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那岩;歡迎來到本期科技美學。
從第一次見到Galaxy Fold一代到如今,折疊屏手機量産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但實際上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折疊屏手機這一品類還是非常神秘的,遠遠沒能達到普及的程度。
過于高昂的售價和相對比較脆弱的屏幕,在大多數地方折疊屏的樣機都是安安靜靜的躺在玻璃櫃子中,連讓消費者把玩的機會都沒有。
那麼現階段的折疊屏手機表現到底如何呢?我們把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三台折疊屏手機——三星Galaxy Z Fold 2、小米MIX Fold、華為Mate X2當做主力機都使用了一段時間,來看看現階段折疊屏手機的體驗到底怎麼樣。
外觀&重量&手感
三星Galaxy Z Fold 2、小米MIX Fold、華為Mate X2都采用了内折方案,日常使用時,内屏不容易刮花,但也對保護膜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看視頻和處理工作文檔,可折疊的大屏幕可以提供更大的顯示面積和更好的沉浸感。
外觀方面,三星Galaxy Z Fold 2在不展開的狀态下更像是一台“小屏旗艦”,外屏的邊框控制的非常不錯,背部磨砂材質與亮面金屬的過渡效果也非常精緻。
小米MIX Fold的外屏比例非常修長,像一個大遙控器一樣,四周邊框也非常寬,看起來不那麼“聰明”,有點難以适應。背部材質也比較容易沾染指紋,但質感确實不錯。
華為Mate X2的外屏是最接近正常手機的一款,出色的邊框控制和屏幕比例能夠讓我們願意去長時間的使用它的外屏,當然除了華為家族化設計的大挖孔比較破壞視覺效果。
背部同樣是亮面材質,我們手中這款冰晶藍對指紋的抑制效果相對更好。
此外,華為随機還附贈了背闆素皮全包保護殼,小米則是附贈電鍍邊框保護殼,三星則出廠自帶邊框貼膜。
三款機器的轉軸鉸鍊部分設計都有着明顯的差别,小米類似之前的Galaxy Z Fold第一代,在開合時并沒有做限位處理,開屏後無法懸停使用外屏,顯示屏幕自動轉入内屏;
合蓋時華為隻有在35度左右開合角度時可以人工懸停,并且可以使用外屏,可以做簡單的手機支架;而三星可以在開合90度範圍内使用外屏,開合超過後顯示自動跳轉至内屏;鉸鍊方面:華為鉸鍊閉合時縫隙是最小的,從測試中可以看出除去華為三星和小米都有明顯縫隙,并且平放在桌面時,上下機身邊框在視角上并不水平。
展開折疊屏開合的手感方面,三星因為有懸停功能的表現是最好的,華為也不錯,開合力适中,小米則在合蓋處有較大的的磁力比較大,打開後手機直接彈開,展開開合時的鉸鍊部分咬合的聲音和手感也相對有點廉價。
内屏材質方面,華為和小米是CPI塑料薄膜,這種材質彎曲性能較好,不容易破碎,同時成本也比較低。但質地偏軟,比較容易留下劃痕,透光性也不如玻璃材質。
而三星則采用的是自家研發的UTG超薄柔性玻璃材質,透光率更好,硬度、耐磨性也都要優于CPI材質,但成本較高,量産難度也更大一些。
内屏的折痕方面,這三款手機我們都用過一段時間,已經不再是最初的模樣了。華為這兩道淺淺的折痕日常使用并不明顯,息屏及大多數場景下你都感受不到折痕的存在。
三星和小米這一道折痕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如果是在彩色背景下,正面來看這條折痕其實也不會産生太多影響。
我們再來通過不同具體的折痕表現我們一起在多角度和顯示狀态下背景感受一下這三款折疊屏的折痕情況。
手感方面,說實話三款機型的表現肯定都不算出色。三星折疊厚度為16.8mm,重量282g。小米折疊厚度17.2mm重量317g。華為折疊厚度最厚處有14.7mm,重量295g。如果你也像我們一樣買了這三台折疊屏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紮緊腰帶,做好長時間手握的準備,前人經驗,别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屏幕
