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讓你用一句非常美的詩句來形容每年的三月,你會想到哪一句詩呢?相信很多人腦裡會第一時間浮現出李白的這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那麼,你知道李白名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煙花是指什麼嗎?到底煙花三月下揚州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李白名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煙花是指什麼
煙花三月下揚州
春日美景。煙花三月下揚州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别詩,寓離情于寫景。煙花三月下揚州寫送别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一曲悠揚的歌聲,表達了無盡的思念、惜别、問候、思念和寄托。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别,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隻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賞析:
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
這首詩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别,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别。而是表現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潇灑的詩人的離别,還因為這次離别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着詩人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别多了點詩意,少了份傷感。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他當年輕快意的時候,所以眼裡所看到的無不是美好惬意。這次離别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着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别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裡進行的。李白心裡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别,一邊心也就跟着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随着江水蕩漾。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内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别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遊,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绮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于言表。
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着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最後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潇灑的詩人的離别,對李白來說,又是帶着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别,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将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