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個月 盡量赤腳或者着棉質襪
8—12個月 着棉布鞋或皮底寶寶鞋
12—18個月 着軟底皮質寶寶鞋或薄底布鞋
18—30個月 着帶足弓氣墊皮質寶寶鞋
30—36個月 注意更換尺碼,款式随意選
15個月前的寶寶
15個月前的寶寶處于爬行期至學步初期階段,開始嘗試站立及學步。此階段應多鼓勵寶寶在室内赤足,讓足部直接接觸地面,增加足底抓地感,培養平衡力。
為了保溫及避免足部受傷,可以為寶寶選擇鞋底薄一些及鞋面軟一些的鞋子。比如傳統的老人手工做的小布鞋(不是千層底,而是薄薄的布底)、絨布小鞋或是一些襪子、腳套都可以。這樣,既能夠保持足底抓地感覺,也可以有效保護寶寶的小腳丫了。
溫馨提示: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快高長大,為了「物盡其用」,會為他們購買大一個尺碼的鞋子。其實,除了衣衫要稱身,鞋子也應該完全符合小朋友的尺寸,避免影響其足部發育及脊骨健康。
首要揀鞋身軟
家長在選擇兒童鞋時,都會㩦同小朋友試穿,避免買錯尺寸。年紀較大的孩子很容易表達鞋子是否舒适好穿,不難選擇稱心的鞋子,但6歲以下的幼兒,就未必懂得表達舒适度及尺寸問題。所以,家長為幼兒選鞋時,主要應留意質料是否軟身、皮料是否夠彈性。
對于6歲以下的小朋友,他們的足部尚在發育階段,足弓仍未成形,所以,缺乏彈性的鞋子難以吸收震蕩,同時會令幼兒每次步行時,足部一着地便感到疼痛。此外,若孩子經常穿着鞋底承托不足的鞋子,也很容易會令幼兒出現扁平足。
揀皮鞋三大原則
為幼兒揀選皮鞋,應以「透氣度」、「鞋底彈性」,以及「承托力」為3個準則
鞋身物料應具備較佳透氣能力,因小朋友腳汗較多,需更有效将汗排走;而鞋底須有坑紋,以耐磨和防滑物料為佳,小朋友跑跳走動也不怕滑倒或磨蝕鞋底。
鞋身需夠厚而且富彈性,并需要「全包」款式,使能包裹幼兒整個腳掌。
提供充足的承托力,能夠卸減幼兒走動時身體的重量。
⚠️試鞋注意事項
家長需留意皮鞋尺碼的大小必須要适中,不能太大或太小,也不能太窄或太寬,而是需要配合幼兒的腳形。腳趾頭與鞋頭之間應保持一厘米的距離,令腳趾有充足空間透氣和活動。
魔術貼與綁鞋帶保護能力相若
不少家長會擔心小朋友穿魔術貼設計的鞋子會不夠保護性,因而傾向購買綁鞋帶的鞋子,但幼兒綁鞋帶并不容易,亦欠缺能力綁緊繩結,事實上,鞋帶或魔術貼設計兩者在保護幼兒足踝和加強身體承托力方面,其實沒有太大差别,反而家長應留意幼兒能否自行正确地系上黏貼或綁鞋帶,以保護雙腳。
買大一碼禍害多
切忌買大一個号碼或不合腳形的鞋子,因為幼兒需以腳趾去抓緊鞋子,穿着過大或承托力不足的鞋子,會令腳底過份疲勞,走路時會較容易扭傷足踝。
對于小朋友發育迅速,家長應多加留意有沒有「頂趾」的情況,如鞋子已磨蝕或失去彈性便應更換,以免影響足部發育。再者,小朋友長期穿着過大的鞋子,會導緻平常走路的姿勢不正當,更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的脊骨發育。
材質:
3歲以前的小寶寶選購鞋子請首先注意其材質,優選天然皮革制鞋
我們常見的寶寶鞋圖中标識出的地方可以幫助各位媽媽輕松辨别鞋的材質,天然皮質不同于人造革和合成纖維,天然皮質有卓越的吸濕/吸汗功能,鞋型随人走,穿的時間越長越貼合寶寶腳形,強推牛皮與羊皮材質!牛皮耐用,羊皮柔軟。
鞋子内底最好用豬巴革(豬二層皮)材質,透氣吸汗性能卓越。常分布有不規則肉眼可見的毛孔,易辨認。圖放大能看到
鞋底要選帶花紋的防滑,材質優選橡膠底和牛筋底,抓地性能好,寶寶不摔倒。
牛筋底的标志性顔色就是圖中這個棕偏黃的顔色,對着強光有點點透光,耐磨又抓地。
18個月以後,寶寶自主活動量大增,腳部磨損加大,更趨于定形,選帶有足弓墊的寶寶鞋能夠預防扁平足的形成。
足弓墊實際是有一定弧度凸出來的(照片中打孔處)。
最後,祝所有寶寶茁壯成長,所有媽媽平安喜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