屏幕部分小米和華為的内屏沒有配備攝像頭,不能用内屏進行視頻通話,但顯示效果更完整,三星内屏則采用挖孔設計,保留了内屏視頻通話的可能。
我們先來看一下屏占比測試,外屏屏占比方面華為最高達到了81.5%,小米最低隻有68.7%。
内屏屏占比部分,三星雖然是打孔屏,但邊框控制的最好,屏占比最高達到89.2%,華為和三星差距不太大,小米最低隻有86.4%排名第二,小米依舊表現穩定。
亮度部分,外屏方面三款機型的手動最高亮度比較接近都在450nit左右,其中小米的亮度最高,華為稍最低。
強光下的激發亮度,小米外屏最高達到了767.43nit,三星689.01墊底。
内屏亮度方面,華為的手動亮度最高,來到460nit,小米417nit最低。
強光下的激發亮度,三星最高698.50 nit,華為的亮度最低,隻有542.37 nit。
接下來我們使用内屏來播放HDR10 杜比片源進行測試
HDR視頻測試中,我們開啟最高亮度,使用自帶默認播放器默認播放,小米因為有AI顯示調節,畫面更為銳利,三星暗部細節略有缺失,但整體更為真實,同樣華為的表現也較為不錯;
我們再來說一下視頻的顯示面積。在正常播放2:1視頻時從測試中可以看到外屏中,華為的顯示面積最多和日常手機顯示并無太多變化;
其次是三星和小米,兩邊都有較大的陰影面積;切換至内屏顯示下,通過對比可以看到,三台折疊屏的實際觀影顯示面積确實比普通手機要多一些,但上下也有更多的黑邊,小米的上下黑邊總體來說較小,顯示面積也最多,其次是華為和三星;
當然,在默認播放器中,三星和小米均有強制全屏及拉伸剪裁選項,開啟後可以全屏顯示,但畫面比例均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形,并不是特别實用;
屏幕刷新率方面,華為内外屏都是90Hz刷新率,兼顧了内外屏的使用體驗。
三星外屏60Hz,内屏120Hz,内屏體驗相對比較出色。
而小米外屏90Hz,内屏60Hz,小外屏給了高刷新率,内屏卻沒有,這樣的配置顯得有些奇怪。
華為内外屏均支持DC調光,三星則是内外都不支持,而小米這裡延續了刷新率的思路,外屏支持,内屏不支持。
關于折疊屏的關于這三台折疊屏内屏果凍效應問題,日常使用中感知并不明顯,這裡的果凍效應是指由于折疊屏在屏幕滾動時,屏幕兩側的反應速度不同,會導緻畫面顯示不同步的現象,這種現象也被稱為“果凍效應”。
我們通過慢動作來看下三款手機的果凍效應問題。
顯示方面,這麼大的屏幕,不拿來玩遊戲有點可惜,但是由于折疊屏的特性,玩遊戲時如果指甲稍有用力,就會使屏幕留下劃痕,這裡我們簡單看一下顯示畫面。
我們來看一下三款折疊屏的内屏在遊戲方面的支持情況。在王者榮耀的畫面顯示上,在同一位置下,三台手機相較于普通手機,遊戲橫向畫面均有裁切,小米的總體裁切範圍相對最小,華為橫向畫面裁切較多,但縱向顯示畫面要比其他兩台機器更廣,三星正面攝像頭區域顯示雖有缺失,但整體畫面顯示面積也較為不錯。
首先此次是《和平精英》,和傳統全面屏手機iQOO 7比起來,與王者榮耀的測試表現一樣,三款折疊屏左右兩側的顯示畫面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裁切,但上下的視野部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
左右裁切部分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為華為、小米、三星,上下擴充幅度最大的同樣是華為,其次是三星,最後是小米。
在《王者榮耀》當中依舊如此。上下部分顯示更多内容,但左右受到裁切。
在《爐石傳說》當中,幾款機型的表現也出現了問題,三星上下不顯示内容,導緻屏幕利用率很低,甚至不如傳統全面屏機型顯示内容大。
華為則是把畫面拉伸填充,左右兩側顯示畫面不全,有些内容顯示不到。小米在《爐石傳說》中的表現最好,顯示的畫面内容最全。
相機
