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屈原文化符号

屈原文化符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3 18:02:34

屈原文化符号(屈原文化常識名字考釋)1

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說:“屈原者,名平”,而屈原在其《離騷》中又稱:“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于是人們曆來都把這“正則”和“靈均”也當作屈原本人的名和字,許多詩文裡都直呼“屈靈均”,其實是錯誤的。

這錯誤的原因,是人們把《離騷》中的“餘”和屈原本人完全劃等号了,這是不對頭的。我們說,《離騷》确實具有屈原自傳自白的性質,但作為一篇詩歌裡的主人公,他已經成為一個詩化了的藝術形象:他不僅有作者現實的身影,也是作者精神理想的化身。那麼,“正則”和“靈均”就是這篇詩歌主人公的名和字,當然是不能當做作者本人的名字看待的。

關于這個問題,過去也有學者明确指出過。比如遊國恩就認為,《離騷》多用比興、隐喻的手法。戰國時象莊子的作品,造作名号,而暗中别有寓意者極多,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正則”、“靈均”并非屈原的名字。毛慶在《詩祖涅槃•屈原和他的詩》裡說:“‘正則’、‘靈均’是暗示‘平’和‘原’的隐語,并非屈原的真實名字。而郭沫若認為,“正則”和“靈均”是屈原的化名。

當然,正如曆來許多注家所說,“正則”和“靈均”與屈原的本名“原”和“平”是有聯系的,是一種同義的隐喻性表述。朱熹在《楚辭集注》中說:“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正則、靈均各釋其義,以為美稱耳。”洪興祖在《楚辭補注》中說:“正則以釋名平之義,靈均以釋字原之義。”認為“正則”、“靈均”隐喻“平”、“原”的意義。王夫之在《楚辭通論》中認為:“平者,正之則也;原者,地之善而均平者也。隐其名而取其義,以屬辭賦體然也。”

最值得重視的是王逸在《楚辭章句》裡的解釋,他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則者,莫過于天;養物均調者,莫過于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為平以法天,字我為原以法地。言己上能安君,下能養民也。”他的意思是說“正則”、“靈均”隐喻着某種很崇高人生和社會的意義,平正是天的象征,原均是地的象征。

由此可見“正則”、“靈均”是美名、美字,是一種“嘉名”,而且是《離騷》主人公精神理想的高度概括。“正則、靈均”的含義是為人正直、正派,為政公平、公正。屈原在《離騷》裡通過這樣的藝術手法表達自己為人處世的境界和社會理想追求,是一種比喻、一種象征,而不是真的把自己的名字寫進詩中了。

而屈原在《離騷》中,對“正則”和“靈均”的崇高意義也有許多明确的表述。

比如他說,“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耿介”意即光明正大、剛正不阿。屈原主張敢于堅持真理,不向邪惡勢力低頭:“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他說,“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甯戚的曆史事迹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賢臣,則以伊、傅、呂、甯為楷模,而不以貴胄為對象。這就是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的意思。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這也就是“正則”的意思。

屈原在《離騷》裡說到“美政”理想,“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惟聖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他“哀民生之多艱”,“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九章•抽思》)。這實際上是古代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思想的發展,就是要看能否解決民生疾苦問題,能否緻民于康樂之境。這也就是“靈均”的意思。

由此可見,屈原在《離騷》中名“正則”字“靈均”是大有深意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