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老王是小區的保安,從事這一行已有7年時間,日子雖然清閑,但長時間的站立也讓他的腿上爬滿了“小蚯蚓”。
“患上這個病已經有一兩年了,大熱天都不敢穿短褲,因為怕别人看到我穿絲襪會嘲笑我,更何況幹我們這行的,不能讓業主有什麼不好的印象。” 确診了下肢靜脈曲張後,老王每天都需要穿着彈力襪來減緩腿部帶來的不适感。
腿上的“小蚯蚓”,究竟是什麼靜脈曲張俗稱“蚯蚓腿”,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在各種血管疾病中,靜脈曲張所占比例超過90%,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的姿勢(尤其是站立),造成血液蓄積在下肢,久而久之,下肢靜脈瓣膜就會受損導緻靜脈壓過高,最終形成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不僅影響下肢的美觀,還影響生活質量,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博士生導師沈晨陽主任醫師表示,靜脈曲張看似隻是外觀上出現變化,不痛不癢的,但其實靜脈曲張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危害。
單純的下肢靜脈曲張跟下肢靜脈壓力增大有很大關系,除了先天性的靜脈壁薄弱,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職業特性都會誘發靜脈曲張,比如久坐久站。
而這就導緻了從事的職業需要久坐久站地成為了靜脈曲張的高發人群,比如司機、教師、醫務工作者等,當血流受到重力的持續作用就會導緻返流,而返流的血液會對靜脈瓣膜造成壓力,時間一長,就會破壞靜脈瓣膜,産生靜脈高壓,從而發展為靜脈曲張。
其次,老人也容易被靜脈曲張找上門,這是因為老人的血管彈性低,血管壁張力下降,靜脈瓣膜就會因此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不全,從而導緻靜脈曲張的出現。
除此以外,女性在妊娠期也會出現靜脈曲張,當腹部壓力增高時,也會導緻靜脈瓣膜破壞,從而造成靜脈曲張,而一些後天因素,如肥胖、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也會使靜脈瓣膜承擔過度的壓力,最終導緻靜脈曲張。
可見,靜脈曲張的發生率是非常高的,然而,很多人出現靜脈曲張時卻不以為然,認為隻不過是小問題,沈晨陽醫師則表示,靜脈曲張絕非是小問題,一旦出現了,一定要及時醫治,千萬不要忽視不管。
“痛”和“癢”是靜脈曲張的兩個危險信号
靜脈曲張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症出現的,最常見的就是下肢大隐靜脈曲張,主要是因為大隐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其次,靜脈曲張有兩個危險信号,分别是疼痛和瘙癢。
疼痛:事實上,輕度的靜脈曲張很少會有疼痛的出現,或者是在勞累後會下肢會出現酸脹、沉重等感覺,隻需要把腿擡高,休息一段時間就可以得到緩解。
但如果是嚴重的靜脈曲張,則會在靜脈曲張部位出現持續劇烈的疼痛,并且越活動疼痛就越加重,這種情況下,意味着血管内血液的淤滞已經很嚴重了,而如果在疼痛處還出現紅、腫、熱,則說明淤滞部位已經發生了血栓,也就是出現了血栓性淺靜脈炎,這種情況下是非常危險的,需要盡快到醫院,醫生會根據靜脈曲張情況給予治療方法,嚴重的話需要手術。
瘙癢:一旦淤滞情況嚴重時,衰老死亡的細胞就無法運走,占據了空間,新鮮的血液運送不進來,皮膚就無法正常進行新陳代謝,久而久之,皮膚就會變差,出現變色或是瘙癢,如果情況再嚴重,就會出現濕疹甚至潰瘍,形成“老爛腿”,不僅患者本人會很痛苦,治療起來也比較難。
所以說,一定要及時關注靜脈曲張的情況,一旦出現這兩個危險信号,應當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千萬不要抱着“無所謂”或是“忍一忍”的心态。
那麼,靜脈曲張該如何治療?
靜脈曲張,治療切勿“等等看”
臨床上,醫生會根據靜脈曲張的程度,為患者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張紅主任醫師表示,目前來說,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案主要有三種。
僅有皮下細小血管擴張:如果靜脈曲張隻是皮下細小血管發生擴張,可以選擇保守治療,無需手術,比如穿靜脈曲張彈力襪、減少久坐久站、堅持運動等,可以有效緩解靜脈曲張的進展。
僅有血管迂曲,擴張不明顯,無明顯不适的:對于早期輕度靜脈曲張患者,可以選擇細針注射泡沫硬化劑的治療方式,以此來閉合已經發生擴張的曲張靜脈,不僅可以避免曲張靜脈剝脫手術遺留下的疤痕,而且費用也不高,最重要的是,這個治療方式僅需在門診即可完成,患者不需要住院。
中度靜脈曲張,下肢血管迂曲突出如蚯蚓狀:如果出現中度靜脈曲張,則需要通過射頻或是消融,通過穿刺擴張的大隐靜脈,把頭端發熱的導管送到曲張的血管内,通過發熱、發射激光等方式,對曲張靜脈進行閉合治療。
随着工作壓力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都面臨着靜脈曲張的“騷擾”,及時關注并積極治療,才能避免靜脈曲張給身體帶去更嚴重的危害。
#39健康超能團# #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 《腿上長“蚯蚓” 小心患了這種病!》.廣州日報.2020-11-18
[2] 《靜脈曲張——“痛”和“癢”是兩個危險信号》.健康時報網.2017-01-12
[3] 《20%成年人會發生靜脈曲張 久坐族要防"蚯蚓腿"》. 中國新聞網.2015-04-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