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地震和餘震的預測都是比較複雜的,因此人們目前還無法做到準确預測餘震。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會學一些地震的相關知識。那麼,大家知道地震餘震一般持續多久?地震後有哪些二次傷害?
地震餘震一般持續多久
地震餘震
地震餘震一般持續數月,甚至上百年。在地震專家看來,對于餘震的判斷,主要是看震中地區是不是發生在原來地震的地震帶上,而且震級小于主震震級。
一般來講四五十年,甚至六七十年後發生在原地震帶上的地震,都被認為是“遠期餘震”。世界上有的地震學家認為,有的大地震的遠期餘震可能延續百年以上。
大地震發生以後,它會造成一個相當長的破裂帶,這個破裂帶的應力和應變的調整會持續很長時間,在調整過程中會産生很多小的破裂,餘震便因此發生了。
地震簡介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别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着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着地震的動向。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于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
地震後有哪些二次傷害,該怎麼預防?
地震災難後還要小心其他可能造成威脅的元兇,在有限的條件下,防止出現災後疫情的二次傷害。
1、泥土
地震現場多發皮膚擦傷、骨折等外傷。有人抓起泥土止血,随意抓起布條包紮捆綁,很容易沾染破傷風杆菌。
應分三步處理:
清洗傷口,如果沒有雙氧水等專業消毒制劑,應該選擇清水沖洗;
開放傷口,壓迫止血後,不能密閉傷口;
盡快尋找醫生幫助,注射破傷風疫苗。
2、污水
災後城鎮供水系統被破壞,飲用水源會遭到污染,導緻水中含有大量傷寒杆菌,極易感染傷寒。
如果沒有純淨水飲用,盡量選擇深井水,其次是泉水。不能确定來源的水,盡可能加入漂白粉等消毒劑,最簡單最重要的方法是煮沸,不喝生水。
3、毒蛇
在山區多的地方,還要防止毒蛇等襲擊,睡覺時紮緊袖口褲腿、盡可能不要睡在地上,不靠近牆壁。
4、老鼠
震後要注意防鼠、滅鼠。食用了鼠類啃噬過的食物易感染「流行性出血熱」,這種傳染性疾病高發,且緻命性高。
5、蚊子
蚊子易傳播瘧疾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睡覺時使用蚊帳,或在裸露的皮膚處塗防蚊霜劑或藥水。
6、蒼蠅
蒼蠅最易傳染細菌性痢疾。
7、屍體
在 48 小時内,屍體所産生的細菌、病毒、微生物成幾何級增長,處置不妥極易造成次生災害,所以要盡可能早處理,嚴格消毒并用屍袋隔離。
掩埋地點遠離水源和居民區,并做到深埋。接觸屍體人員要戴口罩、手套,穿防護服。屍體掩埋後,要嚴格消毒所有衣物和用品。
8、栓塞
骨折病人複位固定後,要主動或者被動地運動患處。如手臂骨折,可采用握拳-松手-握拳的方法活動,促進血液流動,防止産生血栓。擡高患處有利于血液回流。
9、握手
在災區缺少幹淨水源洗手和消毒劑消毒時,減少握手可大大降低疾病傳播幾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