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7:06:47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

這年頭啥都更新極快

這不

前陣子火得“一塌糊塗”的

“佛系”

如今差不多都過時了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

什麼是佛系?

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懂

來來來

小編翻譯一下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

雖然“佛系”已過時

但“佛系”詞語的卻在千年以來

流傳沿用

看看下面的“佛系”詞語

你是不是經常說到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3

“世界”這個詞

小學就開始學習使用了

對吧

但你肯定想不到

它竟是最早一個佛系詞彙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4

佛教經典《楞嚴經》有雲:

何名為衆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佛語中

“世”即是時間

“界”是空間

“世界”

所指的就是整個宏觀宇宙

現在我們所說的“世界”

所指的隻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

一切事物的總和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5

現代人所說的“世界”放到古代

應該用“天下”一詞來表達才更為準确

不過因為“世界”後來漸漸變成了

一個偏義副詞

隻保留了“界”的意思

所以我們現在才可以用“世界”

來指代寰球、人世間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6

一個“小确喪”青年

每天哼唱的“我真的比較煩”

可是“煩惱”從哪裡來呢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7

現實裡

煩惱可以來源于任何地方

詞語裡“煩惱”的源頭

竟然來自佛經!

玄奘法師編譯的《成唯識論》中就有一句: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

“煩惱”

在咱們這些凡夫俗子眼中

就是各種心塞的事情

佛系的“煩惱”指的則是

各種擾亂心性的因素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貪、嗔、癡三毒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8

有了貪心、嗔心、癡心

就生出貪欲、嗔怒、愚癡

生活也就過得不自在了

所以

不要動不動就說“好煩”!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9

如果盤點那些讓老外蒙圈的漢語詞語

“方便”絕對榜上有名

我希望你能給予方便

這裡說話不太方便

我出去方便一下

不結合語境根本看不懂!

然而如此百變的“方便”

竟然也是一個佛系用語

“方便”最早是出自《維摩經·法供養品》:以方便力,為諸衆生分别解說,顯示分明。

意思是要用靈活方式因材施教

才能讓衆生都悟出佛法真義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0

如果把這個詞語

加入漢語等級考試試題

對老外來說

可是九九八十一級的難吧!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1

每當我們胡思亂想的時候

身邊的親戚朋友總會這麼說

“做人要實際一點!”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2

其實

這個煙火氣如此重的詞語

最初竟然也是個佛系詞語

像《金光明最勝王經》中就有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惟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

佛語中的“實際”

跟我們凡夫俗子所說的“實際”不同

它指的是“萬有本體”

佛家認為

世俗認識之一切現象都是假相

隻有擺脫世俗認識

才能顯示諸法真實相狀

而這種真實的相狀

也就是一種“實際”的境界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3

在相親時如何判斷一個人

是不是佛系青年

有一條未經檢驗的定律

就是看他的擇偶條件裡

有沒有一條“心地善良”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4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心地”也是佛系用語!

“心地”裡的“心”指的不是心髒

而是人的思想、意念

佛經《心地觀經》裡面說了:

衆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5

通俗點兒說

在佛教的觀點裡

心像大地一樣滋生萬物

其中就包括了善惡

因此才有了“心地”這個詞

所以“心地善良”就被用來

形容純真溫厚,具有同情心的人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6

我們常用“佩服得五體投地”

來表達對大神的一種極度崇拜之情

但“五體投地”實際上

是一個相當佛系的詞語

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裡說緻敬之式,其儀九等:

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

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

五、屈膝,六、長跪,

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

九、五體投地。

可見“五體投地”

是佛教裡最為恭敬的禮儀

但人明明隻有一個身體

“五體投地”

到底是怎樣一種操作呢?

實際上

“五體”指的就是左右膝、左右肘

還有頭頂這五個部位

所以“五體投地”就是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着地行禮

請看示範↓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7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8

“盲人摸象”這個成語故事

我們都很熟悉了

但我們猜到了結局

卻猜不到它的出處

這個典故竟然是源于

佛教經典《大般涅槃經》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19

經中說到有位國王

問摸過大象的衆盲人

知不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

每個人都說知道了

但說出來的答案卻衆說紛纭:

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0

于是

“盲人摸象”就用來

比喻看問題時

目光短淺,以偏概全

無法掌握事情的真相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1

“女大十八變”這句俗語

是形容女孩子随着年齡的增長

相貌容易發生變化

特指轉變得嬌美好看

所以也經常被人用來

誇妹子越長越漂亮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2

這句俗話出自北宋時期,僧人釋道原所著的《景德傳燈錄》有尼欲開堂說法。

師曰:“尼女家不用開堂。”

尼曰:“龍女八歲成佛,又作麼生?”

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後來經過民間的演繹

就成了“女大十八變”

其中“十八變”既不是“十八歲時的變化”

也不是“十八般變化”

而是泛指“很多”的意思

比喻在從女孩到女人的過程中

女性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3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4

“家醜不可外揚”在現在

是家庭倫理劇裡的

必備台詞

但這如此接地氣的俗話

竟然也有佛系淵源

它最早出自宋代釋普濟寫的《五燈會元》中的一段對話。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曰:“不欲說似人”

曰:“為甚麼卻如此?”

師曰:“家醜不外揚”

家庭内部發生的不體面事情

就不要向外人宣揚了

不然大家臉上都挂不住

也正是因為意思淺顯

這句話漸漸地成為俗語

在民間傳播開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5

看了這麼多“佛系”的常用詞

是不是突然覺得

自己根本不用刻意去“佛系”

就已經是

佛系一詞是怎麼來的(佛系已過時)26

注|文中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對于“佛系”一代

也許想要追求具有個性的生活态度

這種态度無關對錯

但勿忘初心

做好自己

|掃一掃 支持觀觀雅集 |

☟喜歡就點贊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