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農業是一個以營利為目标的生産活動,又是一個能兼顧環境效
益或不對環境施加負面影響的生産活動,但它不會把環境效應和經濟效 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更不會把環境效應放在優先位置上。
也就是說,生态農業在持續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标的同時,确實會産生
兼顧環境效益或不對環境施加負面影響的效果,但這絕不是其履行社會 責任使然。
。
因此,以現行主導農業類型存在缺陷和生态農業對環境具有友好性,
作為發展生态農業的依據,并不是很适宜的。
生态農業能否成為主導農業類型,既不取決于現有的主導農業類型
有多少缺陷,也不取決于生态農業有多少優點,而取決于它與其他農業類型相比是否具有更強的市場競争力或比較利益。
隻有當廣大消費者形成了選擇有機食品或無公害食品的偏好,并願
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的信号通過市場傳遞給農業生産者,而生态農業 技術又能使生産者形成更有利可圖的資源配置,生态農業才會逐漸成為 主導農業類型。
生态農業将以何種速率替代現有的主導農業類型,主要取決于生态
農業技術的競争力、适用性和可推廣性,以及生态農業技術信息傳播和淮 廣體系的完善程度。
無論是經濟發展階段的提升,還是農産品質量需求的提升,作為促進
生态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無疑是很重要的。
但最為重要的是生态農業能給生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經濟效益,這
是生态農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内部條件。如果沒有更高的經濟效益,生态 農業就不可能成為主導農業類型。
生态農業是一種結構和功能更為優 化、能更為充分地利用自然生态環境的功能,從而使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
産出的農業資源配置模式和農業再生産循環。生态農業的發展過程,是 以經濟效率更高的農業生産系統替代經濟效率相對較低的農業生産系統 的過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