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4-29 14:40:18

接上節

上節我們說到《鐵塔淩雲》,一般将它的出現開創了“粵語歌時代”,但能将它出版的年份1974年視為這個時代的開啟日嗎?

我說不能,因為《鐵塔淩雲》有名固然有名,有影響力也自不必說,但真的要說到開創一個時代,需要等另外一首歌。

這是因為,《鐵塔淩雲》的歌詞就是中文書面語,不會粵語的内地人一樣能看懂

什麼意思呢?

在這裡,我的觀點可能和大部分音樂史學者的觀點不一樣。我個人認為,《鐵塔淩雲》隻是用粵語發音演唱的歌,而非用粵語寫作歌詞的歌。

而我們要等的那首歌,一定是粵語發音、粵語入詞

它是哪首歌?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就說過它了:1974年,仙杜拉,《啼笑因緣》。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

按我個人的觀點,這支歌一定要進入粵語樂壇的文化史,它的地位不弱于《鐵塔淩雲》。

原因就在于它的第一句歌詞:“為怕哥你變心”。

“咗”是方言,純粹是用粵語填詞、粵語演唱,這一個字,值千金。

而在《啼笑因緣》電視劇的插曲《送郎》裡,第二句歌詞是“我點都唔願放你走”。

這一開頭,就刹不住車了。1974年許冠傑的《鬼馬雙星》就是純粹的粵語俚語了,我們看它的歌詞:“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撞正輸曬心翳滞,無謂;求望發達一味靠揾丁,鬼馬雙星——綽頭勁……” 拿着《鬼馬雙星》的歌詞,内地人就等于捧着本天書,字兒都未見得全認識,查完字典好歹能念出來,可還是連不成句子,字面意思連猜帶蒙都搞不清楚。

這樣說來,所謂“粵語歌”,其過程走了三步

首先是1972年《就此模樣》這種書面語填詞、粵語發音演唱;

其後是1974年《啼笑因緣》中用個别字眼小試牛刀;

最後由《鬼馬雙星》完成了歌詞的徹底粵語化。

恰巧,《鬼馬雙星》專輯中收錄了早期的《就此模樣》并改名為《鐵塔淩雲》,而它也确實比《啼笑因緣》的影響更大,對粵語歌曲的推動意義更深遠,這也難怪很多人把《鐵塔淩雲》當作粵語歌的鼻祖了。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2

《鬼馬雙星》很快受到香港人的文化認同,它也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台及香港電台英文台播放的中文歌,奠定了粵語流行曲的文化地位。可黃霑先生認為,“粵語歌”成為一種真正完整的文化形态,還需要再走一步:旋律。

歌詞和發音固然是粵語歌成型的标志,可在旋律上,以前的歌曲大多改編自廣東小調,就算新作也依然有傳統的粵曲粵劇的影子,直到顧嘉輝1977年作曲的《家變》和1978年的《強人》,才确立了港樂旋律的新風格,真正“邁上雅俗共賞的大道”。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公認許冠傑為粵語歌的開山鼻祖,這固然不錯,但我們不能忽略葉紹德填詞的《啼笑因緣》和顧嘉輝的兩部作品。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3

欣賞一本古董書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4

和許冠傑以前唱英文歌不同,《鬼馬雙星》專輯裡全是中文歌曲,其中《鬼馬雙星》和《雙星情歌》是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據許冠傑和許冠文回憶說,這兩首歌要配合電影進度,創作時間比較緊張,但卻是在非常閑适的狀态下搞出來的,有些歌詞就是當時電影的主創人員們在一起開玩笑說出來的。

這兩首歌的錄音是鄭東漢和馮添枝做的。人手不夠,鄭東漢還得親自上陣彈琴。馮添枝也曾玩過樂隊,在一支叫“Mystics”的樂隊裡當吉他手,中學畢業後他就工作了,在電報局當修理員。1970年“寶麗多”收購了“鑽石”唱片後,鄭東漢便拉他到“寶麗多”唱片做監制。馮添枝也是個創作人,他的筆名叫“曆風”,經典金曲《陌上歸人》和溫拿樂隊、譚詠麟的一些作品就是出自他的筆下。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5

右邊彈琴的就是馮添枝,左邊的沒人不認識吧?

錄音之後,鄭東漢和馮添枝将小樣給了電台播出。電台方面感覺很新奇,聽衆反映也不錯,鄭東漢一想,電影馬上要上演了,幹脆再做8首歌,湊成一張唱片。可這時留給大家的時間并不多,許冠傑就把三哥許冠英拉了進來。

由此我們才第一次見證了許冠英深藏不露的才華:《無情夜冷風》和《夜雨聲》都是由他作詞、作曲的(我覺得比他弟弟強,哈哈)。這位在電影裡經常被大哥、小弟欺負的倒黴鬼,這位香港電影金像獎曆史上第一個拒絕領獎的喜劇演員,其實是位在中文和作曲上相當有才華的音樂人。

許冠英可以寫一個專題,這裡就不多說了,三張圖,足矣: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6

左邊那位,歌神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7

左邊那位,歌神

許冠傑粵語金曲50首(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8

右邊那位,歌神

在《鬼馬雙星》唱響了粵語歌、也唱紅了許冠傑後,當年組建樂隊玩兒的年輕人終于在娛樂圈中闖出了第三條路:堅持下去、進入主流。此後,許冠傑的作品《半斤八兩》《賣身契》《天才與白癡》都是用粵語俚語填詞,延續了“鬼馬歌”的風格。

相比泰迪羅賓、鄭東漢等早期的音樂人,許冠傑是幸運的。後來泰迪羅賓也說,當時他其實已經發現了粵語歌的前景,也嘗試着把外語歌填上中文詞,但他沒有信心,擔心粵語歌不入流,最終說什麼也不敢唱。一個人能被公認為圈裡的“神”,并不是個人天賦和努力奮鬥那麼簡單,有時候真需要一點運氣。運氣往往是平攤在一群人的頭上的,沒有誰永遠走運,也沒有誰永遠不走運,比如泰迪羅賓做過嘗試,鄭東漢和馮添枝也意識到粵語歌會有商業市場,運氣都曾經眷顧了他們,可最終走出來的隻有許冠傑。

可以說,許冠傑不是“走運”,而是有勇氣,這就是許冠傑和泰迪羅賓的區别。

回顧上期,請點擊鍊接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屋村裡走出來的歌神(一)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