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的生存狀态,他的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學,如何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的“初心”,還要滿懷希望的努力面對生活的挑戰和考驗。
在《遙遠的救世主》一書中,很多人都以為丁元英信豐的是天道,其實不然,文化屬性理論讓我們明白文化内涵對于個體命運塑造中起到關鍵作用,但是文化内涵構成,遠遠不止學曆和文憑,具體知識對于命運來說是充分不必要條件,能力和思維對于命運來說是必要而不充分條件,唯獨智慧和命運是因果關系。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強勢文化制定規則,按照規律制定規則,弱勢文化遵循原則和規律辦事,文化内涵和素養不僅包括強勢文化、弱勢文化,還包括變通和變化。
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能夠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而且更容易看清自己,看清事實,看清真相,毫無疑問,知行合一的人少,即使知道客觀規律,并且順勢而為的人也鮮有露面,不是規律不可知,而是做不到。
《天道》丁元英最信豐的是什麼?
很多人不知道丁元英信豐的是什麼?丁元英是拿來主義,無論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适者生存)還是天道循環、因果不虛,丁元英實事求是的态度讓所有理論黯然失色,因為他可以借勢,馭勢、造勢。
信仰這個東西很神奇,有人利用八戒來修行,有人燒香拜佛,有人參禅論道,有人如是觀。通過見自己,見他人,見衆生來修行。
可以說丁元英不信道教修道法,不信佛教修佛法,明心見性,即見因果,所有信仰和知識都是他了解世界真谛的手段,他信“道”本身,或者名“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分為三部分,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都是立場之内的分别,天道是道最重要的演化方式,也是道的最重要的表達方式。
同樣,天道作為理論基礎。有可以言說的天道,道理和規律,有無法談說的天道,愛和情,還有不能說的玄學和唯心論。
永遠不要站在這個立場去說别的立場的對和錯,觀念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甚至文化内涵和文化屬性都截然不同,講道理最無力,道理一定是身體力行,是感同身受,不是道德綁架和雙重标準。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是非對錯是觀念塑造出來的相,相由心生,境随心轉,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丁元英信豐四句話:了妄唯真,實事求是,如實觀照,見路不走。
丁元英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前提是以人為本,本質是了妄唯真(透過現象看本質,什麼是自己的妄念,什麼是自己本身),他修行一直都在修自己,修身、修心,修行。
修身就是知行合一,人生就是修行,身體就是載體,不僅是精神和意志的載體,還是我們是否有一個健康體魄的客觀存在。無論儒釋道法,把健康和養生進行到底。這是基礎,一萬年不變。
修行就是言行一緻,我們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應該一個唾沫一個釘,而不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兩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面不紅,心不跳。
修心就是心神合一,心是願望,神是境界,我們的心是完美的,因為欲望和我貪婪,讓我們的心蒙塵,心本具足,無論是佛性還是慧根,根器還是悟性,先天條件确立的客觀存在。
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以人為本,丁元英無論是多麼高手的存在,他必須深刻認識到,隻有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才能如實觀照。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實事求是的核心邏輯就是求實(客觀存在)求事(事物發展規律以及事物本身)求是(不論對錯是非,知道來龍去脈)。
數據分析的關鍵在于數據準确,而且和生産力、制度、文化,幾個特殊層面帶入分析,丁元英算無遺策是因為他懂人性的弱點,懂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他很清楚文化屬性對于個體命運的塑造。
無論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還是鑽法律漏洞來獲利,都能合理合法取得收入,這就叫君子愛财 取之有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丁元英本質上信自己、信衆生、信文化、信人性、信天道,無信無不信,信和不信是分别心,任何宗教的核心大義就是衆生平等,救贖自己。而且開啟智慧的大門,然後給自己人生畫上一個完整的“句号”。
丁元英和芮小丹信仰一樣,一個自由的靈魂,個獨特的精神,一個隻有愛沒有煙火氣的理想,以及一個可以互訴衷腸的靈魂伴侶。
無所謂愛情婚姻,就是兩個獨立個體的相互吸引,知己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學會找到自己,才不會孤獨。
還不照常輪回,沒有所謂了天理昭昭使人昭昭,有的隻是自己内心安不安,身體空不空的問題。性沒有原罪,原罪是對性的執着和追求,陷入欲海沉淪堕落。
魂歸天國,心中涅槃重生,不問來生,隻顧今生。是要善護其心、善守其心。涅槃也是講修為,修為不好,!涅槃重生也是很苦難的涅槃。因果輪回,蒼天饒過誰。
事物的變化規律是人性的變化,是利益的變化,人性的變化又是由利益變化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利益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