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竈
古爨字
這個漢字,現在極罕見了。這個字形,就是看見了,也記不住,也不會讀。可甯波人一直在用。爨,就是燒火。或者指把柴火送進竈裡的動作。圖二是爨的金文。看它就明白了,下面一雙手,把柴草送進竈裡,上面一雙手,把陶罐放在竈上。
本義是燒火做飯,動詞。《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釜和甑,分别是用青銅和陶制作的鍋。杜甫《空囊》: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又有成語:分居各爨。過去是指兄弟分家,小哥倆另起爐竈,各家燒各家的飯。
轉作名詞,就是竈。《墨子•備城門》:“二舍共一井一爨。”兩戶人家合用一口井、一個竈。範成大《栾城》:
頹垣破屋古城邊,客傳蕭寒爨不煙。
明府牙绯危受杖,栾城風物一凄然!
爨也是姓。估計爨家的孩子讀書比較困難,考試時,試卷頭的姓名還沒寫好,同學們已經在交卷了。
爨也是古漢字,現在還是用了。還是那句話,甯波話是古漢字的活化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