準,這樣子的做法也對,但是并不完全正确,因為如果我們以魚兒是否大量的浮頭來判斷魚兒缺不缺氧,等到我們發現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晚了。
那麼,我們以什麼标準來衡量魚缸裡的魚兒養殖密度過大了呢?
養魚老道感覺,我們要用綜合的判斷方法來看,除了以上判斷因素之外,我們還要以魚缸内殘留的雜物是否過多和魚缸的水質是否能夠永遠的保持住清徹為準,特别是對于新魚友,這種辨别方法會給我們的以後省去許多的麻煩。
有的魚友會說了,根據水質買魚那是不可能的,隻有魚兒進缸了,我們才能知道水質的好壞,那個時候早晚了,如果魚兒養多了,我們又該怎麼辦?
如果是我們飼養的魚兒過多,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據購買的魚兒數量來調整過濾和水質,一般的可分為四種情況:
一、魚兒入缸後水質清澈如新,魚兒狀态也很好
這種情況之下就說明我們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比較的合适,為什麼說比較的合适,因為還有魚食投喂這個因素,如果加上魚食投喂,魚缸的水質仍然保持良好,那麼我們的飼養密度才算是真的合适。
二、魚兒入缸很好,但是很快的水質就開始渾濁
這個問題有可能就是我們的硝化系統還沒有建立好,我們需要通過加強過濾,增厚濾棉等措施來作适當的調理,大家一定要先把主要的問題放在物理過濾上,新魚進缸強大的物理過濾才是基礎。
我們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魚兒有病,這個也需要我們仔細觀察。
三、投喂魚食一天之後,水質開始渾濁
這個時候我們也不必驚慌,我們首先要檢查魚食的質量問題和投喂量是否過大,如果魚兒的密度不太大,投喂少量的魚食不可能水質就會混濁,這個影響的概率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如果就是因為魚食投喂過多導緻魚兒糞便過多從而污染了水質,我們可以适當的抽底,幫助一下物理過濾就可以了,以後酌情去減少喂食量和投喂次數。
四、水質永遠搞不清了
養魚老道可以負責任地說,這種可能性基本上沒有,但凡懂點養魚知識的都不可能在自己的魚缸裡無限量的加魚,大體上的飼養密度我們還是有數的。
無論我們怎麼養那也沒有魚店裡養殖的的密度大,最終的原因還是出在了過濾系統和喂食上,适當的提高換水頻率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最終我們隻有通過不喂食,才能夠保證住魚缸水質清潔的話,那麼我們還是适當的減少飼養密度吧,這可是别無他法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