主攝樣張中,開啟ai模式的情況下,華為的畫面最接近肉眼觀察的效果,放大至遠處,華為解析力略強與其他兩台。但三星的畫面處理比較讨喜,整體寬容度也相對不錯。
10倍長焦樣張中,華為的畫面效果和解析力明顯優于三星和小米,無論細節的保留還是畫面顔色的控制,都有很好的表現。其次是小米。
再看超長焦樣張,三星、小米最大支持10倍和30倍混合變焦,我們手動放大至與華為相同的100倍,這時長焦鏡頭的優勢顯然易見。
在夜景測試中,三台手機均不開啟超級夜景模式的情況下,小米色彩還原準确,畫面亮度最高,三星的畫面明顯亮度不足。
放大來看細節,華為細節最多,小米塗抹痕迹較為嚴重,三星噪點明顯。
在開啟超級夜景模式之後,三星和華為畫面有明顯改善,小米畫面提升并不明顯;總體來說小米和華為表現更好,三星的表現就稍遜一籌但燈光壓制的不錯。
在防抖測試中,在均未開啟防抖的條件下,三星的防抖表現最好,畫面最為穩定。
小米表現次之。華為肉眼可見有明顯的抖動。畫面色彩上,華為畫面飽和度最高,從左邊樹叢中可以看到三台機器中,三星的寬容度更高,畫面層次也更多,小米次之。
開啟防抖模式的情況下,小米表現最好,三星次之;但小米的畫面電子殘影效果明顯,同時裁切範圍更多;
三台手機中,小米有超級防抖pro模式,開啟超級防抖pro之後,小米的畫面相較于之前得有很大提升,同時取景範圍也更廣。
大屏支持
折疊屏最大的亮點就是這塊大屏幕,但安卓生态對于平闆等大屏設備的支持不佳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HD應用屈指可數,所以現階段不能寄希望于軟件适配,隻能看一下各家廠商在系統層面帶來了哪些針對大屏設備優化的功能。
我們先看一下系統自帶軟件對于大屏的适配情況。
三星在這方面的表現最好。聯系人、短信、時鐘、文件、日曆都做了适配,但設置界面卻是簡單的拉伸。
華為和小米在短信、郵件和設置界面進行了分欄視圖的适配,但其他軟件目前還沒有進行優化。
再來看一下常用第三方應用的适配情況上。
三星對于第三方應用幾乎沒有進行什麼優化,所以軟件都會變成拉伸狀态,由于内屏屏幕比例的原因,大部分軟件看起來都會比較奇怪,顯示内容雖然更大,但是信息卻顯示更少。尤其是微博這種應用,不僅内容少,遇到豎向的圖片還會顯示不全,隻能顯示一半,需要上下滑動來看。
華為和小米都擁有平行窗口功能,可以将大屏利用起來。尤其是在使用電商軟件時這個功能還是非常實用的,左邊選商品,右邊浏覽詳情頁。微博也可以看更多内容了。
不過支持的軟件有局限性,也需要在設置中自己選擇是否打開,效果上也不如iPad上單獨優化過的大屏應用。
而且“微信”APP華為是進行平行視界适配的,小米目前還沒有進行适配。
關于内外屏切換使用的情況。三星在默認狀态下合蓋自動鎖屏,需要在設置—顯示中的“在外屏上繼續使用應用程序”選項裡設置好合上手機外屏繼續使用的應用程序,才可以在合蓋後繼續用外屏來使用程序,在如果是在主界面的話,合蓋還是會自動鎖屏。
華為合蓋後軟件都可以在外屏繼續使用,包括在主界面也不會直接鎖屏,操作非常連貫。
小米需要在設置中關掉“合蓋後鎖屏”的選項,但和三星一樣,主界面合蓋還是會自動鎖屏。
在分屏使用應用方面,三星的花樣還是比較多的,喚醒方式比較簡單,側面抽屜直接喚醒。
可以左右分屏,還可以上下分屏。窗口加上分屏最多可以同時操作四個應用,嗯...但我想大概沒人會同時用到這麼多軟件吧。
三星還支持調整分屏比例,還可以兩個分屏應用合并成一個後台同時調取。點擊分屏上方的導航欄可以看到很多功能,比如把應用單獨窗口化展示,還能調節最小化或者放大,或者調節應用的透明度。點擊到每個應用的上方導航欄,導航欄會變色告訴你目前在操作的應用是哪個。這時候使用手勢左滑還是右滑返回都是在操作你當前使用的軟件。
華為分屏喚醒方式也很輕松,從屏幕側面滑動,手指停留一下就可喚醒。華為的分屏支持左右分屏,也可以使用小窗模式。在分屏模式下左手滑動返回操作左側屏幕軟件返回,右手滑動回操作右側屏幕軟件返回,操作非常直觀。分屏模式時應用上方也有導航條,點擊沒有反應,拖動可以選擇當前軟件以分屏或小窗模式切換運行。
小米的分屏喚醒有點繁瑣,在應用後台界面長按你需要分屏的應用,點擊分屏選項,然後再選擇另一個應用,進入到分屏模式,目前分屏功能還存在一點小bug,需要等待後續的優化。
