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垂緌飲清露怎麼讀

垂緌飲清露怎麼讀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6 18:48:41

  垂(chuí)、緌(ruí)、飲(yǐn)、清(qīnɡ)、露(lù)。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譯文: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詠蟬這首詩包含着詩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挂在淩煙閣的二十四勳臣之一,名聲在于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曆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谏,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并贊歎:“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鲲鵬鷹虎,而是以一隻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