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

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5-10 14:55:5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人們挂鐘馗像,迎鬼船,躲午,懸挂艾草,遊百病,佩香囊,賽龍舟,飲用雄黃酒、吃五毒餅、包粽子,舉辦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傳說也很多: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應該都不是端午的源頭。

今天我從文字源頭說端午。

午讀作wǔ,象形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舂杵,引申指抵觸,違逆,借作"五"而指縱橫相交,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七位,還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馬"等。

中國先人觀天文,理人事,認為天地之道,在于陰陽變化,火為純陽,水為純陰,五行轉換,創造萬物。天為陽,地為陰,一年有十二個月,陰陽也在變換之中,四月為純陽,十月為純陰。午即是陰陽轉化的節點。《儀禮》:“度而午”,注雲:一縱一橫曰午。《說文解字》有注:“四月純陽,五月一陰屰陽,冒地而出,故制字以象其形。”意思是說,四月是純陽時節,五月開始,陰氣從地下冒出,逆勢上升。舉個例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生于四月十四,号就是“純陽子”。

一天之中,也有陰陽變化,平時講的“午時三刻”,午時指11點到13點,午時三刻就是接近12點的時刻;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五是序列的中點,五與午音同意同。

再看看,古人創造的有“午”漢字:杵(chǔ),鐵杵磨成針,(舂杵);忤(wǔ),忤逆之徒,(叛逆);迕(wǔ),迕仵(wǔ)(不順從);仵wǔ,仵作(舊時官府中檢驗命案死屍的人);旿[wù],明白、醒悟,這個字不常用,但是意思還在,“午”能見太陽,不就是醒悟嗎?

最有意思的是許,它的本意是聽,聽什麼,聽不和諧的聲音。看看這些詞語:不可不許,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默許,允許。陰陽交彙,意見不和,才有“許”與“不許”。許還做姓,許姓的先祖是許由,堯舜時期的賢人,堯帝敬重他的德能,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隐居箕山;後來,堯帝又請他作九州長官,他到颍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你看看,這個姓氏,也有聽不同意見的意思啊。

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從文字起源說端午節)1

回過頭來,看端午,就是自五月起,陰氣逆勢上升,陰陽交彙的開始。陰陽交彙,疾病易生,喝雄黃酒,挂艾草,用蘆葉包粽子,貼鐘馗,都是古人趨利避害,保護自己的方法。至于紀念屈原等傳說,是對這個節日的豐富,賦予它更多的精神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