分屏應用上方也有導航條,和三星的操作邏輯一緻,導航欄會變色告訴你目前在操作的應用是哪個。
另外小米還有個掌上PC的模式,進入之後就類似于電腦的界面。
軟件會以窗口化的形式運行。在文件管理當中拖動圖片到聊天界面,圖片會直接發送。還可以将圖片拖到WPS當中進行編輯。對于辦公人群來說這個功能應該還算是比較實用的。不過PC模式下這個浏覽器其實還是手機自帶的浏覽器,打開的網站也都是默認手機版的網站。
充電續航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這三款折疊屏的充電情況和續航表現。
小米MIX Fold的充電規格最高,支持67W有線,華為Mate X2支持55W有線充電。三星Galaxy Z Fold 2就比較經典了,25W有線,不過三星支持無線充電以及反向無線充電。
電池容量方面,三星和華為都是4500mAh電池,小米則是5020mAh。
我們使用手動最高亮度、最高刷新率的情況下,動态浏覽網頁半小時、1080p 60幀高清錄像半小時、試玩HDR畫質和平精英、極高畫質原神 各半小時,得出續航數據如下:
外屏部分,小米剩餘電量59%,表現最高,華為剩餘電量51%,在三款設備中最低。
内屏部分,三星表現最好,剩餘電量38%,小米和華為則都剩餘了26% 的電量。
有線充電方面,小米的充電時長最短,52分鐘充至100%,有線充電最大功率達到54.96 W;
華為排在第二,59分鐘達到100%,有線充電最大功率46.20W;三星用時最長,86分鐘充滿,有線充電最大功率22.65W。
總結
在綜合測試體驗了這三款折疊屏設備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三款産品設計思路是很不一樣的。
三星有着非常優秀的高素質高刷新率内屏,以及優化非常棒的系統應用。顯然三星是希望你在大部分時間都在使用這塊内屏的。但在第三方應用的支持方面目前還沒看到三星有什麼動作,表現不及國産折疊屏廠商。
華為的内外屏體驗是相對比較統一的,外屏在刷新率、素質和尺寸上都接近一款主流機型。内外都兼顧了不錯的使用體驗,這塊外屏也是三台機型當中我們最願意去使用的外屏。更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剛發布時這款産品的價格十分誇張,但目前已經現貨,不過售價依舊是這三款産品當中最高的。
小米的折疊屏發布的最晚,在吸取前人經驗之後也少走了很多彎路,但内屏的可用性和鉸鍊部分的設計還需要小米後續産品中好好的叠代一下,當然優點就是小米的折疊屏是這三台當中最便宜的。
我們再放眼整個折疊屏領域,這個奢侈的大玩具好像還并不是那麼美好。高昂的價格、脆弱的屏幕、沒辦法适配的第三方應用讓這塊内屏的利用率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用起來也沒那麼爽。
不過好在這些問題還能看到解決的希望。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今年下半年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折疊屏的賽道中來,三星也即将完成新一次的産品叠代。随着玩家越來越多,屏幕的成本和一些技術問題相信能在很短的時間内解決。
成本和售價下降,願意去嘗鮮的用戶逐漸增多,軟件開發商們也會慢慢注意到這部分用戶,來慢慢解決軟件适配的問題。
你應該會記得,在你第一次用智能手機滑動屏幕、第一次打開軟件的感覺。也可能會想到第一次把“電腦”捧在手心的快樂,或者,每一個泡在論壇貼吧,折騰着刷機的日子。
現在的折疊屏是不是也很像那些智能手機還不太成熟,廠商和用戶都在懵懵懂懂中探索的階段呢?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内容了,我是那岩,這裡是科技美學,我們下期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