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溫的含義是與化學制劑降溫相對而言,主要是通過增加散熱、輻射等方法使體内的熱量迅速排出,以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有如下5種:
1、酒精擦浴:對體溫驟升的患兒,或用降溫藥物效果不明顯的患兒可采用此方法,臨床上經常用于新生兒或較小嬰兒超高熱時。
2、全身溫濕療法:在夏天,對高燒患兒可洗溫水澡,當然洗澡時要避免着涼,洗後應用幹毛巾擦幹皮膚。通過水流經皮膚,把體内過多的熱量經皮膚散去。嚴格控制水溫,應為40℃左右,或接近皮膚溫度。
3、定時通風:保持室内溫度适宜。
4、冰水灌腸:這個方法不常采用。多半在盛夏,用于患有中毒性痢疾的患兒,高熱不退或有驚厥,但還未排便,不能确診時。
5、頭部冷敷:這是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一般主張用冷自來水浸濕毛巾,擰幹後敷在頭部;主要目的是使頭部局部溫度下降,減低腦血管擴張,減少高熱驚厥發生的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