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雖說是5月份,農曆上依舊是四月,今年還遇到了閏四月,也就是兩個四月同時出現。農村老人對閏四月很是忌憚,自古就有“閏四月,兆荒年”這一說法,那麼該如何理解呢?
“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兆年荒”的意思是如果出現閏四月,百姓要靠吃樹葉維持生計,閏四月往往預兆着荒年,農收的情況會比較差。實際上閏四月的情況,屬于在農曆來說拉長了春季的時間,這就意味着很多農作物春耕的時間點需要變化,而且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情況。
農曆4月的氣溫已經很高了,如果在此時出現了倒春寒,那就意味着農作物的生物鐘被徹底打亂,在氣溫的下跌過程中,生理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至于農作物的産量降低,大面積減産。
閏四月通常間隔8或11年出現一次,上一次閏四月是2012年,下一次為2058年,其間隔時間為38年。
古人認為,閏4月的年份,荒災會比較嚴重,農作物的生長會受到危害,蟲害、幹旱問題都會趕來,因長期性的幹旱,還會出現蝗災問題,農作物的産收量會為此下滑。
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近期很多農民朋友反饋,在西北地區,頻繁出現降雪、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對當地的農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衆多作物受災,很多作物已經欠收;北方地區前段時間出現大範圍強降雪的天氣,嚴重影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畜牧業也受到了較大影響,同時印證了“一年打兩春,帶毛的貴如金”的說法。可見民間老百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俗語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通俗易懂,且背後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可以廣為流傳的。
還有些俗語提到:“鼠年多事端”,正巧今年就是庚子鼠年,縱觀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很多天災人禍都出現在世界各地,尼日利亞傳染病,東非蝗災,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歐洲風暴,印尼洪水,北美強震等等,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均受到大大小小的影響。注定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希望多災多難的一年盡快平穩度過,我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