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銀行存5萬被要求出具收入證明是怎麼回事
1月31日,浙江湖州一位女士發布視頻稱,去銀行存5萬元,被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材料。該女士表示,櫃員問她,在哪裡上班、錢從哪裡來,還要收入證明,讓她覺得像是在審犯人,很不舒服。于是直接抽了100元出來,存49900元,幾分鐘就搞定了,銀行還送了一桶油。
去年,央行曾發布關于存取款的新規,确實有5萬元以上現僅存取業務的相關規定。不過在正式實行前,新規就由于“技術原因”暫緩執行。
2022年1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提到: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币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别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目前,浙江省執行的大額現金存取管理起點是30萬,也就是存取款超過30萬元的,需要提前向銀行進行預約,并說明錢的去向或者來源。
相比存錢,各家銀行網點對取錢限額的執行标準更低。多數銀行建議儲戶,超過5萬元,就需要提前至少一天向網點預約。
因為每筆資金的存取都将涉及到銀行、保險、證券、非銀行等領域,上級對客戶展開各項調查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每位客戶的财産安全,個人雖有權處理自己的每筆現金、購買所得的基金以及彙款,但是在存取業務錢需要向銀行表明每筆資金的正當來源及合法用途。據悉,個人僅需按照相關的文件規定,正常辦理存取金額的登記業務手續,後續想要存取更大的金額數目也不成問題。
衆所周知,個人資金所得的範疇較廣,從正常的工資收入再到理财收益、養老金等等,這些都屬于合理合法的經濟來源,有合法的經濟來源必定會存在不合法的經濟來源,倘若客戶無法向銀行證明資金的來源與去向,銀行便有權質疑這筆資金的合法性。
在互聯網智能時代,終歸會有黑色收入與非法所得的資金存在,為高效預防這一灰暗面的存在,中國政府也出謀劃策許久。
中國政府為确保廣大人民群衆的财産安全,為進一步完善中國社會反洗錢的監管機制且提升我國各領域對洗錢、恐怖融資存在的風險起到防範作用,制定了《辦法》,《辦法》中強調,各大金融機構将對社會中潛在的風險等級較高的客戶每年進行一次審核且采取強化的調查措施。各大金融機構将進一步實施調查廣大客戶的經濟狀況、财産經營狀況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